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四维超声自动三尖瓣定量(4D Auto TVQ)技术、四维超声自动右室定量(4D Auto RVQ)技术、四维超声自动左房定量(4D Auto LAQ)技术综合评估不同程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的三尖瓣、右心解剖学特点及相关动态参数,并探讨FTR患者瓣膜及右心结构与功能改变。
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2-7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63例FTR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轻度FTR组30例,中度及以上FTR组33例,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二维及三维图像采集。通过二维图像测量三尖瓣反流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整体应变(RVGS),并根据三尖瓣反流频谱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维图像导入EchoPAC 204并通过四维自动定量技术获取三尖瓣、右心结构及相关动态参数。使用4D Auto TVQ获取瓣环面积(AA)、瓣环周长(AP)、瓣环球形指数(SI)、瓣环面积变化分数(AC)、瓣叶闭合点高度(CPH)、幕状区容量(TV)。使用4D Auto LAQ获取右房最大容积(RAVmax)、右房最小容积(RAVmin)。使用4D Auto RVQ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将维度参数进行体表面积(BSA)标准化后,比较三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确认反流容积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三尖瓣反流容积增加的独立因素。
结果三组间PASP、AA/BSA、AP/BSA、AC、TV、RAVmax/BSA、RAVmin/BSA、RVFAC、RVGS、TAP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