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创下的抗日“首次”战绩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是广东省列入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两处抗战史纪念地之一。每当市民经过这里时,都可以想起一段14年前抗战初期抗敌御侮的历史壮举。
  1932年1月28日,官兵绝大多数是广东人的十九路军打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持续了近40天,给予侵华日军沉重打击,迫使敌人前后三次更换主帅,谱写了局部抗战里的一曲大义凛然的壮歌。
  近年被历史学界发现的最新史料显示,十九路军当年先后创出了抗战史上三个分别涉及海陆空的“首次”重要战绩。由于史料散失,这些“首次”战绩此前几乎不为人知。本文依据最新发现的稀见中日史料进行互证,从不同角度首次完整复现这三次光辉战例。

海:首次重创日本军舰


  1894年至1895年初的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及部分守卫炮台的陆军与入侵的日本海军展开了多轮激战。战争最后虽然失利,但予日本军舰以打击,击毙了数以百计的日本海军官兵,成为抗击侵略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甲午战争后的37年里,日本海军军舰横行于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一直未受到有效打击。甲午战争后首次重创日军军舰,其实就发生于十九路军打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这也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首次火力打击日军军舰。
  淞沪抗战打响后,扼守黄浦江入海口吴淞口的吴淞炮台成为阻击日本海军军舰进犯的第一道防线。开战初期,日军在陆地上进攻受挫后,计划出动军舰攻击吴淞炮台。2月1日下午,十九路军78师第156旅旅长翁照垣正在部署闸北防务,突然接到师长区寿年通报“据报敌军拟在吴淞登陆,有攻击我要塞企图”。区寿年同时下令翁照垣“率第5团开赴吴淞增防,并死守之”。
  当天,旅长翁照垣还发出《告全线官兵书》,提出多个口号:“军民团结一致!反抗日本侵略!誓死为国家求独立!誓死为民族求生存……”翁照垣和麾下官兵也是带着如此激愤的心理奔赴吴淞炮台的。
  1892年,翁照垣生于广东惠来县,是抗战中的广东籍名将。正是通过他的直接指挥,日本军舰2月初进攻吴淞炮台时受到了重创。2月4日上午6时,翁照垣通报部队:“据报敌艇在吴淞登陆,有攻我要塞企图。”他同时向部队下令:“本旅(欠第6团)以掩护我军左翼之目的,决在吴淞死守,敌如来攻,即以全力扑灭之。”部队立即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抗击日本军舰。上午10时许,日本海军第30驱逐队的驱逐舰从附近海面驶向吴淞口,随后,沿岸中国军队的枪炮一起射击,阻止日本军舰登陆。
  翁照垣多年后回忆2月4日上午战况时称:
  上午十一时左右,敌舰十三艘和商船一艘,在黄浦江口内外往来移动,似有向我进攻和乘隙登陆之势。战端既开,我即命炮台向敌舰瞄准射击。我方发了几炮后,敌舰一部分退出口外,一部分驰进口内,在占领适当海面之后,一齐向我炮台还炮。一时炮声大作,愈战愈密。我第四团迫击炮连也发炮助战,我沿汀一带守兵,也以机枪向敌舰射击,敌舰也用机枪还击。这次炮战之剧烈,是前所未见的。
年轻时的翁照垣

  日本海军当天出动的军舰包括一艘驱逐舰“睦月”号。该舰是1925年7月23日才从佐世保造船厂下水的新型驱逐舰,吨位达1300多吨,拥有120毫米口径舰炮4门,是日本海军计划侵入中国长江的“利器”,然而该舰首次投入侵略战争即受到迎头痛击。
  “睦月”舰与中国军队进行炮战后,舰身竟留下了大小弹痕147处。激战中,舰长高次贯一受了伤,水兵岛田武义头部、胸部和肩部分别被三发机关枪子弹击中而阵亡。可以看出,十九路军官兵不惧炮击,于吴淞岸边近距离用机关枪扫射日本军舰的大无畏精神。日本海军内部记录承认“睦月”号受重创。这实际上是甲午战争后侵入中国的日本军舰首次受到如此打击,也是抗战时期首个重创日本军舰的战果。这次海防战斗不仅续写了抗击日本军舰的历史,同时又首开了抗战里打击日本军舰的记录,是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辉煌战例并不是“一·二八”淞沪抗战里打击日本军舰的唯一战例。不久后,又一员广东籍抗日名将、十九路军78师副师长谭启秀(广东罗定人),奉令担任吴淞要塞代理司令,与翁照垣一起指挥炮台守备作战。在谭启秀和翁照垣指挥下,淞沪抗战期间,日本军舰随后又多次在冲击吴淞口时被重创。
  日本海军内部隐讳失败的含糊记录里,仍不得不承认,在2月随后的战斗里,日本海军巡洋舰“夕张”号,驱逐舰“弥生”号、“如月”号以及运兵船“金陵丸”号等都曾被击中,且有水兵被击毙。其中2月20日,吴淞炮台射出的一发炮弹击中“如月”号的前舰桥悬挂的电线后于甲板上突然炸裂,弹片溅落到甲板上,舰长井原美岐雄和多名官兵被击中受伤(其中水兵坂本梅男伤重不治身亡)。井原美岐雄成为继高次贯一后,第二个在淞沪抗战里被击伤的日军舰长。
