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呃逆方法多种,尤其是针灸对呃逆的治疗方法独具匠心,包括针刺、灸法、头针、揿针、穴位注射和针灸结合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疗效确切。文章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等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报道,就近十年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情况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呃逆;针灸;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6-0058-03
  呃逆,《黄帝内经》称之为“哕”,是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因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膈肌与其他辅助呼吸肌痉挛性收缩。生理性呃逆常见于多食过饱、急促进食或摄入过冷过热食物、酒水饮品等,为一过性呃逆,是轻微而自愈的。若呃逆发作时间高于48h,则称为是顽固性呃逆,多见于肿瘤放化疗后、脑血管疾病和胃、食管术后的患者[2],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休息,降低生活质量,需对其实施治疗措施。目前呃逆的药物治疗主要为肌松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但临床应用和治療效果均有其局限性[3]。针灸治疗呃逆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针灸资生经·第三》记载:“哕……灸中脘、关元百壮;未止,灸肾俞百壮。”《玉龙歌》中指出“若患翻胃并呕吐,中魁奇穴莫教偏”。近年来,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报道文献日益增多,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等数据库中有关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报道,现对近十年针灸治疗呃逆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1 针刺
   针刺穴位能激发经气,从而调节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气机逆乱,使气机调畅,以达到降逆止呃的目的。陈晓勇[4]研究发现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能有效缓解呃逆症状,总有效率为93.33%。高井亮等[5]采用电针疏密波针刺攒竹穴,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徐颖等[6]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7d后,总有效率95.5%。
   呃逆的病位在膈,病变脏腑关键在胃,气逆动膈为呃逆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研究[7]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分别是内关、足三里、中脘。内关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长于治疗心胸胃疾病,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中脘是胃的募穴,三穴共行和胃降逆止呃之功。此外,研究[8]发现攒竹穴所处的皮下有面神经、滑车上神经的分支,刺激此穴兴奋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通过神经反射,抑制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从而最终缓解膈肌痉挛[8]。针刺夹脊穴可以改善相应脊神经的兴奋性,作用于膈神经从而抑制膈肌的兴奋性,达到缓解膈肌痉挛、平息呃逆的目的[9]。
  2 灸法
   《神灸经纶》曰:“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医学入门》曰:“药之不为,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能够温经散寒,调气通络,既能缓解局部膈肌痉挛, 又能引气下行, 起到平冲降逆的作用。李琛等[10]使用灸法治疗寒凝气滞型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为93.75%。许樱樱等[11]采用隔盐灸中脘穴治疗呃逆,总有效率为93.3%。熊利娟[12]采用热敏灸治疗孕妇顽固性呃逆,治愈率为94.4%,无侵袭性,无副作用而易被患者接受。
   艾灸能温中逐冷, 除湿逐寒;温阳补虚,培元固本。对于寒凝气滞型和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采用针刺治疗散寒、温补之力欠佳,而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机体深部, 并能够经久不消,以振奋脾胃阳气,健脾和胃,散寒通滞,升清降浊。
  3 头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用针刺治疗的一种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神明之府,故取头部穴位可调节脏腑虚实,通调经络之气血。魏爱翔等[13]发现头体针结合能消除呃逆反复发作,是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董建萍等[14]研究发现头针能提高中风后呃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薛晴等[15]采用头体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总有效率为96.7%。
   中风后呃逆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颅脑损伤等导致呃中枢受激惹,从而引起一种反射性膈肌间歇性痉挛, 往往呈顽固性发作。头针疗法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域定位施治,研究[16]表明,针刺额旁二线、胃区,引起头皮神经和骨膜效应,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通过反射弧使迷走神经受到抑制,从而减轻膈肌痉挛,而起到止呃逆的作用。针刺该区还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 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 使该局部缺血区的脑血流障碍得以改善, 进而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17]。因此,头针不仅能改善呃逆症状,还能治疗原发病,促进患者恢复,适用于中风后呃逆患者。
  4 揿针
   揿针刺法是以揿针刺入表皮较浅部位并长时间固定埋藏的方法。揿针刺入体内就会产生微电流,从而改变局部的电位差;同时刺入体内的揿针会释放出微量元素,从而改变局部的浓度差产生电化学效应,发挥其临床疗效。甘朵等[18]将揿针贴按在顽固型呃逆的患者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上,治疗7d后,总有效率可达95.12%。刘红春[19]研究发现耳穴揿针埋针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有效率可达95.12%,且不良时间发生率低。
