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普通高中,美术学科普遍不太受重视,如何让在主科夹缝中生存的美术学科成为学生欢迎且受益匪浅的课程,无疑是高中美术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美术是一门集大成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各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能在课堂上有机引申和关联其他各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他们学习过的其他科目的知识内容,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笔者以为,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努力寻找美术与语文、外语、数学、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在美术课堂里运用“关联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使他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
一、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文学科的关联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最主要的课型之一。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系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既然要进行分析与评价,必然要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个人对美术作品的看法。用语言与文字评论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是美术与文学融汇学习的过程。比如,美术的形式“语言要素”就是特指点、线、面、色彩、明暗、肌理、空间、体积等能够组成美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乍看和文学中的语言、词汇、语句等在外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其实在内在功能上却有着近乎一致的作用。其次,语文作为学习文学艺术的科目,它与美术艺术自然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比如,在《美术鉴赏》中,学习联想式鉴赏方法的时候,我们既可以正向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一幅中国写意画,然后书写一篇联想的散文,也可以让学生写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或散文片段,根据优美的语言文字把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美术技法,也加强了语文课上学习的诗文的联想式记忆。中国绘画本身就是以诗、书、画、印四绝为美,因此,几乎每一幅中国画都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中国诗文之美。
二、美术课与音乐课的关联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美术需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音乐会把学生的耳朵锻炼得更加伶俐。所以,若是在美术课中能够很自然地加入音乐的元素,往往会有更好的艺术渲染的效果。美术可以分为具象、意象、抽象美术,音乐可以分为古典、流行、民族、摇滚等。我们就可以在进行美术鉴赏的同时播放出相应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譬如,在鉴赏元代黄公望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播放中国传统丝竹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连绵宁静的山水画卷中;又如在欣赏《溪山行旅图》时,若是将古筝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那种山高水低的空灵之感油然而生;在品鉴康定斯基的《构图九,第626号》一画时,初看是一些纵横的线条和随意搭配的跳跃色彩,确实相对难以理解此画的含义,此时我播放了一段爵士乐,当那即兴跳动的节奏响起时,学生看到画面上散布的一些各色各样的小形体仿佛疯狂起舞起来:有圆形、棋盘方块形、窄长的矩形和变形虫式的图案,像是漫天飞舞的各色蝴蝶,也像在海底遨游的海马、飞鱼,更像是随风飘扬的花瓣忽高忽低、忽快忽慢。这正如康定斯基所要表达的初衷:“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这样一幅抽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在音乐声中,很容易地被学生理解了。
三、美术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关联
每一种美术艺术都脱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那么历史知识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将要鉴赏的每一件独特的美术作品,反之,我们通过对这些包涵着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的深入了解,学生也能更形象化地记忆在历史课上所学的历史概念知识点。当然这需要教师不仅要对美术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知识比较了解,还需要去了解相应时间段学生在历史课上学习的知识内容,然后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在高一美术鉴赏课《礼仪与教化》中讲到青铜器对“定鼎”所具有的象征权利意义的时候,结合学生当时在历史课上刚刚学到的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知识点,从权利的“禅让制”讲到“世袭制”的家天下,统治者需要用各种具有狞厉之美的形象来震慑人们巩固其王权,可以从青铜器形的变化延伸到西周统治的“分封制”,分别讲到历史中的天子,及分封的诸侯、卿大夫、士大夫他们的权利等级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授课,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历史上这些复杂的关系,也很快将美术上这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造型牢记于心。讲到世界史的时候更能联系上我们的美术,当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油画作品之一《自由领导人民》的时候,这时刚好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就可以将内容展开讲。该油画又名“1830年7月27日”,从这里可以讲到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议会。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垒,为推翻这个复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奋战,最后占领了王宫,查理十世逃亡英国。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幅名作,也自然将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一次起义的诸多历史相关细节记在了心里。
四、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关联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成为了高中生必修的一门科目,也是高二会考的基本考试课程之一。而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多课程内容与美术有着非常紧密的结合,这样就成为了把信息技术内容融入美术教学的有利条件。我们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融合起来。