  战至3月3日,上海各民众团体派出代表至吴淞,会见谭启秀和翁照垣。他们代表上海全市民众,要求两位将军率部转移后方。因为当时第156旅部队孤军坚抗,众寡悬殊,弹药接济断绝。代表们提出不如转移阵地,保留军力再图抗击。经再三恳求,谭启秀和翁照垣才陆续撤退,部署撤退同时,炮台仍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当天,日本海军运兵船“金陵丸”号企图输送海军陆战队登陆吴淞炮台时,受到猛烈轰击,一发炮弹击中“金陵丸”号右侧船舷上部,舱内蒸汽管损坏,多名水兵死伤。
  对照日方统计,这是中国军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里最后消灭的日本海军士兵。在吴淞炮台即将沦陷前,炮火的怒吼仍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代价。陆:首次摧毁日军坦克坦克(日军称为战车)是侵华日军肆无忌惮横行于中国领土上时“打头阵”的主要武器之一。1925年,日本陆军组建了第一战车队和第二战车队,首创日本装甲兵建制部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創建仅6年的日本装甲兵成为侵华的“急先锋”,被陆续投入战场。
1925年7月23日于日本佐世保造船厂下水时的“睦月”号

  九一八事变后3个月,日本即组建了第一支侵华坦克部队“临时派遣第一战车队”(百武俊吉中尉任队长,于是日军资料里将其称为“百武战车队”),配备6辆坦克,成建制投入了中国东北战场。因为当时东北军仍奉行“不抵抗主义”,而坚持抵抗的抗日义勇军罕有反坦克武器,故而日军记录里该部队在中国东北未曾有一辆坦克被击毁。
  “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后不久,日军面对进攻多次受挫的局面,又组建了第二支坦克部队。1932年2月5日,日本陆军从首批装甲兵建制部队之一的第一战车队里抽调人员,编成独立战车第二中队。该中队配备日本最新式的“八九”式坦克5辆,以及从法国进口的“雷诺NC”式坦克10辆。
  日本“八九”式坦克于1929年研制成功,当年是日本纪元的2589年,于是该坦克被定名为“八九”式。1931年时其实该坦克刚刚被成批生产,“新鲜出炉”即投入中国战场。
  1932年2月10日,独立战车第二中队从日本本土出发,连车带人一起乘船过海,前往中国上海。因为该队中队长是重见伊三雄大尉,于是日军内部资料记录为“重见战车队”。
  2月14日晚上22时,日军独立战车第二中队搭乘的船只穿越了茫茫东海,抵达上海附近海面。但船只随即受到了吴淞炮台炮火的拦截。拖了两天后,2月16日才成功登陆上海土地,并部署到主攻方向上的上海江湾镇附近。
  2月20日,日军坦克部队首次在上海参加战斗,作为日军步兵的先导向江湾镇发动了攻击。
  江湾镇当时位于上海城区以北。光绪二年(1876年),淞沪铁路从上海市区筑至江湾镇,使这里渐渐成为繁华之地。淞沪抗战期间,江湾镇成为了一处主要战场。日军投入坦克进攻时,驻守江湾镇的是十九路军第61师第121旅。
  当天,第121旅的战斗记录里,2月20日上午七时十分,日军大部队开始从跑马厅向该旅第1团第1营发起进攻。跑马厅是江湾镇里著名的赛马场地。宣统元年(1909年),商人从江湾镇东购地1200多亩,计划兴建跑马场地,称为“跑马厅”。两年后竣工即成为上海一处颇有名气的赛马场地。1917年、1924年此处两次扩建,拥有看台和办公大楼。这处恢弘的建筑见证了1932年2月20日上午8时许,十九路军与日军坦克部队于江湾镇跑马厅附近展开的激战。第121旅的战斗记录称:
  敌炮多门,同向我阵地猛烈发射,掩护敌坦克车前进南端有四辆,用机关枪及小炮向我射击……其在跑马厅南端者,进抵我一营阵地前,被我地雷轰退。
  依据上述记录,侵略者投入新武器后,其实并未改变战局。日军坦克部队投入上海战场用于进攻的首日,就受到十九路军的迎头痛击。十九路军虽乏可用于反坦克作战的平射炮,但官兵仍勇敢地用步枪、机枪朝着坦克射击。从日军当时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进攻江湾镇的坦克装甲上满布弹孔。
  平射炮匮乏的情况下,十九路军使用地雷阻击日军坦克。20日当天中国军队发出的捷报里,首次出现了用地雷成功打击日军坦克的记录。例如,次日(2月21日)上海《大公报》里就登出了20日下午收到的一条捷报:
  【上海二十日下午六时发专电】……晨十时左右,敌以坦克车十余辆,前后随步兵千余,向我闸北阵地进攻;我军初伏战壕内不动声色,俟敌将近,放地雷,炸毁坦克二,余敌溃退。“俟敌将近,放地雷”说明战斗采取引发地雷的形式,那到底是如何引发的呢?当时身处上海的报人邹韬奋,后来在《生活》周刊上不仅详细叙述了当天战况,也记录了十九路军官兵如何引发地雷:
  敌军仍用坦克军猛烈进冲,我军乃抛掷手榴弹,同时敌方飞机亦在空助战,大炮密发,我军在弹雨之下,奋勇迎击,待坦克车冲入火线时,我军即以手榴弹引发地雷,又炸毁敌坦克车二辆,敌兵死伤枕藉,余亦纷向原路奔逃。