   有效刺激量是针灸疗效的重要保障,与针刺强度、针刺时间等密切相关。顽固性呃逆病情顽戾,常有复发,需要较大的刺激量才能有效抑制迷走神经异常兴奋性[20]。而虚证患者往往不能承受强刺激,只有延长留针时间以累及刺激量。揿针刺入皮下, 并长时间保留,既可延长留针时间,以达到“静以久留”,又因揿针针体小,刺激量小,虚证患者亦能够承受。此外,揿针基本触及不到痛觉神经末梢,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患者治疗期间基本感觉不到疼痛,安全性高,适用于怕疼和畏针患者。   5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将中西药物注入相关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 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梅丽霞[21]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呃逆频率、呃逆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陈子龙[22]研究发现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为91.43%。
   穴位注射能同时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研究[23]表明,选穴适当的情况下, 穴位注射可以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 药效强大而且迅速。也就是说,在穴位注射条件下,药物的药理作用被放大,较小的剂量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相比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氟哌啶醇等药物,穴位注射使用药物剂量更小,不良反应率低,更加安全有效。
  6 针灸配合中药
   《千金要方》云:“汤药攻其内, 针灸治其外, 则病无所逃矣。”针灸长于止呃,中药长于调理,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发挥针药各自优势,事半功倍。胡文科等[24]研究发现,针刺内关联合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中药组。解秀芳[25]依据中医辨证施治予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3%和91.7%。钟芸舒[26]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2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针药并举的方法,既可以发挥针刺调节气血,疏通阳明气机,升清降浊,又可以发挥中药方剂和胃降逆、温中理气、宣肺健脾、活血消瘀、调节脾胃,温补脾肾等功效,标本兼治,能够进一步提高呃逆的治疗效果。适用于病情反复,经久不愈,单纯使用针灸或中藥不愈,易复发的患者。
  7 小结与展望
   针灸治疗呃逆疗效肯定,方法多样,如针刺、灸法、头针、穴位注射、针药结合等,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可作为治疗呃逆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但针灸治疗呃逆的研究中,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且大部分病案报告没有进行随访或没有足够的随访时间,科研设计的可信度较低。关于疗效评定,目前缺乏统一的客观指标,需要进一步探讨更科学、更客观的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以提高针灸在治疗呃逆这一领域的影响,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目前针灸对呃逆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研究,以疗效观察为主,今后要进行更深入的针灸治疗呃逆的研究,尤其是动物实验研究及对作用机制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针灸治疗呃逆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新月,沈绍祥,吴勉华.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02-208.
  [2]吴柳榕,张卫.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概况[J]. 亚太传统医药,2018,14(2):76.
  [3]STEGER M, SCHNEEMANN M, FOX M. Systemic review: the pathogenesis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hiccup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5,42(9):1037.
  [4]陈晓勇. 中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30.
  [5]高井亮,高慧. 电针疏密波强刺激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疗效观察[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9,30(4):41.
  [6]徐颖,胡明磊,李奇伟. 针刺夹脊穴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3):465.
  [7]李玥鑫,王正飞. 基于数据挖掘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规律探析[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2(5):23.
  [8]张小萍,王明兰. 指按攒竹穴联合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7):24.
  [9]安坤杰,袁堂寅,刘淑刚. 改良针刺法治疗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407.
  [10]李琛,王小萌. 灸法治疗寒凝气滞型顽固性呃逆64例[J]. 陕西中医,2012,33(6):725.
  [11]许樱樱,蔡亚红,叶富英. 隔盐灸治疗化疗所致呃逆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3(8):728.
  [12]熊利娟. 热敏灸治疗孕妇顽固性呃逆36例[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115.
  [13]魏爱翔,安玉兰.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5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1,19(11):17.
  [14]董建萍,陈立发. 头针结合腹针治疗中风后呃逆55例临床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3):280.
  [15]薛晴,吴琦. 头体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胃热型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86.
  [16]丁维超.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枢性呃逆41例[J]. 现代中医药,2014,34(5):48.
  [17]韩国刚. 头针治疗中枢性呃逆27例[J]. 中国针灸,2007(7):542.
  [18]甘朵,刘颖,毕成玉,等. 针刺干预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护理效果观察[J]. 四川中医,2020,38(8):210.