(一)美术课内容的准备与课件制作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已配备了完善的用来上信息课的机房与多媒体教室,只要我们善加利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前制作好的课件,把声音、画面、光效、动画,影视统统带入进去,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传授美术知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当然这只是一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我们还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个主题的美术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让学生借助网络,用一节课的时间根据主题制作他们自己的课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主动去学习和查找美术相关知识,更在实际使用中用到了平时信息课里学习的word、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增加了熟练度,一举两得。第二课时,再将学生带回美术教室,在多媒体上一边展示自己辛苦制作的课件,一边讲述自己掌握的美术知识,这样将课堂还于孩子,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二)学习美术设计软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从美术专业的角度来学习一些软件的使用,比如:photoshop、flash、frontpage、fireworks等等。这些软件有的是专门用来画画的,有的是修改图片的,有的是网页设计排版的,通过它们可以把美术课上学来的知识运用进去,体现课与课之间融合的完美过程。当然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基础,对教师的素养和学习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
五、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美国教育家艾纳斯曾说过:我们通过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掌握各科领域的知识。是的,除了以上学科内容与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我们平时很难在美术课上讲到的知识领域其实也能找到它和美术的关系。比如英语课,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外国美术教育文章,在美术课上给学生阅读,这里没有学习语言的压力,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阅读、一起查阅单词、理顺语句,一起在读完一段后做个小结,以小组的方式互相讨论,甚至可以搞一个小型辩论赛,在轻松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外国美术家们的思想理念和技法,又大大提高了英文阅读的水平。那些表面上与美术关联不大的理科,只要我们有心,也可以与美术联系起来。要知道很多美术家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达·芬奇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在讲到建筑美术的时候,帕特农神庙、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等世界优秀建筑结构里都包含了极其精确的数学构造,我们可以把学生在数学课里学到的很多函数及方程式概念融入进来,让他们算一算这里营造出美感的黄金分割比例究竟是如何得来的,诸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建筑奇迹又是如何利用物理的杠杆原理和摩擦力原理,把那些看似人力不可为的巨大石块堆砌起来的。又如,很多美术作品中不同材料所营造的不同效果,很多都是材料的化学特性所决定的。例如,青铜器呈现出的绿色,正是铜元素与空气接触氧化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美术这门集大成的综合类学科,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再加以利用,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关联法”教学一定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重视。这既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下美术学科不被重视的无奈之举,也是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巩固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的实用手段。
(吕晨麟,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210018)
责任编辑:宣丽华
一、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文学科的关联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最主要的课型之一。所谓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系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既然要进行分析与评价,必然要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个人对美术作品的看法。用语言与文字评论美术作品的过程,也是美术与文学融汇学习的过程。比如,美术的形式“语言要素”就是特指点、线、面、色彩、明暗、肌理、空间、体积等能够组成美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乍看和文学中的语言、词汇、语句等在外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其实在内在功能上却有着近乎一致的作用。其次,语文作为学习文学艺术的科目,它与美术艺术自然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比如,在《美术鉴赏》中,学习联想式鉴赏方法的时候,我们既可以正向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一幅中国写意画,然后书写一篇联想的散文,也可以让学生写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或散文片段,根据优美的语言文字把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锻炼了美术技法,也加强了语文课上学习的诗文的联想式记忆。中国绘画本身就是以诗、书、画、印四绝为美,因此,几乎每一幅中国画都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中国诗文之美。
二、美术课与音乐课的关联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美术需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而音乐会把学生的耳朵锻炼得更加伶俐。所以,若是在美术课中能够很自然地加入音乐的元素,往往会有更好的艺术渲染的效果。美术可以分为具象、意象、抽象美术,音乐可以分为古典、流行、民族、摇滚等。我们就可以在进行美术鉴赏的同时播放出相应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譬如,在鉴赏元代黄公望的中国古典山水画《富春山居图》的时候,播放中国传统丝竹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连绵宁静的山水画卷中;又如在欣赏《溪山行旅图》时,若是将古筝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那种山高水低的空灵之感油然而生;在品鉴康定斯基的《构图九,第626号》一画时,初看是一些纵横的线条和随意搭配的跳跃色彩,确实相对难以理解此画的含义,此时我播放了一段爵士乐,当那即兴跳动的节奏响起时,学生看到画面上散布的一些各色各样的小形体仿佛疯狂起舞起来:有圆形、棋盘方块形、窄长的矩形和变形虫式的图案,像是漫天飞舞的各色蝴蝶,也像在海底遨游的海马、飞鱼,更像是随风飘扬的花瓣忽高忽低、忽快忽慢。这正如康定斯基所要表达的初衷:“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画家是弹琴的手,弹某个琴键,引发心灵的震颤。”这样一幅抽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在音乐声中,很容易地被学生理解了。
