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承受力是指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适应挫折、积极自主地抵抗和对付挫折,从而摆脱困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挫折承受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挫折耐受力又叫挫折容忍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它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要求个体要忍受挫折,接受现实。其典型特征是忍辱负重。而挫折排解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后,能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它是对挫折积极主动的适应,要求个体要战胜挫折,改变现状。其典型特征是拼搏进取,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可见,挫折耐受力为挫折排解力提供了基础,而挫折排解力则是对挫折耐受力的进一步发展。它们都是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共同组成为挫折承受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青少年挫折承受力培养的基础。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呢?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方面“能力”的判断,对自己的价值、信念、意见以及是非对错的肯定程度。一个人的自信心越强,心境就越开朗,也就越能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承受住挫折造成的压力。无数事实已反复证明,自信是战胜挫折的内驱力,是成功的基石。但是,初中生对自己的自信程度往往容易把握不当。每当遇到一两次挫折和失败时,他们就容易认为自己很无能而陷入极度自卑之中,因此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首先,家长要用民主的方式平等地对待和教育孩子。笔者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当孩子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时,有56.3%的家长能帮助孩子分析原因,鼓励孩子树立信心,采取的是民主的教育方式;有43.7%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失败,要么打骂、责怪孩子,要么用各种办法安慰孩子,要么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采取的是粗暴专制、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国外不少研究证实,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如粗暴专制、放任、溺爱等)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不利于其挫折承受力的培养。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可以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鼓励他们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最后,家长对孩子要抱有适度的期望。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提出略高于其实际水平的期望,让孩子通过努力,即“跳一跳”就能达到,使他们在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中,增强自信,不断进步。
  二、经常与孩子沟通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容易出现“闭锁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在情感上会自然而然地逐渐与父母疏远,而将情感偏向于关系密切的同龄朋友。这样,同龄朋友就成了他们发泄不满、平衡心理的重要场所。但同龄朋友毕竟阅历浅、知识经验少,因而不能对他们遇到的挫折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那么,家长如何达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呢?
  首先,家长要信任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将自己的心扉完全向家长敞开,家长也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其次,要学会倾听。在与孩子平等的对话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倾听,巧妙启迪,让孩子在彼此真诚的交流中体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家长只有以合理的方式,用真诚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才能达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当孩子遇到挫折出现心理障碍时,也才能不失时机地帮助和指导孩子,提高其挫折承受力。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又叫责任心,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他既会对自己负责,也会对他人负责,更会对社会负责。为了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每当遇到挫折时,他会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强烈的责任心能激起孩子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是孩子战胜挫折的不竭动力。然而,一些父母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从而造成许多孩子责任心不强,致使其挫折承受力较弱。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首先,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孩子也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慢慢走向了成熟。其次,要引导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让他们从小经受生活的磨炼,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孩子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体验成功、树立自信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家庭归属感,形成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四、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或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来培养孩子挫折承受力的方法。它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教育家洛克曾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那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示范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伟人的典范。如因失学挫折而奋斗成才的法拉第、华罗庚,身处逆境而奋斗不息的托尔斯泰、司马迁,承受生理挫折而卓有成就的贝多芬、高士其、张海迪,等等。二是优秀学生的典型。如身处逆境自强自立的洪战辉等。三是教育者的示范。主要是指教师和家长的示范。
  在运用榜样示范法时,家长要注意用现实的、具体的榜样来引导孩子。如学校里那些家境贫困而成绩优异、身残志坚的同学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得到的榜样,这些榜样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持久的作用。同时,家长更应该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反应等都如一本无字的教科书,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为了孩子,我们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2.形象熏陶法
  形象熏陶法是指借助文化艺术等特殊手段,通过直观生动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典型形象对孩子进行挫折承受力培养的方法。它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特点。从初中生的情绪特点来看,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美术、戏剧、电影、电视等形式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力。例如,在闲暇时间,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看一些名人传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之类的励志丛书,引导孩子看一些《 烈火中永生 》之类的励志影片或电视剧。然后,指导孩子写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等,让孩子从这些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挫折观。
  3.情境磨炼法
  情境磨炼法是指家长利用现实的挫折情境或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磨炼意志的方法。
  目前,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过不少苦,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家里又只有一个宝贝孩子,因此,完全没必要、而且也不忍心再让孩子吃苦和经历任何挫折,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孩子在一生当中不遇到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孩子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如孩子考试不及格、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受到同学的讽刺和挖苦等。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在挫折面前不灰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适当“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周末可以带孩子远足、爬山;假期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进行勤工俭学等,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在运用情境磨炼法时,家长要注意所设置的挫折情境的难度和强度既不能过高,让挫折根本无法克服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不能过低,使孩子不必努力便可轻易克服。家长所设置的挫折情境的“难度和强度”应高于孩子现有的挫折承受力,但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便可跨越。
  以上只是简单讨论了挫折承受力培养的三种方法,其实,培养的方法远不止上述三种。而且,每一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现代耕作制室,北京,100081)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不同叶片尾缘结构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三种尾缘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其冷却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尾缘结构的冷却效率沿壁面的
柳斌先生指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教育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重认知轻情感的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与新世纪课改的取向背道而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把情感态度界定为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这就强调了英语学习策略上情感因素的重要
2010年10月25日~11月5日,我作为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学员有幸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参加了“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专题培训。在两周时间里,通过听取专家官员讲授、实地参观考察和拜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感性认识,对其成功经验亦有所悟。在友人的安排陪同下,笔者还专门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管理发展学院等学校,与学校国际项目中心、职教研修中心的老师和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的
近年来,围绕着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美国各地采取了制定新课程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本文对美国全国统一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价值取向,课程标准的特点等问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政企的分离和政社的剥离,政府在私营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逐渐后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间团体在社会的活动空间逐渐得到扩大。民间团体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正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民间团体的性质,使民间团体逐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道路,这对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民间团体来说,又不能不是一个考验。因为我们还十分的弱小,尤其是学会组织。  学会发展
每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建工人爬上高高的脚手架,大地留下他们长长的剪影;每年,送走春天的鲜花和寒冬的冰雪,昔日的荒地上拔起一栋栋高耸的楼宇,那是建工人在大地树起的
最近,认真品读了任仲然写的《加班是一种坏的工作方式》(见《党的生活》2014年第6期)一文,文章指出:“人们在工作中加法做得多,减法做得少,除法做的更少,层层加码,级级加班,干了不少缺
[摘要]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内部组织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的学校规模现状,认为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业成绩。  [关键词]学业成绩 学校内部组织 启示    学校是个动态的组织,总是在不停地缩小或扩张,并且几乎从未有足够的资金让全部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学
将导线故障引入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中,介绍了安全性分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计入导线故障的必要性。通过将导线故障和安全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计入导线故障的安全性定量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走在云龙县的村寨里,你总会与风尘仆仆的干部不期而遇,感受到干部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