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孩子才会更好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到闺蜜家小聚。聊兴正浓时,闺蜜儿子打球回来了。从孩子进门的那一刻,闺蜜的眼睛和嘴巴,都没从儿子身上挪开过。她跟在孩子身后,不停地指责:
  “脱下来的臭袜子又乱扔?天天给你洗给你收拾,我就活该吗?”
  “英语录了没有,同学群里早就都上传完了,你什么时候对作业也上点心?”
  “今天教练传来的小视频里,你又是候补。那么多钱满足你的爱好,你这表现对得起我吗?”
  ……
  那个9岁多的男孩站在那里,低着头一脸闷闷不乐。
  闺蜜又坐下向我抱怨:“为他付出那么多,却一点回报都没有!不但成绩没变好,人也越来越疏离,一个白眼狼!”
  闺蜜在儿子一年级时,专心做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
  本以为,孩子在妈妈的全情陪伴下会更快乐地成长,不想孩子却越来越沉默,还不时来点小叛逆。
  起初我以为是闺蜜的儿子小不懂事,可几次做客她家,我慢慢看出了端倪: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闺蜜太多的抱怨,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一份网络研究调查表明,在爱抱怨和诉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着这些表现:会察言观色、敏感、容易自卑、很多事不敢跟父母说,选择默默承受,怕麻烦别人,再好的天赋再多的想法也不愿表达……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拥有一对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父母,孩子就像每天置身于鸟语花香中。
  反之,父母爱抱怨、负能量满满,孩子的心里,就被种下了灰色的种子。
  心灵导师赖佩霞曾在演讲《幸福为什么那么难》中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当你的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哀伤中,你敢快乐吗?”
  每个孩子都无条件地爱着父母,父母不快乐、不开心,孩子的快乐就如同鱼刺在喉,如同背叛,短暂的放松里,烙着深深的罪恶感。
  父母的脸色,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而父母消极看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对孩子的指责,还是对家务、生活的抱怨,都让孩子精神无法真正放松,始终背负压力前行,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去年儿子生病住院,我认识了隔壁病床一家。
  女孩从小体弱多病,这次住院是因为肺炎。孩子频繁闹病,换作别的家长,早就唉声叹气了。可女孩的父母,却始终笑呵呵的。无论对人还是对事,他们没有一句抱怨。那么有感染力的乐观,让我感到他们夫妻深深热爱着生活。
  而父母这样的态度,让女孩也显得与众不同。
  一次扎针,护士三次都没扎好。女孩不但忍着不哭,还安慰护士:“阿姨别急,再试一次。”
  同病房的孩子哭闹,吵得女孩沒法休息,她不急也不恼,主动给小弟弟讲故事。
  有人问她,手上扎了那么多“筛子眼”,去幼儿园被小朋友笑话怎么办?女孩认真地说:“这记录的是我和朋友们分开的日子啊!”
  这个可爱的女孩,让医生和护士都格外照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影响。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你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教育孩子。”
  父母乐观,孩子就阳光;父母肯定孩子,孩子就对生活充满希望;父母对生活友善,孩子思维方式就积极。
  自信从容、气定神闲、正能量满满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积极、正能量的言行,潜移默化塑造了他们正向的思维模式。而这样的精神养料,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中的很多事或冲突,总会让我们不由自主觉得原因不在自己,而在于别人。爱抱怨的父母,往往认为,自己人生的不够完整不够好,原因都在于生活的负重或孩子的不懂事。
  可父母的幸福感,不应该全部来自子女或对生活的付出。
  Papi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这代孩子,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活’、‘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如何如何’、‘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们会怎样怎样’……”
  她坦言,“虽然知道父母初衷是为了激励我,但我只有负罪感。我会认为,父母人生中最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养儿育女不是负担,更不是一种爱的单向倾斜,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灌溉和滋养。
