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汉语中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其次是作定語,一般很少作谓语、状语。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出现了不少名词作谓语的现象。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对现代汉语中可以作谓语的名词进行界定和分类,进而探讨了名词作谓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法位置;语义特征;语用效果
  作者简介:李亦萱,山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现代汉语各个词类中,“名词是个开放的类”(赵元任),不仅数量多,而且几乎可以占据所有的句法位置。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其次是作定语,一般很少作谓语、状语。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有这样一些用法,如“他很绅士”、“明天星期天”、“她都博士了”,即名词作谓语的现象。名词偏离原来的语法功能,出现在谓语位置上,不表示事物,而是表示和该事物相关的某种动作或性质状态。
  对于名词作谓语这一语言现象,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张伯江先生称之为“功能游移”,“汉语里有相当一部分名词其体词性身份是可以有所松动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功能游移性”。谭景春先生称之为“词类转化”,他认为名词的词义可以分为概念意义和性质意义,他把词类转化看成一个过程,包括兼类、活用和一些临时用法。刘正光先生称之为“非范畴化”,“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的过程……它们丧失了原有范畴的典型特征,同时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
  一、作谓语的名词类型:
  1、顺序义名词。顺序义名词体现出时间上的动态性,在语法功能上与动词相似。
  (1)表示时间、日期、节日、季节、节令等的时间词。
  现在八点 明天端午节 今天初三。
  (2)表示等级序列的衔位名词。
  她呀,大学生了 他都省长了。
  2、绝对处所名词。固定的处所词,地理位置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左边飞机场,右边火车站。 北京,首都。 前面教学楼。
  现在南京了,马上上海了。
  3、性状义名词。有些名词不仅有指称事物的意义,还包含一定的性质意义,在语法功能上与形容词相似。
  这个人很油。 你还挺绅士的嘛。 他穿着很农民。
  4、表示天气的名词。
  昨天夜里大雨,今天白天晴天。 明天雷阵雨。
  5、指人名词,指人的人名、职业、角色、特征、疾病、籍贯、民族等。
  他啊,丁玉华。 谢晋,导演。 她娃娃脸。
  张师傅,高血压。 鲁迅,绍兴人。
  6、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作谓语,但是前面一般要有程度副词作修饰。
  这幅画很中国。 他这人有点阿Q。 你真雷锋呀。
  7、普通名词在两两对举产生相对义之后可以作谓语。
  我啤酒,他白酒。 他包子,我油条。
  8、偏正式名词短语作谓语。
  这人好本领。 江上,一叶孤舟。
  一人一台空调。 这个爱情故事有点白开水。
  二、名词作谓语的句法、语义特点。
  杨成凯先生认为,名词的所指是人或事物,这是其静态的含义,当它充当谓语时,即与主语名词构成一种特定的主谓关系时,二者就同时进入了“事物-陈述”这样一种语义语法框架之中,此时的名词已经不再是静态的人或事物,而是因处于谓语位置而具有陈述主语的表达功能。项开喜指出,由于范畴性语义特点的影响,名词的指称功能有强有弱,从而制约着它们的句法位置,指称功能越强,陈述功能往往越弱,反之亦然。名词进入谓语句法位置最根本的条件是具有陈述义,比如顺序义、性状义。如果名词本身没有特殊的陈述义,还有两种显性手段可以使之作谓语,一是通过形态化手段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结构,具有了陈述义,比如副词 名词;数量词 名词;形容词 名词。二是通过特殊句式给谓语名词带来陈述义,比如数量名 数量名;对举句式,(询问准备如何去某地)“我火车,她汽车”,一般受语境制约明显。
  三、名词作谓语的语用效果
  1、具有信息焦点作用。名词作谓语时,在语句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感,异质感越强,显著度越高,越容易成为信息传达的焦点。例如:“他妹妹有点林黛玉”,“林黛玉”这个显著的符号具有转指丰富意义特征的可能,比如多愁善感、美丽纤弱、才华横溢等等。
  2、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在表达事物的性质时我们一般用形容词来表达,但有时所要表达的性质没有恰当的形容词与之对应,比如“这个西瓜有点沙”,“沙”指西瓜瓤松散而成细粒状;名词作谓语时,简练的词语可以表达丰富的语义,给人无暇的想象空间。
  3、在语用表达上体现口语色彩,具有新颖俏皮,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例如:“他长得太奶油了”,“奶油”是指奶油小生,俊秀白净的男子,“那孩子排骨着呢”,“排骨”形容瘦的程度,非常有形象感。
  参考文献:
  [1]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
  [2]谭景春.名形词类转变的语义基础及相关问题[J].中国语文,1998,(5).
