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你为一件小事与同学发生了口角,吵得面红耳赤,理在你一边,对方却不谅解,于是,你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也许由于同学的一时疏忽,在某个问题上错怪了你,让你受了委屈,别人的误解使你夜不能寐;也许有的同学无中生有,说了刺激你的话,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于是你钻进了牛角尖,处处想拿他一个“别腿马”。
当头顶乌云时,你是心胸开阔、容人容事如包罗江海乃至天地呢?还是气量狭窄、区区草芥之事如鲠刺在喉?这对你是一种考验,它检验着你的交友能力。在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时,很可能豁出去,和同学对着干。但这样做,在已经形成的感情裂缝中,又打进了不和的楔子,使不团结的局面越演越烈,加剧了隔阂和怨恨。你是否知道,当你“以牙还牙”,甚至拔拳相向时,后果更不堪设想……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宽以待人。
首先,要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
一般地说,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情绪容易恶化。但在不同人的身上,激起的情绪变化又不一样。同样是不顺心,有的人“拍案而起”,有的却视若常事,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的控制水平不同所致。你要提高自己“心理应激反应”的控制水平,就应在自己的愤怒情绪面前,有一种克制能力。心理学认为,人的愤怒情绪按其程度可分为九个梯级:1.不满;2.气恼;3.愠;4.怒;5.忿;6.激怒;7.大怒;8.暴怒;9.狂怒。在第1、第2个梯级时,人还不一定发脾气,但已经有点发脾气的苗头了。在第3、第4梯级时,脾气就有点发出来了,但还有点自制感,也能进行情绪转移。到第5、第6梯级时,自我克制能力已较差,具有某种主动进攻的色彩。待到第7梯级以上时,则是“怒发冲冠”,往往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在不顺心时,应尽可能把愤怒情绪抑制在最小的梯级,宽以待人,以防造成恶果。
其次,对别人的言行要进行分析
是恶意的捏造,还是善意的却又是弄错了的批评,或是无意的传播?是以讹传讹,或是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而误解你呢,还是吹毛求疵,故意刁难?对你的议论、非难里面有没有一点可取的东西?这都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人家并无坏心,那就不必斤斤计较。即使有人心地不良,也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非原则的小事要谦让,即使它曾为你造成了许多苦恼。如此才能与同学团结相处。
再次,要正确地对待贬损过自己的同学
要记住四个字:以德报怨。宋代的吕端是一个度量很大的宰相,他“宽厚多恕”,别人得罪了他,他从不介意。别人误会了他,把不相干的事加在他头上,还到宋太宗那里告他的状,他也不急于为自己辩解,只是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事实上,在贬损过你的同学中,怀有恶念的是极少数,大多是因为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如果你能在这方面觉悟高一些,姿态高一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这些同学一旦醒悟,就会从内心感激你。
以上宽以待人的三点中,控制愤怒情绪是重要一环。这里再介绍一点“心理疗法”。愤怒的情绪初起时,积极的心理疗法是:1.宣泄。为了不使愤怒进一步加剧,可理智地找个通情达理的人尽情倾诉一番自己的委屈,求得他们的开导和安慰。2.转移。遇到让你生气的事时,要尽快脱离引起生气的人和事,去散步,去劳动等等。3.沉思。苦恼事出有因,遇到引起生气的事,冷静地思考一下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心放宽一些,怒气也就自消。4.让步。一些烦恼的事暂时无法解决,发怒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增添新的麻烦,就应采取让步的办法。理智的让步,使自己在心理上获得解脱,还会引起别人对你的谅解和同情。5.忘却。发生让人生气的事,要尽快忘记它,以免老是折磨自己。可采取充实生活内容、致力学习等方法,让脑子来不及去想它,逐渐达到遗忘的目的。6.升华。遇到生气的事,要善于支配自己的感情,化“气”为“劲”,努力做出一番成绩来,让事实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谓“止谤莫如自修”,就是这个意思。
智人常说: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别人,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让路。希望大家都能以“宽以待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当头顶乌云时,你是心胸开阔、容人容事如包罗江海乃至天地呢?还是气量狭窄、区区草芥之事如鲠刺在喉?这对你是一种考验,它检验着你的交友能力。在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时,很可能豁出去,和同学对着干。但这样做,在已经形成的感情裂缝中,又打进了不和的楔子,使不团结的局面越演越烈,加剧了隔阂和怨恨。你是否知道,当你“以牙还牙”,甚至拔拳相向时,后果更不堪设想……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宽以待人。
首先,要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
一般地说,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情绪容易恶化。但在不同人的身上,激起的情绪变化又不一样。同样是不顺心,有的人“拍案而起”,有的却视若常事,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的控制水平不同所致。你要提高自己“心理应激反应”的控制水平,就应在自己的愤怒情绪面前,有一种克制能力。心理学认为,人的愤怒情绪按其程度可分为九个梯级:1.不满;2.气恼;3.愠;4.怒;5.忿;6.激怒;7.大怒;8.暴怒;9.狂怒。在第1、第2个梯级时,人还不一定发脾气,但已经有点发脾气的苗头了。在第3、第4梯级时,脾气就有点发出来了,但还有点自制感,也能进行情绪转移。到第5、第6梯级时,自我克制能力已较差,具有某种主动进攻的色彩。待到第7梯级以上时,则是“怒发冲冠”,往往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在不顺心时,应尽可能把愤怒情绪抑制在最小的梯级,宽以待人,以防造成恶果。
其次,对别人的言行要进行分析
是恶意的捏造,还是善意的却又是弄错了的批评,或是无意的传播?是以讹传讹,或是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而误解你呢,还是吹毛求疵,故意刁难?对你的议论、非难里面有没有一点可取的东西?这都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人家并无坏心,那就不必斤斤计较。即使有人心地不良,也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非原则的小事要谦让,即使它曾为你造成了许多苦恼。如此才能与同学团结相处。
再次,要正确地对待贬损过自己的同学
要记住四个字:以德报怨。宋代的吕端是一个度量很大的宰相,他“宽厚多恕”,别人得罪了他,他从不介意。别人误会了他,把不相干的事加在他头上,还到宋太宗那里告他的状,他也不急于为自己辩解,只是说:“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事实上,在贬损过你的同学中,怀有恶念的是极少数,大多是因为道德认识水平不高。如果你能在这方面觉悟高一些,姿态高一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这些同学一旦醒悟,就会从内心感激你。
以上宽以待人的三点中,控制愤怒情绪是重要一环。这里再介绍一点“心理疗法”。愤怒的情绪初起时,积极的心理疗法是:1.宣泄。为了不使愤怒进一步加剧,可理智地找个通情达理的人尽情倾诉一番自己的委屈,求得他们的开导和安慰。2.转移。遇到让你生气的事时,要尽快脱离引起生气的人和事,去散步,去劳动等等。3.沉思。苦恼事出有因,遇到引起生气的事,冷静地思考一下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心放宽一些,怒气也就自消。4.让步。一些烦恼的事暂时无法解决,发怒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增添新的麻烦,就应采取让步的办法。理智的让步,使自己在心理上获得解脱,还会引起别人对你的谅解和同情。5.忘却。发生让人生气的事,要尽快忘记它,以免老是折磨自己。可采取充实生活内容、致力学习等方法,让脑子来不及去想它,逐渐达到遗忘的目的。6.升华。遇到生气的事,要善于支配自己的感情,化“气”为“劲”,努力做出一番成绩来,让事实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谓“止谤莫如自修”,就是这个意思。
智人常说: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别人,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让路。希望大家都能以“宽以待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