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属植物茎尖离体培养及褐化抑制研究

来源 :果树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野生枇杷成年树茎尖离体培养技术并抑制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方法】以华南农业大学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圃所收集保存的14个分类单元的野生枇杷,以及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茎尖为培养试材,进行了成年树茎尖的离体培养及培养过程中褐化抑制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抑制褐化物质等对茎尖褐变程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枇杷属植物在离体培养和褐化上差异性。【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同种或不同种枇杷的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作用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在MS+ZT0.5 mg·L-1+IBA0.1 mg·L-1条件下获得了100%的萌动率,且无褐化;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的茎尖离体培养的萌芽率都达到100%,相对其他枇杷属植物比较容易进行离体培养;而大花枇杷、香花枇杷、窄叶枇杷、细叶枇杷和小叶枇杷褐化程度较高(66.67%~100%),茎尖的萌动率很低(0~26.67%);窄叶枇杷茎尖培养的萌动是最困难的,但在培养基中添加TDZ的条件下,褐化率降至0,萌动率达到100%。试验发现MS+TDZ0.5 mg·L-1+BA1.0 mg·L-1+NAA0.1 mg·L-1的配方组合对所试验的各种野生枇杷茎尖培养都有很强的抑制褐化作用(0~33.33%),并且使茎尖上的芽在1周内就能开始萌动,生长势也最好。【结论】通过不断优化各种培养技术和条件使枇杷属植物的茎尖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以后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甚至转基因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进行英语自主学习,以增强高职学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已经开始影响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艺术管理的各个环节。基于此,智能时代对艺术管理人才在思维、知识、实践三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这就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涵盖5个层次16个方面共34个指标的城市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比较。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
这篇论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实证方法,描绘出中国防艾滋病非政府组织之间是如何沟通合作并进行网络构建的。本文重点分析了防艾滋病NGO间的四种关
供电可靠性直接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提高供电可靠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对计划停电的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的控制。通过
随着油田对天然气实行专业化管理,油田民用气管理中诸如居民违章私自拆、改、移天然气管道、管线老化泄漏、偷盗气等民用气安全问题也就更多暴露出来,民用气安全已成为油田城
在移动通信终端设计时,射频前端设计、多个射频前端之间的兼容性设计是重点和难点;无论2G还是3G,射频前端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一直都是射频设计研究一个热点问题。针对此问题,
目的:通过CEREC~椅旁CAD/CAM软件中的功能道(functionally generated path,FGP)技术修复1例二氧化锆高嵌体,比较CAD的3种模式(生物再造、虚拟架、FGP)下所生成的面之
中职学校由于生源变化带来了教育难度和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中职学校要通过自身改造建设,将自身做大做强,有赖于不断加强管理。本文提出了在中职学校中推行5S管理运作
目的采用不同低浓度的酒精饮料让大鼠自由饮用的造模方法,使之建立起与人类慢性酒精中毒类似的简便、理想的大鼠慢性酒精中毒自由饮模型。方法(1)将普通级成年Wistar大鼠(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