  [3]项开喜.体词谓语句的功能透视[J].汉语学习,2001,(1).
  [4]王世群.制约名词作谓语的语义因素[J].现代语文,2007,(8).
其他文献
摘 要:礼貌是语用学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顺畅地与人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经常将礼貌原则作为一个语言策略来使用。然而在最近流行的影视剧和日常生活中,好友对话中存在大量不礼貌的语言。这些不礼貌语言听上去粗鲁无礼,却并不会造成交际障碍,相反她反映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本文从礼貌原则出发,对好友对话中的不礼貌的语言经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哪些不礼貌语言会促进友情发展,哪些不礼貌语言会导致友情破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开始了解到了西方的艺术。油画便是在这一时期中在中国实现蓬勃发展。且对于风景油画来说,是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好的类型之一,因此,也就需要学生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才能掌握好的。基于此本文针对油画的风景写生技巧与创意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技巧;创意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浅谈林徽因  做完作业无意间在手边发现了一本林徽因诗文集,随手翻阅了一下,又找回了几分当时欣赏林徽因时的味道。  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是4月1日,当初初读她的作品,并没有特殊的情感产生,大抵觉得这位才女也无非只是与那些从古至今的许多诗人、文人一样吧,只是比常人多一些文采而已。如今重读
摘 要:以Jef Verschueren所研究的顺应理论为基础,探究委婉语的使用。委婉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人们采用委婉语是为达到某种社会交际目的。本文拟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委婉语的现状,并尝试通过语言顺应与语境顺应两个方面来说明顺应理论在委婉语中的作用。  关键词:委婉语;语言层面的顺应;语境因素的顺应;顺应理论  作者简介:刘金霞(1992-),女,汉族,
摘 要:“宣”是古汉语常用词,对“宣”的词义发展系统的分析,是词汇史研究不可缺少的工作。词汇史是由单个词构成的,因此,单个词的词义系统研究清晰了,就会为整个词汇史的研究增砖添瓦。以“宣”为例,论述其在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方面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宣;汉字形体结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作者简介:付慧娟(1992-),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学历,辽宁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主述位结构在语篇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为例,分析语篇主位结构及推进模式与语篇的衔接、连贯以及语篇意义的联系,以此来了解演说者是如何来进行谋篇布局的。  关键词 :主位推进;语篇理解;主题;演讲  作者简介:晁燕玲(1991-),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中图
目的:比较Tenckhoff腹膜透析直管与卷曲管临床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技术及病人生存率、疗效及病人生存质量,为临床上选择不同导管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地从2007年1
摘 要:社会认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哲学领域、社會学领域、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中,该理论源自英美科学哲学。史蒂夫·富勒在研究中将社会认识理论思想融入知识产生、分配研究中,以一种全新视角认识现代哲学,使得社会认识理论思想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社会认识论思想框架逐渐成熟,开始为知识生产、真理探询提供新认识路径,使当代社会认识理论逐渐转向社会认识实践。本文将针对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展开研究和分析。  
摘 要:四字格结构在汉语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四字格景点名又有著独特的结构特点。本文将以康熙三十六景景点名为基础,对其词汇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四字格结构  作者简介:张杰(1991.6-),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