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刍议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但法学专业人才往往实践能力不强,不符合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因此,应不断完善法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法学;实践;能力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决定了法学教学必须实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讲授法、讲解法来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法学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学科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低、实践能力差的现状,成为法学教育中要思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提高实践能力是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法律人才当然也包括那些在学校、科研院所任教及从事法律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但在法律界占绝大多数的仍然是应用型实用人才。从高层一直深入到基层,将来甚至乡镇级的调解员都会逐渐由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来担任,应用型实用性是绝大多数法律人才非常突出的特点。因此,不断提高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是法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法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相对实用性教学,教师更注重理论的讲解,“纸上谈兵”的现象很普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发展。以英、美等法学发达的国家为例,比如英国学习法学为三年制,第三年一整年都是实习阶段,学生直接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以学徒的身份跟随律师学习业务知识,条件成熟后开始出庭,但是在出庭的同时也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美国高校在进行法学教育时,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法学课堂形成了以讨论案例为主的气氛,学生积极融入讨论当中,积极思考学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和出庭应变能力。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正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发挥有限,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术报告少,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法院旁听越来越困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局限。这与法学专业人才应用型实用性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差甚远。要培养出应用型实用性的高素质法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努力加强对法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2.提高实践能力是法学专业人才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必然诉求
  随着法律人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法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省属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就业难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竞争能力不强。而就业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实践能力欠缺,实践能力是法学专业人才就业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
  离开了实践性的特点,法学将失去生命力,欠缺实践能力,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最终被社会遗弃。因此,尤其是省属财经院校法学教育,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实践,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法律人才。
  要增强法学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就必须改变法学教育和法学实践严重脱节的局面,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和锻炼学生法律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唯有增强实践能力法学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改变法学专业就业难的局面,尤其是省属财经院校,更应发挥应用型的优势培养特色法学人才。
  二、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
  1.实践教学学时少,实践时间难以保障
  从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课程设置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看,法学专业四年期间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在内的理论教育内容,几乎占到四年学分的95%以上,而实践教学所占的学分比例最多只有5%,实践教学时间十分有限。
  2.实践教学机制不规范,实践效果难以保障
  从整体上来看,法学实践教育机制存在随意化、形式化与规范化差等问题。法学实践教学缺乏统筹规划,不成体系。绝大多数高校普遍没有实践课程的教材,实践教学形式之间缺乏连贯性;实践教学实施缺乏规范性,在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施路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缺乏制度规范,导致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实践教学效果与学生实践能力缺乏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缺乏必要的设计,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师资力量有限,实践指导难以保障
  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一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性保障。法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但是大部分法学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从事过具体的司法实务工作,纸上谈兵式的法学实践教学,难以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提高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对策
  实践性是法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运用其已学法律知识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实务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强化,要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在深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多管齐下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同时围绕实践能力重构评价机制,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实践能力的平台。
  1.优化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理论教学中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培养计划中加强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训教学环节,增加诸如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法律谈判技巧及社会热点法律实务问题研究等实践课程和教学时间。
  2.充分发挥模拟法庭的作用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模拟法庭教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程序轻实体,不能用实体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如学生只是模拟庭审过程,对庭审前的准备和庭审后的总结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重表演轻实战或辩论性不强等。
  因此,要完善模拟法庭课程设置,配备好模拟法庭的师资,聘请法律实务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做模拟法庭兼职指导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模拟法庭教学活动进行指导。此外,在模拟法庭案例的选取上,应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改编,或是有典型争议的案件加以改编,应具有可争辩性,至少具有两个或以上的争议焦点。在模拟法庭学生角色分配上,應保障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机会担任其中的重要角色,并且每次模拟中所担任的角色应该是不一样的。在庭后总结中,应从程序法和实体法方面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对总结的指导。
  3.完善法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法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关系到法学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实践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各个层面和教育环节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考核评价,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以及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
  4.培养学生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这种“任务式的驱动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形成研究型、探索型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世琪.完善法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之我见[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04).
  [2]刘春梅,李建宁.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4).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
其他文献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和英国水鸟矿业公司、新加坡名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于1996年11月1日至3日,在中国南昌召开了国际钨矿山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目前仍在生产的
欧洲滑雪?私教瑜伽?室内高尔夫?当休闲成了显摆的数字游戏,我们开始怀念,那些good old days里,纯粹有"洋气"的娱乐方式
1.及时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用药。如蔬菜播种或定植前要对土壤做消毒处理或药剂拌种。要以早防为主,控制蔓延成灾。2.对症下药。根据防治对象对症下药,如
他们用摄影机记录的“舌尖上的中国”,更期待以。“影像’?感染观众,。找回做、“家常菜”的心态。
每天直销北京的蔬菜达5万多千克,以每250千克进行一次检测的力度,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这是聊城菜进军北京市场的成绩。在阳谷县,如果你买了一盒产自盛世乡村蔬菜种植专业合
从理论上讲.制造业流程再造的程序步骤和其它行业没有本质能区别.所以尽管我们在中篇和下篇里例举的案例大多属于制造业,但是以下介绍的制造业流程再造的基本步骤上却同样可以适
九十年代全球在科技化和全球化上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大家都非常重视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样地,1995—2000年间也是麦当劳急速扩张的时刻,在全球120个国家都可看到麦当劳的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患者常见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粘膜糜烂和应激性溃疡,后者通常发生于胃底、胃体部粘膜,病变可扩展到胃窦、十二指肠甚至食管下段粘膜,且呈现
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力量,砍掉繁文缛节,建立产权并提供可负担的贷款,让穷人们能够释放自己的潜能。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方法 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36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及对应32例癌旁正常组织和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检测分析。结果 卵巢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