  那个越来越沉默、越来越畏缩、越来越不快乐的孩子,是从他成为父母口中的“抱怨”开始的。爱孩子,就要让他知道:他不是父母的包袱,而是父母更好生活的动力。
  不抱怨,心怀美好,去努力,孩子才会更优秀,生活才会真的变好。
  摘自《妇女》
其他文献
有人说弟弟就是一种让淑女变泼妇的生物,还有人说妹妹是上天给哥哥的情书,弟弟是给姐姐的战书。女孩有个弟弟到底是什么体验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个哥哥九个疼妹妹,十个姐姐九个打弟弟,剩下一个往死里打。  ——@陈秋  只要早上我醒了,就一定会把他弄醒,他绝对不能比我睡得舒服。  ——@黑天鹅  不是我想打他,是他太欠揍。  有一次,他跟我說:“姐,将来我找对象一定要以你为标准。”  我还没嘚瑟几
期刊
胸软:好乳房像刚出笼的馒头  好的乳房,通俗点说,像北方刚出锅的馒头一样,软软的、绵绵的,中间没有任何东西。“软”就是手指按到嘴唇的感觉,按到鼻子的感觉是中等硬度,按到额头的感觉就是硬了。  70%左右的育龄期女性都有乳腺增生的困扰,若有中度或重度的乳腺增生或纤维腺瘤,你会摸到鼻尖一样的硬度。如果摸到乳房有额头一样的硬度,往往是乳腺有严重的疾病。对于乳腺癌,如果出现橘皮样改变、腋窝可摸明显的包块等
期刊
我们总能看到一句话:接受你自己,然后做你自己。什么叫接受你自己呢?不是说你接受了自己就不会焦虑了,而是你要接受自己的焦虑,然后你接着焦虑。对有些人来讲,他们老觉得焦虑是个问题,这种对焦虑的焦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它会不断地渲染焦虑这个概念,从而让人觉得焦虑是一件坏事。  比如一个年轻人,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买得起房子,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做什么工作,他肯定焦虑,这是很正常的。但现在有很多人对他说,
期刊
求爱定律  男人追求女人,如隔着一座山——難;女人追求男人,如隔着一层纸——易。  尽管如此,实际生活中男人往往能追到他喜欢的女人,而女人却得不到她爱恋的男人,原因是——男人不怕翻山越岭,女人却怕伤了手指头。  热恋定律  男人热恋时有用不完的聪明,女人热恋时却易变得愚蠢。  考验定律  男人考验女人的方法是远走高飞,女人考验男人的方式是约会迟到。  夫妻定律  父亲——兄长——弟弟,母亲——姐姐
期刊
北京有一家办得十分火热的培训机构,它的总裁李谦在管理员工方面很有一套。每年春节过后,李谦都会做一件事,就是到花卉市场买来几十盆鲜花,然后让每个员工认养一盆,并挂上“护花使者某某某”的字样。  有一次,公司人事部把老员工赵姐调到宣传部门任职,没想到她刚上任就犯了一个错,把一批还未定版的宣传单给提前打印了出来。李谦喊来人事部负责人小杨,叫他马上把赵姐调到后勤部门。小杨问:“赵姐刚上任难免犯错,需要适应
期刊
上午,家门口来了个收破烂的老头。那个老头操着一口地道的商丘口音,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孩儿他爹的老家就在商丘。邻居大娘悄悄跟我说,这个收破烂的老头人很实在,价钱公道又不缺斤少两,家里有啥不要的破烂占地方,可以放心卖给他。  正好,我家的奶箱、饮料瓶堆了一大堆,早该清理了。于是,我喊住他:“师傅,到我家帮个忙吧。”我一直认为,到家里收破烂的人,他们根本就不是大家口中的生意人,而是来家里给帮忙的人。  那
期刊
父亲发病那一天,是个冬天的周末。彼时我正对着电脑,妹妹的电话打了进来。  “姐,爸正送去医院急救,你快回来。”她带着哭腔。我怔住,强作镇定说:“好,我马上就回。”  放下电话,我迅速地上网订好最近一班的机票,脑海不由自主地飘开各种纷乱思绪。说实话想过这一天会来,却没想到这么早。父亲刚满60岁,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带好行李,我快步行走在机场的人群中,擦肩而过许多面孔,有人笑,有人聊天,有人打
期刊
今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而变得不同。  大家都宅在家里,取消了聚会、串门拜年。全家人齐刷刷地蹲在家里,两代人甚至三四代人,整个假期待在一个屋檐下。  这种经历确实少有,感受很不同。有人说宅得难受,有人说无聊到想上班,还有很多人每天盯着手机上的疫情,在家发慌。  不管哪种感受都很正常,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因为全家人关门在家而考验着家庭关系。  有朋友说,平时叮嘱我早睡早起多喝
期刊
1  外婆曾经养过两只金刚鹦鹉。它们俩是一对儿,从别人家飞出来的。两只鸟很恩爱,每日都能见到它们互相整理翠羽。  有一天,外婆忘记关笼门,雄鸟偷偷飞出去了。我们都猜雄鸟过不了几天就会回来。它识得雌鸟的声音,曾经“越狱”过几次都安然无恙地飞了回来。  可是这一次,它却没有回来。那天半夜,外婆听到门外有凄厉的鸟叫声,披衣出门却没看到鸟的影子。过了几天才发现,靠近笼子的地方,不知道被什么人摆了一根白色的
期刊
原来,人最怕的不是不富裕,而是不甘心。  生存面前,爱情是什么  茉莉初识肖刚时,曾认定他是一支绩优股。  虽然那时肖刚只是某机关里的办事员,但他的父亲是副市长,姐夫也是个领导,这些光环足以让人仰目。  茉莉也不例外,她出生于一个贫困小镇,命运多舛,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父亲再娶,继母很强势,带来一个女孩,又生下一个儿子。茉莉二十几年的日子过得甚是清贫与波折,也明里暗里吃了很多苦头,但为了父亲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