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应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而教学中依然存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问题。本文试从课标入手,从文言语法、文言字词、“文”“言”统一三个方面探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
  “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不仅记录着“华夏”这一民族的存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格的载体。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如课上无法很好理解文本思想内涵、认为文言文枯燥无趣,课下对文言文注释死记硬背,产生畏难心理等。高中时期文言文学习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造成的。
  初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高中阶段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能够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更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强调学习作品的文化价值等。
  针对初高中的差异,教师应有意识地缩短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上的差距,制定有效的衔接教学策略,让学生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使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得以系统化。
  一、重视语法知识的补充
  高中教师反映,在课堂上教授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语法知识,学生茫然无所知。这是由于初中阶段文言文重视理解“基本内容”,中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几乎不涉及,本着“考什么教什么”原则的一线教师就在课堂上淡化甚至回避了基础语法知识的教学,这就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形成了语法断层。
  在当前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已开辟了语法知识的专题补充,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语法知识的梳理。可在学生零散的语法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将相关知识贯通起来。例如,在九下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意动用法,教师可引導学生列举所学例句,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醉翁亭记》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中“异”“乐”(第一个乐字)与“美”皆为意动用法,结合例句说明意动用法——“谓语动词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用作意动的词可以翻译为“以……为……”“认为……是……”这样将语法前后贯通,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归纳,将语法知识逐渐“立体”起来。
  二、依原则处理文言文的字词
  文言有一套自己的词汇系统,大多数字词与现代汉语相比,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一线教师对“字词”的释义往往过于生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字词的含义,导致“费时多,成效小”,学生容易思维僵化,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到了高中则会更加明显。
  在处理文言文字词方面,王荣生、童志斌教授提出了“放过”和“突出”的原则。认为无需以“字字落实”的方式来串讲文言文字词,在学生理解不发生困难的、古今意义一致的、生僻的教科书已经做了浅易注释的文言字词,不需要特别处理,课堂上可以“放过”。而对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则应予以“突出”。“突出”并不是机械地记忆字义,而是教师做简单交代,在“突出”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一些词汇方面的知识,勾画这个词的词义发展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文”“言”统一,关注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分离是初中阶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凌空蹈虚地阐释文旨,这限制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思考能力,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也无法达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
  文化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文学的奥秘要通过文字来体现。文言文阅读的要点,即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带领学生品析文本的语言细节,探寻文化意味;是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充分领会。如《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中的“即”是马上的意思,为什么要“马上”?太守听了以后急切地派人前往,说明了这个世外桃源的吸引力。另一句“闻之欣然规往”中的“规”字,注释为“打算、计划”,这里体现了刘子骥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寻向所志,为什么还是“未果”?这里可见作者在暗示桃花源是理想中的,作者的意图便可通过对字词的细细品味得以理解。文章也由此变得生动、有意味。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名篇。学生学习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传承与反思古文中所言之志、所载之道。正如朱自清所说:“中等当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
  在一线教学中,教师不可将文言字词量化为简单的实词、虚词积累,应兼有文化内涵,通过字词品味所言之志、所悟之道,挖掘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促进“文”“言”统一,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以上是笔者在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上做的策略研究,所有教学研究终究要运用于教学实践,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3]黄厚江.文言文该怎么教[J].语文学习,2006(05)
  [4]童志斌,陈文玲.“字本位”:文言文教学文化解读的有效途径[J].中学语文
  [5]李欣荣.扭转文言文碎片化教学观现状的策略[J].语文知识,2016(04)
其他文献
现在的检验人员既能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得到真实和可靠的检验结果,又要有为临床提供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和恰当的解释,及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得出的检验结果。
以牦牛乳曲拉酪蛋白为原料,利用安全、高效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其进行交联修饰,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实验对交联条件进行了优化。响应面优化最终确定的交
认知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进行专业课学习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精心组织认知实习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专业兴趣、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实现人才培养目
1917年,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取硕士学位后,谢绝杜威、孟禄等教授提议申报博士学位的建议,怀着“要使全中国人民接受教育”的宏愿,返回祖国,把普及教育作为兴国大计,救国大
摘要:介绍了TSV技术及其优势,针对TSV中通孔的形成,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干法刻蚀、湿法刻蚀、激光钻孔和光辅助电化学刻蚀法( PAECE) 等四种TSV通孔的加工方法,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TSV 干法刻蚀 湿法刻蚀 激光钻孔 光辅助电化学刻蚀  0 引言  TSV (through silicon via)技术是穿透硅通孔技术的缩写,一般简称
目前,各种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此术式对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我院自1996年以来添置了腹腔镜、关节镜、椎间盘镜、宫腔镜成套设备并开展了各项新技术新业务。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从加强管理入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配合程序、腔镜设备的操作与器械使用和维护保管,从而保证腔镜类手术的顺利进行。
【摘要】疾控文化是增强疾控机构竞争力,使疾控机构持续发展的源泉。疾控文化建设既包涵物质形态的东西,也包含非物质形态的东西。本文从疾控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途径角度,对疾控文化建设提出树立新型服务模式、培育职工群体价值和行为、塑造人性化管理环境等,进一步拓展疾控文化建设的空间。  【关键词】市级疾控机构疾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
对不同贮存温度下原料羊乳中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原料羊乳在3℃下贮存36h,乳样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变化不显著(p〉0.05),嗜冷
在牛肉糜中加入0、4、6、8mmol/L的琥珀酸,研究其对牛肉糜pH、颜色、Mb和MetMb含量、TBARS的影响,以揭示琥珀酸一琥珀酸脱氢酶体系在MetMb还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琥珀酸添加对牛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9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其中穿刺孔出血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