  对照日方记录,此次受创的是“雷诺NC”坦克,损毁细节是:两辆坦克是2月20日上午于“江湾竞马场”(即跑马厅)南面一处壕沟附近,被中国守军事先埋设的地雷击伤。不过日方记录称损毁的坦克随后又被修好,最后逃出了中国军队的火力网。对照日方有关记载,中国军队2月20日虽未能彻底摧毁日军坦克,不过仅一天后,2月21日夜间,抗战史上首次完全击毁日军坦克的战绩就诞生了。2月21日白天,日军坦克部队配合步兵攻入江湾镇的企图又被粉碎。徒劳无功进攻大半个白天后,下午4时许,日军队长重见伊三雄大尉下令撤退。各坦克随后陆续返回附近的一个停车场,补充燃油及弹药,并进行车辆维护。两个多小时后,中国军队以150毫米迫击炮攻击了停车场。此次突如其来的火炮袭击让日军坦克部队猝不及防,未能进行任何还击。
江湾跑马厅里密布弹孔的日军坦克

  炮击中,中国军队有一发迫击炮弹呼啸落入了停车场里,击中了一辆哈雷摩托车。而这辆摩托车当时停放在坦克车库旁边。摩托车被击毁后,油箱起火燃烧,顺着流淌的燃油波及了坦克车库,车库里两辆“八九”式坦克被引燃,引燃的坦克随后又引爆了车内弹药。暗夜火光里,停车场内阵阵巨响,两辆“八九”式坦克完全被毁。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首次摧毁日军坦克的战绩就此诞生。
  因为侵华日军隐讳失败,十九路军摧毁日军坦克的这一战果长期未被国内了解,直到近年披露有关资料后才被发现。

空:首次击落日军舰载机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没有独立的空军,空军部队分设为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日军航空兵飞机常被“吹嘘”成最有威力的武器之一。尤其是海军航空兵,凭借日本拥有的多艘航空母舰,可以迅速越过海面把飞机送到中国沿海城市进行肆无忌惮的无差别轰炸。而這样从天而降的空中“恶魔”,是十九路军对其进行了首次打击。   抗战里首次击落日本海军航母上的舰载机的战例,正是发生于“一·二八”淞沪抗战之中。这次打击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兵自成立以来首次在战斗中有飞机被击落。
  一战结束后,日本于1922年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而不是改装的航母“凤翔”号。这艘小型航母可以搭载20余架飞机。
  同时,日本海军继续努力将大型舰船改建成航母。其中,1921年11月17日在川崎造船厂下水的战列舰“加贺”号,又于1924年9月20日在横须贺造船厂进行改装。1929年“加贺”号被改装成大型航母,可搭载飞机60架。
  淞沪抗战打响后不久,日本海军“加贺”号大型航母和“凤翔”号小型航母现身上海附近海面。这是日本海军历史上首次将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投入到战争中,此前仅有水上飞机母舰投入过实战。
  1月31日,日本海军航空兵从“加贺”号和“凤翔”号两艘航母上起飞了舰载飞机17架,飞临上海市区上空进行恫吓和侦察。当天中国军队记录“至午前9时许,敌飞机约17架,翔空示威侦察”。当天,英、美两国驻沪总领事约请中、日双方代表进行“谈判”。中方代表为上海市长吴铁城、十九路军78师师长区寿年;日方代表为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日本舰载飞机飞临上海上空示威,使日酋盐泽幸一内心充满骄横和自大。他公然威胁中方代表说:“日本的飛机三小时内可以消灭中国的军队。”
  仅仅4天后,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就受到了十九路军的沉重打击。2月5日上午9时27分,日本海军航空兵藤井齐大尉操纵编号为2-350号的“十三”式舰载攻击机从“加贺”号航母上起飞。机上搭载的侦察员是海军大尉矢部让五郎,电信员芹川良一。该机作为一小队“十三”式舰载攻击机的一号机,率领机群对上海进行侦察和空袭。
  上午10时45分,2-350号舰载攻击机率领的机群飞抵上海市区上空,随后又向位于吴淞地区江北岸的郊区真如镇方向飞去。10时50分,该机率领一小队日军舰载机飞临真如镇上空,开始寻找中国军队的营房和铁道线进行轰炸。
  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当时就位于真如镇。日军出动舰载机对此地进行突袭,妄图一举摧毁十九路军的指挥中枢。加上当时真如的铁路车站又是沪宁铁道线的重要车站之一,日军也妄图切断中国军队的铁路运输。
  十九路军当时的武器十分落后,防空武器更是匮乏。但是,当空袭来临时,真如镇以及周边区域立即枪炮齐鸣,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无畏地冒着日军轰炸而进行对空射击,以落后武器进行了有力的抗击。
  上午10时53分,日军机群发现了真如镇北方500米处有十九路军的营房。10时57分,当日军2-350号舰载攻击机向左盘旋进行轰炸时,十九路军从地面射出的一发子弹击中了飞机机舱,飞机操纵员藤井齐被瞬间击毙,失去控制的攻击机随即拖着黑烟坠向地面。机上侦察员矢部让五郎、电信员芹川良一随之阵亡。
  十九路军当天的作战记录里,随后增添了这一次防空作战的叙述:
  今日午前十一时许,当闸北激战之际,敌飞机十余架飞至真如车站及我十九路军总指挥部上空投掷炸弹,我中央小炮连在车站被炸死伤二十三人,但敌机亦被我击落一架,死海空军大尉矢部让五郎等三人。