  [19]刘红春. 耳穴揿针埋针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8):112.
  [20]包飞,王凤琴,梁中. 针刺不同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3(1):25.
  [21]梅丽霞. 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结合攒竹穴指按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0):1300.
  [22]陈子龙. 氟哌啶醇穴位注射治疗脑梗塞难治性呃逆患者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0):838.
  [23]刘祖舜,周爱玲,丁斐,等. 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J]. 上海针灸杂志,1996(5):34.
  [24]胡文科,潘国良,郭亚芳. 针刺内关穴加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2):16.
  [25]解秀芳.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36例疗效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4):77.
  [26]钟芸舒. 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4):135.
  (收稿日期:2021-01-08 编辑:陶希睿)
  作者简介:黄田(1996-),女,汉族,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E-mail:824874340@qq.com
  通信作者:周建伟(1963-),男,汉族,本科,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E-mail:zjw@yahov.com
其他文献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叙事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替年迈父亲从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回朝后不愿为官,请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生动故事。诗歌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语言生动,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5月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建省宁德市共同举办“中国减贫发展与人权事业研讨会”。林松添会长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福建省副省长郭宁宁、宁德市长梁伟新和来自亚非拉13个国家的12位驻华大使、6位驻华公使、参赞,中国人权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俄罗斯、古巴和中国香港、内地等1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共70余人参加研讨会。林松添说,宁德减贫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带领中国人民全面战胜贫困的典范。通过此次实地参访宁德.
一、统筹发展与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在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发展与安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一体两面,两者互为依靠,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安全的表现和支撑。
2021年伊始,南通再次捐赠的3000只FFP3防护口罩顺利抵达意大利锡耶纳市,助力该市抗击欧洲第二波新冠疫情。路易吉·德·莫西市长随即发来感谢信,充分肯定南通积极捐赠、支援友城的大爱精神,并在牛年新春之际通过视频向南通市民“云拜年”。南通与锡耶纳自2015年交往以来,始终保持紧密联系和积极互动,切实巩固中意地方城市关系,朝着携手打造新时代友城交流合作新典范的目标迈进,取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成果。
GIS技术在专题图制图中,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可以用于海洋渔业、地质灾害、园林绿地、建筑施工等多个领域当中。本文主要通过GIS技术在园林专题图编制上的有效应用,进行说明。
张焉如此帖为汉书字像造型稀典格高形奇字量盈足精于线绝于型大收放于恰极用率真而罗万象拙巧相生古歌漫咏而观一派自性静出或若天籁婴孩或若照水初莲本然、无染、自在玄美而不可言张东辉《任城王墓刻石》是十五年前买的一本字帖,置于案头,常读常美,美了十五年,动手临摹的少,这次活动给了理直气壮的动手理由,写了,也傻了,相去甚远,还是常看着,养养眼吧!
寒包火状态的形成与素体郁热、外感风寒、先天体质、后天环境、五志过极、饮食不节、病邪化热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等各类肺系疾病。临证时要详辨外寒内热之轻重缓急,郁热、湿热、痰热之属性兼夹,采取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之法;同时顺应肺之生理病理特点,注重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平衡。“辛以散之”“火郁发之”“分消走泄”等均为常用治法。旨在透邪外达、给邪以出路,邪去而正自安。寒热调则肺无外侵内扰之虞,升降和则肺司呼吸如常矣。
电视新闻是一项对图像和声音一致性要求很高的宣传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基于对电视新闻片面性的理解,往往只看重画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声音的不可或缺,使得电视新闻的魅力大打折扣。文章对电视新闻同期声的合理运用作了探讨,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改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总属上焦阳虚,阴寒亢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凝滞心脉。而酒,百药之长,因其辛温走窜、通利升提之性,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能够载药上行,引药入心;活血通络,推陈致新;通达胸阳,宣痹消翳;和血益气,补而不滞;散寒止痛,温阳纠偏;安神畅怀,消愁遣兴。
五四纪念碑是北师大的标志性景观,为师大学子所敬仰,每逢清明,学生总会自发地在纪念碑前鞠躬、献花,平时也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寄托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哀思。1984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学校在图书馆前修建了“五四”纪念亭,1992年10月,在亭内建立了“五四”纪念碑,现存的是2004年复建的五四纪念碑。  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西侧,有一块汉白玉石碑——五四纪念碑。它被四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