让初中英语课堂趣味横生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中体验到,巧用故事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的各种智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将对话改编成一个个故事,在里面融入新的知识点,在讲故事之前,让学生猜一猜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等。通过猜故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调节了课堂气氛,让他们充满激情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在呈现新的知识点时,采用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感知、理解、认知新的语言项目,这样能激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例如,在教学湘教仁爱版第一册教材Unit 6 的Topic 1“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时,引用“Three Little Pigs”的故事,呈现新知识。我先进行话题兴趣:Do you know the three little pigs?How are they now?Yes.they move into a new house.What’s it like?Can you guess?让他们发挥想像力,大胆地猜猜三只小猪现在的新房子是怎样的。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最后以一个故事呈现本课重点词句:bedroom,floor,second,kitchen,dining room,living room,garden和there be结构。
  我注重开发学生的“言语一语言”智能,让他们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复述故事的大意,训练他们顺利而高效地利用所学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以提高他们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学生讲故事时,可以用图片,动作,单词卡片作为辅助工具,如:看图讲故事,边做动作边讲故事,利用提示词讲故事等。
  我还要求学生写故事,起初让他们根据已知的人物、时间、地点和经过,写出故事的结局。慢慢地又让他们改编所学的故事,例如改编角色,改编情节,改编结局等。当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用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数词时,可以用数字编写一些关于数理运算的故事。在学习how many、how much时,我们可以结合购物编写故事。通过写故事,展现一个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这样的有逻辑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在教学的巩固和拓展新知这一环节中,我常设计一些口述故事,改编故事,续写故事等活动进行巩固和拓展。如在教学湘教仁爱版第一册Unit 7 Topic 2“Can you dance the disco or perform ballet?”的Part 2时,引用了“QQ聊天”这一活动,让学生创设情境,拿出草稿纸,用草稿纸进行QQ聊天。他们很兴奋,有的学生极有想像力和创造力,他们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而进行富有逻辑性的笔头练习。“QQ聊天”结束后,再让学生读出所写的内容,他们更激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激活了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同时再次训练了“言语——语言”智能,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和发展。
  有时我就一个对话或一篇文章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用自己的话讲演故事,或者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给其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会话,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言语一语言”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
  如果我们课堂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单调,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厌烦,他们从心里不想接受,不乐意接受,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教与学相长,目标和方法也得相伴。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所学,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潜质,通过听、说、读、写、讲、演、看、猜等多种活动组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使其各种智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一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其他文献
柳斌先生指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教育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重认知轻情感的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与新世纪课改的取向背道而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把情感态度界定为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这就强调了英语学习策略上情感因素的重要
2010年10月25日~11月5日,我作为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学员有幸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专题培训。在两周时间里,通过听取专家官员讲授、实地参观考察和拜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感性认识,对其成功经验亦有所悟。在友人的安排陪同下,笔者还专门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管理发展学院等学校,与学校国际项目中心、职教研修中心的老师和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的
近年来,围绕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美国各地采取了制定新课程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本文对美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价值取向,课程标准的特点等问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政企的分离和政社的剥离,政府在私营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逐渐后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间团体在社会的活动空间逐渐得到扩大。民间团体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正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民间团体的性质,使民间团体逐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道路,这对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民间团体来说,又不能不是一个考验。因为我们还十分的弱小,尤其是学会组织。  学会发展
每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建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大地留下他们长长的剪影;每年,送走春天的鲜花和寒冬的冰雪,昔日的荒地上拔起一栋栋高耸的楼宇,那是建工人在大地树起的
最近,认真品读了任仲然写的《加班是一种坏的工作方式》(见《党的生活》2014年第6期)一文,文章指出:“人们在工作中加法做得多,减法做得少,除法做的更少,层层加码,级级加班,干了不少缺
[摘要]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内部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的学校规模现状,认为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业成绩。  [关键词]学业成绩 学校内部组织 启示    学校是个动态的组织,总是在不停地缩小或扩张,并且几乎从未有足够的资金让全部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学
将导线故障引入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中,介绍了安全性分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计入导线故障的必要性。通过将导线故障和安全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计入导线故障的安全性定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走在云龙县的村寨里,你总会与风尘仆仆的干部不期而遇,感受到干部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
挫折承受力是指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适应挫折、积极自主地抵抗和对付挫折,从而摆脱困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挫折承受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挫折耐受力又叫挫折容忍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它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要求个体要忍受挫折,接受现实。其典型特征是忍辱负重。而挫折排解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后,能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