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实用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不稳定骨折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7例患者根据不同骨折分别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57例获得8~18个月随访,平均11.3个月。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19例,可9例,差3例。其中外固定架组:优19例,良15例,可6例,差1例;手术内固定组:优7例,良4例,可3例,差2例。晚期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3例,腕管综合征2例。结论桡骨远端粉碎不稳定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创伤小,远期疗效好。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依据。方法:34例病人中,29例进行了平扫,5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34例共发现35个血肿,单侧血肿33个,双侧血肿1个,血肿多位于额顶部(17例),血肿形态多为弓背形、新月形28个(80%),血肿多为等密度19个(54.3%),34例有中线结构不同程度移位者27例(79.4%),病侧脑回向内移位,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向内移位,增强CT血肿边缘呈点
生物教学中的“游戏”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如何创设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可以通过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抓住活动中的游戏,设计好规则,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
一般而言,探究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由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研究的方法路径,对收集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最终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初中化学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根据多年的教学教学实战和反思,笔者认为探究学习的实施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