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计到 2015 年,高新区软件新城将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出口 8 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 20 家,过万人企业5-8家,千人企业超过 20 家,从业人员 20 万人……
8月8日,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总体规划评审会在高新区管委会召开。
会议由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权永生主持,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周干峙院士,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城市与区域战略策划专家,王志纲工作室北京公司总经理任国刚,以及陕西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等省级相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并特邀专家张锦秋院士,对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进行了评审,最终一致通过评审。
省市联动打造世界知名软件信息服务基地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是陕西省、西安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对西安高新区打造世界知名软件信息服务基地意义重大。
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西安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高新区实现软件信息服务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35.2%;完成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44%。企业总数达到950家,其中过千人规模达到9家,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9万人。
“中兴、华为、宇龙、龙旗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通讯企业在西安的布局和发展,使西安成为国内继深圳之后,智能终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又一重要基地。”评审会上,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谈到高新区软件产业时说到,“经过高新区的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在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领域的领军企业也在西安逐步发展壮大。”
7月18日,投资总额达6亿元的中软国际万人基地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该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促进软件新城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形成聚集效应,提升西安软件产业的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全球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卫星导航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基于西安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西安。正如评审会后,专家组给出的评价:
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国内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区、支撑创新业态发展的示范区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基地,符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是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是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重点板块,将对西安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强强联手 “智”造7平方公里软件新城
作为高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软件与服务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而打造世界知名的软件信息服务基地,也是西安高新区一直以来的战略核心。
初步统计,目前高新区已聚集了980余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其中包括英特尔、富士通、NEC、神州数码、中软国际等全球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最重要的是,在今年四月份的西洽会上,高新区与“智慧地球”新模式的倡导者、国际商业巨擘IBM签约,双方携手“智”造7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中国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架构的智慧城市的应用示范区将在高新区诞生。
“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是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点板块,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基地的核心载体。”评审会上,对于软件新城的战略意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如是说到,“IBM在西安高新区的‘扩容、升级’,表明作为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的高新区显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与承接能力,而软件新城的建设,我们势必要将其打造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班加罗尔’”。据了解,IBM将在西安高新区设立“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开发中心”,5年内投入4500万美元,以推動在西安高新区的软件研发业务和经营规模的发展。
在评审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战略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新城、创新服务业新城和智慧新城”的软件新城,要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发展云计算研发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力争构成西安乃至陕西的高端智慧产业。
再铸辉煌 “十二五”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
评审会上,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专家组给出了相同意见。他们也一致认为,高新区软件新城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产业定位合理、发展目标科学,重点发展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导航应用服务等战略性新产业,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和相关产业政策,同时也符合西安高新的实际和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需要。
“软件新城的建设将极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西安软件新城管理办负责人朱立明说到,“软件新城的实施对高新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以及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实现总收入289.1亿元,同比增长35%。 “预计到 2015 年,软件新城将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出口 8 亿美元,税收 50 亿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 20 家,过万人企业5-8家,千人企业超过 20 家,从业人员 20 万人。”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红专说,“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其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要举措,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城、创新服务业新城和智慧新城。”
在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过程中,软件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体现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思路,集中力量,重点发展软件研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集成应用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导航应用服务、服务外包、数据中心、研发设计、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软件产业新城。
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高新区软件新城
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位于高新区的西南部,规划用地面积701.03公顷,总建筑面积 1400多万平方米。其中,软件新城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西起经二十三路,东至西三环,北以科技四路为界,南至科技七路,总用地面积为140.80公顷,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
预计到 2015 年,软件新城将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出口 8 亿美元,税收50亿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 20 家,千人企业超过 20 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新城。
高新区软件新城的建设通过与IBM合作的形式,融入智慧城市的概念,即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新的城市运行模式的愿景,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即,凡是进入软件新城的人、汽车、公文包,新城内部的水系、树木、甚至一只小鸟都会接受物联网的监测与管理,享受物联网的指导与服务。
高新区与“智慧地球”新模式的倡导者、国际商业巨擘IBM的携手,使得软件新城也是中国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架构的智慧城市的应用示范区,而“互联网+物联网”模式的应用,在为软件新城提供可靠的虚拟网络的同时还提供快捷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也使得软件新城产业与空间功能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成功迈入国际一流软件产业服务基地平台。
