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生命无言的独白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泪珠是悲伤吗?台湾女作家琦君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用生命无言的独白回答:不!全文是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独特的体验,用泪珠诉说生命无言的独白。其实,“泪珠”与“珍珠”已超过了其实在的意义,“泪珠”在一定意义上喻指人纯真善良的心地,而“珍珠”则指人的善良、爱心和为世人担负所有痛苦与罪孽的责任心。
  琦君的散文善于在极小的生命波动上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散播温馨。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作者由泪水这极小的生命写起,升华到珍珠,赋予“泪珠”与“珍珠”更深蕴的意义。开篇引出奥尔珂德的小说《小妇人》中马区夫人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写出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接着引用了谢冰心散文的句子“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的。聪明的冰心,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体的青山,清新鲜活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意境。我想这里是说: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越真诚越好。
  同样是泪水,有着对生命不同的体验。作者莫名地喜欢白居易的诗句“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而老师对杜甫《新安吏》四句诗的讲解则又说明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历磨难以后的收获。文中还有对“老泪横流”的解释,因为老年人经历痛苦和磨难,脸上有着许多的皱纹,泪水顺着皱纹流下,所以是横着流的,是描写泪多的意思。其实皱纹深了,里面的故事便丰盈起来。可见“不知愁的少女”有着对人生天真与率真的领悟。
  生命的种种体验都是情感的过滤、情感的净化。作者几乎是用泪水写出这种人生体验,以无声的泪珠写出生命无言的独白。首先,回乡的伤心。由作者本身的“忧患备尝”写起,写探亲接通了中断的血脉,使漂泊、流浪的灵魂找到了归宿,使蕴积已久的乡愁终于获得了尽情宣泄。其次,爱子的伤情。在母亲眼里孩子总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作者和天下的母亲一样,为孩子的冥顽不灵气得掉眼泪,而不懂事的孩子却问母亲为什么哭,母亲说眼睛进了沙子,可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就是那粒沙子,是啊,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将它冲洗出来。这里的泪水是为儿子而流,流泪是因为真诚,泪水总是浓情与爱的宣泄与流露,泪水流出了母爱的伟大,流出琦君的温存之心。每个孩子都曾在母亲的泪水中长成一粒珍珠,琦君独具慧眼,于是,博大深厚的母爱代代承传的亲情,在泪光融融中定格成永恒的画卷。
  琦君难忘夏先生在学识人格给予自己的启迪,她始终铭记夏先生的两句词:“留于他年说梦话,一草一木耐温存。”前句成为她耐人寻味的题名和最常用的选材视角,后句则化为她散文中飘飘洒洒的气质情韵——雅洁素净、秀外慧中、蕴蓄深厚的大家风范。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由“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如此美丽的诗句引出了阿拉伯诗人笔下的故事,说明磨难、忧患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磨难的泪水饱经忧患,饱含深情,凝聚了人心最动人的情愫,是真善美的结晶,是无价的“珍珠”。观音流泪,为的是天下芸芸众生,那晶莹的泪珠里溶解了天下苍生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酥滴血,滴出的是仁爱的泪,是促使信徒感恩的泪,犹如珍珠般宝贵的泪。泪水中流淌的圣洁美丽的人性恰如珍珠璀璨而珍贵。文至此已经有些佛家禅意,这源于琦君人生态度的超然与淡泊,好似清谷幽兰,清清静静,不惊不扰,没有轰轰烈烈、孜孜不倦的追求,即使面对风云变幻人生起伏,琦君悟到的也是宽容大度的佛家禅意。结尾又一次引用“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照应开头,呼应全文,用泪珠告诉人们生命的体验。
  全文9/10写泪珠,只有1/10写珍珠。这些泪珠是生命无言的独白,诉说对少女情怀的追忆,对人世沧桑的体味,对思乡情结的宣泄,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对母子亲情的体验,对生命奋斗的领悟,对佛心慈悲与基督仁爱的感恩,丰富了泪水的内涵,正是这种种泪水化作了一粒粒珍珠。
  方忠编著的《台湾散文40家》中曾写道:“她(琦君)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地体味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悲一喜,使文章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即使是过去曾经历过痛苦和烦恼,她也能化痛苦为信念,使烦恼为菩提,她将自己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完整地融进了创作之中。”这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琦君正是以一顆温存的心感受生活中的一花一木所给她的一悲一喜,“泪珠”已成为人的纯真善良的心地,而“珍珠”也变为人的善良、爱心和为世人担负所有痛苦与罪孽的责任心。
  亦见有的评论说琦君是位多愁善感的女作家,我认为她是善感的女作家,并不多愁,她有一颗温存之心。她的散文抒情风格委婉温和、温柔敦厚,从来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狂澜,散文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淡淡的感伤如一缕轻烟,似有若无。伊始的《琦君散文代序》写道:“琦君绝少采取直抒胸臆的粗糙笔法,她笔致细腻柔婉,善于精心筛选出典型的生活细节,她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家,但她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挖了一口深井的卓异不凡的艺术家。”的确,琦君用泪珠挖开了人善良的心地,为世人担负痛苦与罪孽的责任心。泪珠,饱经忧患,饱含深情,经过苦难之后辗转而来,凝聚了人心最动人的情愫,诉说生命无言的独白!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其他文献