  十九路军一举击落日军舰载飞机后,从飞机残骸里找到了矢部让五郎等三人尸身。十九路军官兵表现出了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三人予以安葬。日军其后也记录了三人阵亡后被中国军队“郑重埋葬”的细节。
  被十九路军一举击落的2-350号舰载攻击机,不仅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击落的第一架日军舰载机,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兵自建立以来首架被击落的军用飞机。随飞机一起被消灭的藤井齐、矢部让五郎和芹川良一也成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成军后,第一批作战阵亡的航空人员。后来,藤井齐和矢部让五郎被追晋一级军衔,成为了海军少佐(相当于少校)。一次防空战斗里击毙两个日军佐官,在抗战第一年的防空作战中仅此一例。这无疑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战绩。
其他文献
【正】 一《红楼梦》问世后,出现了不少评论《红楼梦》的专著。其中有一种名为《红楼梦说梦》的,成书的年代比较早。刘铨福在同治二年(1863)甲戌本跋中说过:“《红楼梦》纷纷
【正】 一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积古以来,就存在着“乡谈岂但分南北,每郡乡邻便不同”的问题;随着人们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活动,日益广泛而频繁,为了“宦游服贾,不至语言不习,
目的探讨缺血启动脑白质损伤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SVZ)和白质途径对损伤白质的内源性自我修复功能。方法建立5日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新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VL组和Sham组,光镜
目的:构建卡介苗(BCG)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基因转染表达HL-60细胞表面,研究其抗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HSP70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Displa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别。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临床护士共772名,采用工作价
一晃,春节就过去了。4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今年到哪玩?”我有些无奈地摇摇头:“当‘孙经理’,带娃。”我嘛,带的是外孙。大的外孙4岁多,在上幼儿园小班,幼儿园放寒假了
如何使用Windows Media Center中的Internet TV功能收看电视节目?  Internet TV(互联网视频)是微软在Windows 7“Windows Media Center”中推出的一个组件,具有“Windows Media Center”的Windows 7家庭高级版、专业版、企业版、旗舰版均可通过网络随时在电脑上观看新浪、搜狐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版权的海量视频节目。 
晚清时期,左宗棠与曾国藩齐名,同为胡适所说的那种“箭垛似的人物”,褒也好,贬也罢,均属众矢之的。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性格内敛,城府幽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好张扬,率性豪迈,倜傥不羁,他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敢于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和天然本色,处处不同凡响。这两人的性情一冷一热,一卑一亢。一个喜欢慢工出细活,一个喜欢快刀斩乱麻。一个“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
如何取消Windows7自动安装硬件设备驱动的功能?Windows7系统自带了不少硬件设备驱动且支持在线驱动搜索安装,不过其自带驱动版本往往过于陈旧,安装后不容易发挥硬件性能且有可能
为了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我科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对每位护士发放自制笔记本,记录护理任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