总体思路
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发展研发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端软件;引进和培育行业内的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集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壮大软件企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局面;着力做好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落户工作,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推进和树立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增强软件新城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及全球影响力。同时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
发展目标
集中力量发展研发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端软件;引进和培育行业内的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实现万人以上规模的企业5-8家,千人规模企业超过20 家;建立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竞争企业的和谐共生,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壮大软件企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局面;着力做好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落户工作,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20 家,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推进和树立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增强软件新城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及全球影响力。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
战略定位
1.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城
从主导产业角度看,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云计算研发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研发应用、数据中心、位置服务、信息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新城。
2.创新服务业新城
从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角度看,要大力发展高端研发中心,创新研发中心、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创新服务业新城。
3.智慧新城
从城市配套及建设理念上看,按照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以人为本理念,提供功能齐全、多样性的综合配套设施;应用智慧城市、节能环保新技术,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智慧新城。
功能定位
配套完善的产业新城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业、企业总部等构成的高端智慧产业。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以人为本,建有大型商业中心、特色高端餐饮街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为新城工作和生活的人员提供功能完善和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专门规划的集中商业区外,产业空间和总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布局便利店、员工餐厅、快餐、酒吧和咖啡厅、运动健身场所、休闲娱乐场所以及酒店等各种商务和生活配套,使新城成为融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配套齐全的时尚新城。
规划布局 一心双轴八区多点布局 协调发展
一心
位于规划区的中心位置,东接经二十四路,西邻经二十五路,南部为软件新城的主要交通干道科技六路,以环形道路围合出的中央公园是整个软件新城的景观和功能核心。
双轴
1)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位于科技五路和科技六路之间,两侧为一高层为主的总部和研发片区,以水系统和绿地公园串联而成,东起西三环,经过入口旱喷广场、软件文化公园、雕塑公园、中央公园、创意公园、运动公园到达绕城高速绿化带。轴线两侧建筑由东向西高度逐渐增高,形成起伏式的天际轮廓线。
2)南北向产业景观轴——南北向产业景观轴位于经二十四路与经二十五路之间,与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交汇于软件新城中央公园,轴线两侧为总部及辅助性产业区,轴线南部与沣惠渠交汇,并在此处结合景观广场设置一取水点为中心公园补充水源。
八区
规划将软件新城氛围八大功能区:分别为总部商务区、软件开发区、中央景观中心商业区、教育培训基地、生态居住社区、动迁安置区和公寓型居住社区。
其中,总部商务区沿中心十字形产业景观轴两侧布局,中央景观区位于十字形产业景观轴交叉点处,中心商业区位于中央景观区的东南侧东西向产业景观轴南侧为软件研发区,沿科技五路分别为动迁安置区、公寓型居住社区和教育培训基地。
多点
在软件新城的各个功能区内,除中心商业区外,根据产业区和居住區的不同性质,规划以不同的点状的片区中心,用以带动软件新城的整体协调发展。在产业区内,规划200米服务半径的公共服务设施节点;在居住区内,设置多个社区级中心及沿街商业。
(西安晚报)
8月8日, 作为陕西省、西安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总体规划评审会在高新区管委会召开。
会议由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权永生主持,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家、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周干峙院士,工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城市与区域战略策划专家,王志纲工作室北京公司总经理任国刚,以及陕西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等省级相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并特邀专家张锦秋院士,对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进行了评审,最终一致通过评审。
省市联动打造世界知名软件信息服务基地
据了解,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是陕西省、西安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对西安高新区打造世界知名软件信息服务基地意义重大。
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西安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高新区实现软件信息服务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35.2%;完成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44%。企业总数达到950家,其中过千人规模达到9家,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9万人。
“中兴、华为、宇龙、龙旗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通讯企业在西安的布局和发展,使西安成为国内继深圳之后,智能终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又一重要基地。”评审会上,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谈到高新区软件产业时说到,“经过高新区的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在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领域的领军企业也在西安逐步发展壮大。”
7月18日,投资总额达6亿元的中软国际万人基地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该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促进软件新城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形成聚集效应,提升西安软件产业的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全球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卫星导航应用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基于西安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西安。正如评审会后,专家组给出的评价:
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项目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核心,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国内软件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区、支撑创新业态发展的示范区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基地,符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是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是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的重点板块,将对西安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强强联手 “智”造7平方公里软件新城
作为高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软件与服务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而打造世界知名的软件信息服务基地,也是西安高新区一直以来的战略核心。
初步统计,目前高新区已聚集了980余家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其中包括英特尔、富士通、NEC、神州数码、中软国际等全球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最重要的是,在今年四月份的西洽会上,高新区与“智慧地球”新模式的倡导者、国际商业巨擘IBM签约,双方携手“智”造7平方公里的软件新城——中国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架构的智慧城市的应用示范区将在高新区诞生。