黄河谣  来兰州,我将母亲河拥入怀中。  曾经,我与母亲河在青藏高原的唐克镇相遇,那是少年黄河,蓝色的,长练九曲,如诗如画。而在这里,伟大的母亲河已成长为青年黄河,身强力壮,步履矫健,而当她越过宁夏、内蒙古到达陕北壶口时,浊浪滔滔,惊天吞地,那是壮年黄河的呐喊。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河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此刻是夏天,雨水充足,宽阔浑黄的河水平缓地流淌着,就像一个人,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更像一位
宋人真德秀在评《陈情表》一文时说:“按令伯之表,反复谆笃,出于真诚。至今读之,犹足使人感动,况当时之君乎!”诚然,李密《陈情表》一文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今天我们仍然要说:“至今读之,犹足使人感动。”那么《陈情表》一文为什么能打动我们呢?笔者以为有如下之原因。  一、其不幸遭遇令人同情  文章一开始就从自己的艰难身世说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然后又具体陈述自己的悲惨人生。六个月大的时侯,死了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练习与检测·初中语文作业本》是跟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的作业本,其中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七律·长征》“课后作业”的第一题中要求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划分朗读节奏,书后所附参考答案是惟一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上册第13~14页“教学建议”中给
在文章选材上,大多数学生喜欢选取一些“大事”来写,认为写大事能反映大主题,突出大精神。结果越写越乱,越写越糟,甚至言之无序,言之无物,只见骨架,没有血肉,不能感染读者。其实,“小事”具体可感,写好了能以小见大,能从细微之处流露真情,感人至深。    一、细节描写要真实感人    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言行或细微事件的描写,它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体说的,在记叙主要事件的同时,要抓住与中心密切相关
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居住环境周围的绿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例如压力状态、血管健康、心脏健康等。  该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研究人员收集了來自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一家心脏病诊所408名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测了其中的各种代表压力和心脏病风险的生物标记物,又借助相关数据来估算每个人居住环境的绿化程度。  研究发现,在绿化程度最高的社区中,居民尿液中的肾上腺素水平相比之下较低,这
今年刚30岁出头的婷婷,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经常加班加点,生活起居、饮食无法养成规律,身体比较虚弱,常常受到感冒等疾病的侵袭。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她决定进行跑步锻炼。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婷婷跑了还不到20分钟就觉得有些累,还想再坚持一下,却突然晕倒在地,幸好被人发现,紧急送到医院才得救。事后医生说:婷婷是因平时缺乏锻炼,体质较差,加上空腹跑步造成血糖下降,于是发生运动性晕厥。  成因及表
李海林老师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以独到、尖锐的眼光给中学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中学作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走错了路”,是“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中学作文写“真实的作文”才能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  但是叶黎明老师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11期)上发表了《“真实的写作”是中学写作教学的出路吗?——兼与李海林老师商榷》一文,对李老师的“真实的作文”的意义有很大的曲解。他在《对当前
华佗师蜘蛛  一天,华佗外出,遇到一位采桑女被黄蜂蜇伤,采桑女见是华佗,自认遇到了救星,恳请华佗医治。华佗采用一般的解毒药,医治无效。他先后到民间访问拜师,查找前人医典,都说此地黄蜂剧毒,无药可治。采桑女的病症日益严重,华佗束手无策。  一日,华佗在山间散步,见一只黄蜂在山间飞来飞去,触景生情,华佗想起了采桑女无药可治,不禁摇头叹气。忽然见黄蜂撞在蜘蛛网上,被蛛网缠住难以脱身,蜘蛛赶去抢食,反被黄
作为大气微小污染物和雾霾元凶的PM2.5,被人体吸入后会进入肺部深处,引发炎症等不良后果。近期,日本家庭食品企業和日本京都大学高野裕久教授发表的一项共同研究确认,咖喱粉和含咖喱粉的香料,能有效抑制PM2.5引起的炎症反应。   以前的研究结果证明,经常食用咖喱对老年人呼吸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此次,他们对咖喱粉和含咖喱粉香料的PM2.5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实验。实验将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与PM2
烈日烘烤着大地,他的全身都让汗水洇透了。蚊蝇似乎特别钟爱那种带有汗味的湿气,纷纷聚集过来。他趴在芦苇丛里,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一动也不敢动。  喧嚷声渐渐远去,只剩下知了没完没了地聒噪。他活动了一下酸麻的四肢,悄悄朝外窥望。  突然,他看到不远处有个黑影在朝这边蠕动,心里一惊,再仔细看,原来是条狗。那条狗好像受了伤,正在以匍匐的姿势拖动着两条腿向前爬行。  别过来,千万别过来!他把头深深埋下,汗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