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立足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間,一个村里的村民往往是同一个姓,外姓的孤门独户容易受欺负。有个叫刘根生的外来户,就因此受了不少委屈。
  这天,刘根生到街上卖鸡,同村的马三看到后过来问价。马三是个难缠的人,刘根生一看是他,就有几分不情愿,故意说了个高价,想把他打发走。没想到马三一听,连价都没还,就说买了。刘根生没法子,称好重量,把鸡递了过去,等着马三给钱。

  谁知道马三接过鸡,转身就要走,刘根生急眼了,一把拽住马三的衣袖,气呼呼地说:“我的钱呢?”
  马三装傻,用疑惑的口气问:“啥钱?”
  刘根生说:“鸡钱呀!”
  马三瞪着眼睛说:“我先把钱给你,你才把鸡给了我,你还找我要鸡钱,这不是故意埋汰我吗?”
  刘根生更生气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周围就聚了一堆人。马三对大家说:“我明明给了钱,他却又找我要鸡钱,大家说说,这还有王法没有?”
  刘根生赶紧辩解,说自己压根没收马三的钱,不料周围的人都向着马三,纷纷数说刘根生的不是,结果,马三趾高气扬地抱着鸡走了。
  刘根生心里苦呀,他蹲在地上,想到这些年来受的委屈,越想心里越不好受。他家也没回,沿着大街出了村,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
  刘根生正走着,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的名字,回头一看,叫他的人很是面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就问:“你叫我有事儿?”
  那人说:“老弟,我叫苗菊军,看你面带愁容,情绪低落,是遇到啥愁事儿了吧?”
  苗菊军?这个名字刘根生第一次听说,村里有这么个人吗?不过,刘根生正想找个人倾诉,看这人面带忠厚,他也就没有隐瞒,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苗菊军静静地听着,一直等刘根生讲完了,才慢悠悠地说:“老弟,你说的是实情,这是明摆着欺负你呀!你得想个法子镇住他们,不然还真没法儿在这儿立足。”
  刘根生说:“谁说不是,可我哪有啥好法儿呀?”
  苗菊军说,他倒有个法子。刘根生忙问是啥法子,苗菊军就把法子说了一遍。刘根生听了,沉吟片刻,说:“你说的靠谱不靠谱?”
  苗菊军说:“靠不靠谱,你试试就知道了,反正你也不损失啥。”
  刘根生打定了主意,就想着试一试。两人告别后,刘根生回了家,把多年不用的弹弓找出来,还找了几颗弹珠。第二天,他到了街上,特意从马三家门前经过,果然听到里面有孩子正在“哇哇”地哭,哭得声儿都变调了。
  刘根生叫道:“有人吗?”
  马三出来一看,是刘根生,有些紧张地问道:“你来干啥?”
  刘根生没接马三的话茬儿,说:“我听孩子哭得声调都变了,要不我去看看,兴许还能帮上点忙!”说完话,刘根生也没等马三同意,径直往屋里走去。屋里,马三的老婆正抱着孩子,孩子哭得一头汗,脸涨得通红。刘根生盯着孩子的脸看了一会儿,冲着跟进来的马三说:“孩子是中了邪,走,咱去土地庙!”
  马三半信半疑,可到了这个时候,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土地庙,刘根生掏出随身带着的弹弓,冲着庙里土地爷的塑像,高声喝道:“土地爷,你伤一个孩子算啥本事,有本事冲着老子来!好,不跟你费唾沫了,我限你这就停止伤害孩子,不然的话,你瞧着呀!”
  说到这里,刘根生拉动弹弓,就听“砰”的一声,弹珠径直打向土地爷的塑像,土地爷头上的帽子被打了个粉碎。刘根生接着说:“瞧着没,要是孩子没好,我还来,下一回可就是你的脑袋这样了!”
  刘根生把弹弓收好,冲着马三说:“咱回去看看!”
  两人回到家里,再一看那孩子,安安静静地睡着了。马三满脸欣喜地一问,他老婆说:“你俩走后不久,孩子突然就不哭了,我喂了他点奶,就安安生生睡了。”
  马三转过身,一把抓住刘根生的手,说:“兄弟,谢谢你了!”然后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又说:“对不起啊,兄弟,昨天我不该要你的鸡,我这就给你钱。”
  说到这里,马三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硬是塞到了刘根生的口袋里,说:“多的钱就算赔不是了。”
  这件事迅速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刘根生有两下子。还真别说,先后又有几家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哭闹不止,人们把刘根生请去,他到土地庙那儿一站,吆喝两句,孩子马上就能好起来。这么一来,刘根生在村里也就立住脚了,没人敢再欺负他。
  这天,刘根生去村外办事,正走着,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回过头一看,是苗菊军。他连忙拱手说道:“苗兄,当时忘了问苗兄你住哪儿,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连声谢谢都没说呢!”
  苗菊军笑着说:“老弟,你和我就甭说见外的话了,当年要不是你父亲,我连个住的地儿还没呢!”
  刘根生听了就是一愣,他父亲是个盖庙的匠人,早几年已去世了。
  苗菊军又说:“你要是真想谢我,还我一顶帽子就行了。”
  这话更是让刘根生糊涂了,苗菊军笑着说:“我的帽子被你一弹弓给打碎了,为了你,我又吓了几个孩子,这下你能在村里立足了,怎么也得还我顶帽子吧?”
  听到这里,刘根生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他刚想说啥,就见苗菊军“哈哈”一笑,转身就走了。
  刘根生回过神来,仔细一琢磨,苗菊军,谐音“庙居君”,可不就是庙里居住的君子吗?
  第二天,刘根生专门找了一位工匠,给土地庙里土地爷的塑像补上了一顶帽子。等做完这些,他再看土地爷,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对着自己笑呢!