“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是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点板块,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研发和信息服务基地的核心载体。”评审会上,对于软件新城的战略意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红专如是说到,“IBM在西安高新区的‘扩容、升级’,表明作为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目标的高新区显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与承接能力,而软件新城的建设,我们势必要将其打造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班加罗尔’”。据了解,IBM将在西安高新区设立“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开发中心”,5年内投入4500万美元,以推動在西安高新区的软件研发业务和经营规模的发展。
在评审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战略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新城、创新服务业新城和智慧新城”的软件新城,要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发展云计算研发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研发中心、企业总部……力争构成西安乃至陕西的高端智慧产业。
再铸辉煌 “十二五”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
评审会上,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专家组给出了相同意见。他们也一致认为,高新区软件新城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产业定位合理、发展目标科学,重点发展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导航应用服务等战略性新产业,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和相关产业政策,同时也符合西安高新的实际和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需要。
“软件新城的建设将极大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西安软件新城管理办负责人朱立明说到,“软件新城的实施对高新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以及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高新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实现总收入289.1亿元,同比增长35%。 “预计到 2015 年,软件新城将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出口 8 亿美元,税收 50 亿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 20 家,过万人企业5-8家,千人企业超过 20 家,从业人员 20 万人。”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红专说,“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其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重要举措,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城、创新服务业新城和智慧新城。”
在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过程中,软件产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软件新城的规划建设将体现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思路,集中力量,重点发展软件研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集成应用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导航应用服务、服务外包、数据中心、研发设计、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生态软件产业新城。
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高新区软件新城
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位于高新区的西南部,规划用地面积701.03公顷,总建筑面积 1400多万平方米。其中,软件新城一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范围,西起经二十三路,东至西三环,北以科技四路为界,南至科技七路,总用地面积为140.80公顷,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
预计到 2015 年,软件新城将实现产业收入过千亿,出口 8 亿美元,税收50亿元,世界五百强企业达到 20 家,千人企业超过 20 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新城。
高新区软件新城的建设通过与IBM合作的形式,融入智慧城市的概念,即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新的城市运行模式的愿景,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即,凡是进入软件新城的人、汽车、公文包,新城内部的水系、树木、甚至一只小鸟都会接受物联网的监测与管理,享受物联网的指导与服务。
高新区与“智慧地球”新模式的倡导者、国际商业巨擘IBM的携手,使得软件新城也是中国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架构的智慧城市的应用示范区,而“互联网+物联网”模式的应用,在为软件新城提供可靠的虚拟网络的同时还提供快捷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也使得软件新城产业与空间功能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成功迈入国际一流软件产业服务基地平台。
总体思路
按照“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发展研发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端软件;引进和培育行业内的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集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壮大软件企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局面;着力做好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落户工作,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推进和树立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增强软件新城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及全球影响力。同时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
发展目标
集中力量发展研发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端软件;引进和培育行业内的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实现万人以上规模的企业5-8家,千人规模企业超过20 家;建立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竞争企业的和谐共生,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壮大软件企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局面;着力做好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落户工作,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20 家,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推进和树立一批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增强软件新城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及全球影响力。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
战略定位
1.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城
从主导产业角度看,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云计算研发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研发应用、数据中心、位置服务、信息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新城。
2.创新服务业新城
从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角度看,要大力发展高端研发中心,创新研发中心、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中心等;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创新服务业新城。
3.智慧新城
从城市配套及建设理念上看,按照国际化、生态化、智慧化、以人为本理念,提供功能齐全、多样性的综合配套设施;应用智慧城市、节能环保新技术,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努力把软件新城建设成为智慧新城。
功能定位
配套完善的产业新城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业、企业总部等构成的高端智慧产业。打造产业生态配套环境完善,集产业研发办公、居住生活、商业购物、餐饮服务、教育医疗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新城。以人为本,建有大型商业中心、特色高端餐饮街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为新城工作和生活的人员提供功能完善和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在专门规划的集中商业区外,产业空间和总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布局便利店、员工餐厅、快餐、酒吧和咖啡厅、运动健身场所、休闲娱乐场所以及酒店等各种商务和生活配套,使新城成为融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配套齐全的时尚新城。
规划布局 一心双轴八区多点布局 协调发展
一心
位于规划区的中心位置,东接经二十四路,西邻经二十五路,南部为软件新城的主要交通干道科技六路,以环形道路围合出的中央公园是整个软件新城的景观和功能核心。
双轴
1)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位于科技五路和科技六路之间,两侧为一高层为主的总部和研发片区,以水系统和绿地公园串联而成,东起西三环,经过入口旱喷广场、软件文化公园、雕塑公园、中央公园、创意公园、运动公园到达绕城高速绿化带。轴线两侧建筑由东向西高度逐渐增高,形成起伏式的天际轮廓线。
2)南北向产业景观轴——南北向产业景观轴位于经二十四路与经二十五路之间,与东西向产业景观轴交汇于软件新城中央公园,轴线两侧为总部及辅助性产业区,轴线南部与沣惠渠交汇,并在此处结合景观广场设置一取水点为中心公园补充水源。
八区
规划将软件新城氛围八大功能区:分别为总部商务区、软件开发区、中央景观中心商业区、教育培训基地、生态居住社区、动迁安置区和公寓型居住社区。
其中,总部商务区沿中心十字形产业景观轴两侧布局,中央景观区位于十字形产业景观轴交叉点处,中心商业区位于中央景观区的东南侧东西向产业景观轴南侧为软件研发区,沿科技五路分别为动迁安置区、公寓型居住社区和教育培训基地。
多点
在软件新城的各个功能区内,除中心商业区外,根据产业区和居住區的不同性质,规划以不同的点状的片区中心,用以带动软件新城的整体协调发展。在产业区内,规划200米服务半径的公共服务设施节点;在居住区内,设置多个社区级中心及沿街商业。
(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