三、美术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关联
每一种美术艺术都脱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那么历史知识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将要鉴赏的每一件独特的美术作品,反之,我们通过对这些包涵着不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美术作品的深入了解,学生也能更形象化地记忆在历史课上所学的历史概念知识点。当然这需要教师不仅要对美术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知识比较了解,还需要去了解相应时间段学生在历史课上学习的知识内容,然后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例如,在高一美术鉴赏课《礼仪与教化》中讲到青铜器对“定鼎”所具有的象征权利意义的时候,结合学生当时在历史课上刚刚学到的中国古代史中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知识点,从权利的“禅让制”讲到“世袭制”的家天下,统治者需要用各种具有狞厉之美的形象来震慑人们巩固其王权,可以从青铜器形的变化延伸到西周统治的“分封制”,分别讲到历史中的天子,及分封的诸侯、卿大夫、士大夫他们的权利等级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授课,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历史上这些复杂的关系,也很快将美术上这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造型牢记于心。讲到世界史的时候更能联系上我们的美术,当欣赏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油画作品之一《自由领导人民》的时候,这时刚好学生在历史课上学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就可以将内容展开讲。该油画又名“1830年7月27日”,从这里可以讲到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宣布解散议会。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垒,为推翻这个复辟的波旁王朝浴血奋战,最后占领了王宫,查理十世逃亡英国。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幅名作,也自然将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一次起义的诸多历史相关细节记在了心里。
四、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关联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课成为了高中生必修的一门科目,也是高二会考的基本考试课程之一。而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多课程内容与美术有着非常紧密的结合,这样就成为了把信息技术内容融入美术教学的有利条件。我们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融合起来。
(一)美术课内容的准备与课件制作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已配备了完善的用来上信息课的机房与多媒体教室,只要我们善加利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前制作好的课件,把声音、画面、光效、动画,影视统统带入进去,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传授美术知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当然这只是一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我们还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比如,我们可以将一个主题的美术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让学生借助网络,用一节课的时间根据主题制作他们自己的课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主动去学习和查找美术相关知识,更在实际使用中用到了平时信息课里学习的word、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增加了熟练度,一举两得。第二课时,再将学生带回美术教室,在多媒体上一边展示自己辛苦制作的课件,一边讲述自己掌握的美术知识,这样将课堂还于孩子,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二)学习美术设计软件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从美术专业的角度来学习一些软件的使用,比如:photoshop、flash、frontpage、fireworks等等。这些软件有的是专门用来画画的,有的是修改图片的,有的是网页设计排版的,通过它们可以把美术课上学来的知识运用进去,体现课与课之间融合的完美过程。当然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专业基础,对教师的素养和学习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
五、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美国教育家艾纳斯曾说过:我们通过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可以掌握各科领域的知识。是的,除了以上学科内容与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我们平时很难在美术课上讲到的知识领域其实也能找到它和美术的关系。比如英语课,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外国美术教育文章,在美术课上给学生阅读,这里没有学习语言的压力,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阅读、一起查阅单词、理顺语句,一起在读完一段后做个小结,以小组的方式互相讨论,甚至可以搞一个小型辩论赛,在轻松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外国美术家们的思想理念和技法,又大大提高了英文阅读的水平。那些表面上与美术关联不大的理科,只要我们有心,也可以与美术联系起来。要知道很多美术家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达·芬奇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在讲到建筑美术的时候,帕特农神庙、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等世界优秀建筑结构里都包含了极其精确的数学构造,我们可以把学生在数学课里学到的很多函数及方程式概念融入进来,让他们算一算这里营造出美感的黄金分割比例究竟是如何得来的,诸如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建筑奇迹又是如何利用物理的杠杆原理和摩擦力原理,把那些看似人力不可为的巨大石块堆砌起来的。又如,很多美术作品中不同材料所营造的不同效果,很多都是材料的化学特性所决定的。例如,青铜器呈现出的绿色,正是铜元素与空气接触氧化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美术这门集大成的综合类学科,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再加以利用,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种“关联法”教学一定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重视。这既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下美术学科不被重视的无奈之举,也是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巩固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的实用手段。
(吕晨麟,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210018)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