  (发稿编辑:吕
其他文献
疫情如火那是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也给内蒙古武川县的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千家万户,愁断心肠,不说别人,就说山林虫草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和平吧,老姜今年55岁,从1989年开始养鸡,在偏僻的白彦山里白手起家,规模不大,倒也富足。可这一阵子他茶饭不思,睡觉不香,为啥?疫情来了,路也封了,昨天饲料员打电话说饲料快喂完了,看眼下这光景,饲料场也关了,要赶紧想办法,最起码也要有五六吨饲料备着。鸡场
陈敏是南方姑娘,男友邓杰是北方人。最近,两人领证了,一起去了邓杰老家办婚礼。婚礼亲朋满座,当然少不了收份子钱,记账人把钱数一一记到账簿上。婚礼结束,邓杰要送姐姐回家,姐姐怎么推辞都不行。陈敏明白,邓杰父母走得早,他和姐姐感情很好,送送正常。记账人把账簿和份子钱交给陈敏。陈敏独自坐在婚房里,翻看账簿里大家随礼的数目。只见邓杰的姐姐随了五千元,写在第一列,特别显眼。陳敏心里暗想:邓杰姐姐真好,随这么大
老蒋是个退休老师,他有个不省心的儿子,名叫小青。小青从小逆反,总和老蒋对着干。好不容易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老蒋敦促他早日考上教师编制,小青却摇头道:“爸爸,人各有志,你放过我吧,我有自己喜欢的事。”老蒋发出最后通牒:“咱蒋家三代人都当老师,你干别的事,我不支持!”听了这话,小青摔门而出。一连几个月,小青早出晚归,父子俩几乎见不上面。这天,老蒋的老同事来串门,给他带来一个消息:“蒋老师,这几天我
百无二家大袁在城里一个社区附近的便民市场,摆了个胡辣汤的摊位。这天,摊前来了个中年男子,腋下夹着个长长的纸包,不远不近地站着。大袁觉出蹊跷,有些不耐烦地举起不锈钢锅盖,用舀汤勺在锅盖上一阵乱敲——这是他故意制造声响,平时是招揽客人的手段,但这时就有了警告的意味:没事别在这儿瞎晃荡,误人生意!男子见状,忙瞅个空儿上前赔笑,道:“师傅好!我姓方,您叫我老方就成。我准备在咱这儿摆个摊,也卖胡辣汤,不过是
得 石同福酒樓老板孙石福,除了开店经营,还是个痴爱玉石的人。这天,他走出酒楼溜达,忽见一人手里捧着块石头。孙石福眼睛立马亮了,他快步走到那人面前,说:“这位爷,你这石头肯卖吗?”那人一副山民打扮,说:“给我二十两银子,就卖给你!”孙石福心中一喜,连忙道:“肯卖就好,我不计较银子多少,给你四十两银子。”山民一听,笑着说:“掌柜的,我这块石头开价二十两,你却肯付四十两,我猜你定是个爱石头的人,这石头
这天放学后,小明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有个叫吴云的女子,骑着电动车从他身边驶过。由于车速很快,有颗小石子被车轮一碾,猛地从地上弹起,正好砸在小明的头上。  小明的脑袋顿时血流如注,疼得他“哇哇”直哭。吴云听到动静回了头,一见这情形,发现是自己闯的祸,便赶紧下车,把孩子送去了医院。????  所幸小明经过医生及时救治,伤口的血很快止住了,伤口缝针后,还做了其他检查,也没有什么大碍。  吴云很是内疚,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学校任教,校长姓谢,是个和善的中年男人。学校大半都是家在当地的走教老师,剩下小半老师是住校的,谢校长夫妻俩也是。  那年头乡村学校条件差,全校就两栋校舍:一栋一层的土坯瓦房,用作老师的办公楼、食堂和宿舍,都占满了;另一栋二层的旧楼房,算是教學楼。教学楼东侧有一架露天扶梯,可以上到二层,从东往西数,最后一间教室被隔成一大一小两间,大间充作理化生实验室,小间算
1.一锤子买卖方芳今年29岁,几年前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如今她已是一名有着800万粉丝的女主播。方芳主打情感类栏目。她每天要做两场直播,一场在早上6点到8點,专门处理粉丝的情感问题,从负心汉抛妻弃子,到白富美恋上外卖小哥,再到丈母娘索要天价彩礼,没有她管不了的事儿,没有她处理不圆的家长里短。第二场直播在晚上10点到12点,主打电商卖货,还有和其他网红PK。800万粉丝在互联网上还算不上头部主播,但
清代有位名叫华岩的画家,一次,他画了一只老虎,却把老虎画成了“病猫”:老虎弓着腰,夹着尾巴,一脸委屈。别人看到了都嘲笑华岩,说他“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天,有行家无意中发现了此画的秘密所在:画的右上角隐藏着一只毒性很强的细腰蜂,正扑棱着翅膀,对老虎作出攻击状!  众人立马明白了:老虎奈何得了山中百兽,却害怕这只小小的野蜂。这个小细节,正是这幅画出彩点睛的地方。后来,这幅画被视作珍宝,陈列于故宫。
早些年,在滦州城西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六七十岁的老光棍,长得胖乎乎、矮墩墩的,下巴颏上留着一绺山羊胡子,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时不时地冒一句“顶好”,村里人都亲昵地叫他“土地佬”。  土地佬特别喜欢小孩子,也从不介意小孩子叫他外号。有次,一个叫三老扁的男孩和小伙伴去上学,远远看见土地佬在大街上拾粪,三老扁笑嘻嘻地问:“土地佬!你干啥呢?”土地佬直起腰,随即“吟诗”一首:“五股钢叉手中拿,大街小巷细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