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考寻猴糗事多

来源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外科考是个苦差事,行路难,研究难,状况百出更是家常便饭。
  不信的话,你就问问野考专家赵序茅老师吧,他可刚从滇金丝猴的世界回来。对了,我提醒一下,赵老师的糗事看看就好,不许笑出声哦!
  捉迷藏
  做过动物野考的人都知道,了解研究对象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并跟踪它们。
  赵老师的研究对象滇金丝猴,栖息在海拔2600~4400米的高山上,大部分藏在雪山深处。跟踪它们不仅耗体力,还耗脑力,太远了会跟丢,太近了又会“打草惊猴”。
  【野考笔记】
  寻找猴群最好在7:00~11:00和15:00~18:00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因为这时候滇金丝猴们处于活动和取食状态,声响大,科考队员比较容易听到。
  山路崎岖,十步一拐弯。我们沿着断树枝的痕迹往前走,手心里攥着一把汗。痕迹看起来就是猴子留下的,可我们跟了1个小时,才隐约见到猴群的影子。朝着那个方向,我们好不容易爬过山头。咦,怎么一只猴子都没有?!
  【猴想对你说】
  想追到我们?没那么容易。我们喜欢待在大树、山脊、悬崖附近,一闻到人类的气息就开溜。等你们绕过山头跟上来,我们早就回窝睡了一觉啦。想研究我们,先陪我们玩几场捉迷藏呀。
  戴项圈
  滇金丝猴的行踪实在太隐秘,一连几周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它们,还怎么研究呀?
  野考队打算请无线电和卫星来帮忙。不过,这得先捉到滇金丝猴,给它们戴上无线电项圈,然后再放归山林。接下来的时间里,野考队员不用进山,通过电脑就可以接收信号,监测猴子的活动情况。
  【野考笔记】
  滇金丝猴总躲着人类,想捉它们可有点难。我们请来一位老猎人,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下套。几天后,真的套到了一只滇金丝猴。
  按照国际标准,陆地兽类长时间携带的无线电项圈重量不得超过其体重的3%。这只猴子的体重够重,可是,不行……它的脖子太粗啦!项圈太小套不上!唉,只能放它走啦。
  【猴想对你说】
  哈哈哈,怪我咯!其实,被你们跟踪了这么多天,我都习惯你们的存在了。跟你们做朋友嘛,也不是不可能。初次见面,给你们点见面礼吧,给,上好的蘑菇!
  采粪粒
  野考队员们还有一项工作,是采集滇金丝猴的粪便。粪便很重要,无论是提取DNA、分析激素还是研究寄生虫等,都用得上。
  不过,它们一般在树上拉便便。刚拉的时候,粪便还是圆柱形的,落到地面上就被摔成一粒粒的了。所以,野考队员采集到的都是粪粒。
  【野考笔记】
  今天下午,我跟了一只猴子大半天,在附近找到了猴粪。猴粪乍一看如羊粪般大小,黑黑的,不香也不臭,正是我想要的新鲜粪粒!我小心翼翼地采集完毕,火速赶回基地交给同伴。没想到,同伴忙活了大半天,告诉我一个坏消息:这是多只个体的粪便混合在一起的粪粒,想把它作為跟踪对象的DNA研究材料的话,用不成。
  唉,希望我和那只猴子明天能有点“缘粪”。
  【猴想对你说】
  哎哟,反正都是粪粒,用来研究研究我们今天吃了些什么,不是也挺好吗?对了,都是老朋友了,我请你吃土吧,这可是好东西!
  注目礼
  为了研究滇金丝猴的行为和语言,野考队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滇金丝猴。
  一开始,猴子们不认识野考队员,会和他们保持一段距离。久而久之,它们发现这些人不像坏人,就渐渐放松警惕,允许他们离自己近一些。
  【野考笔记】
  我早就觉得那个叫“豆芽鼻”的小婴猴很可爱,今天便忍不住凑近了观察。豆芽鼻呢,当即用眼睛瞪着我。哎呀,人家这是对我行注目礼,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得回过去。于是,我也含情脉脉地看着豆芽鼻。
  没想到,豆芽鼻突然龇牙咧嘴。这下好了,周围的大猴子迅速向我靠拢,一副要群殴我的架势。妈呀,我懂了,在猴子的世界,瞪眼睛不是尊重,而是警告和威胁。我赶紧双手抱头趴在地上。
  【猴想对你说】
  你呀,打量我们滇金丝猴的孩子,已经引起了猴妈妈的不满,还不知趣,跟人家的孩子交流眼神,这可是犯了猴群的大忌。不过,你最后的表现挺不错,我听说,豆芽鼻已经喜欢上你了。
  哈哈,赵老师的糗事看够了没有?
  滇金丝猴虽然难寻,也很难研究,可是在野考人看来,野考生活可是痛并快乐着!
其他文献
  
期刊
喜欢功夫的哥迷看过来!  中华大地有着各家各派的功夫。比如说,螳螂拳,鹰爪功、虎拳、蛤蟆功、蛇拳、蝎子功等。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以上这些功夫都和动物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是以动物的动作为原型创造而来。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为各派功夫找到对应的动物“祖师爷”吧!  这种功夫又称擒拿手,是一种专练手指抓劲的功夫。它的精髓在于出招快,一旦拿住对手要害,就能招制敌。练习者用一口缸辅助,每天用手指抓着
期刊
动物界有群妈妈最近很爱聚会。不知是谁的主意,也不知组织者是哪一个,总之,在5月10日,一场属于动物妈妈的盛大联欢隆重举行。有趣的是,此刻到场的这些妈妈们和别的动物妈妈不一样—它们呀,竟然每一位都背着包包。  红袋鼠  正式联欢时间还没到,现场就已经热闹起来。身材壮硕的红袋鼠妈妈最好辨认了,1.5米的身高一下子锁定大家的目光。它身前的大包也十分抢眼,不过你凑近瞧瞧就知道,那里面除了一只可爱的小袋鼠外
期刊
世界上大约有70种鼬。黄鼬、臭鼬、白鼬、伶鼬……这些都是老面孔了,你期待认识新的鼬类朋友吗?接下来,有请本文主角虎鼬携它的22个小秘密闪亮登场。  ★虎鼬是鼬类的一种,因身体表面长有类似老虎的斑纹而得名。这个名字不错,既能表明身份,又可以“蹭”老虎的热度,聽起来很有气势。  ★名字听起来有气势的虎鼬个头很小,体长仅29~35厘米,最多不超过40厘米。  ★虎鼬很萌,毛茸茸的耳朵十分引人注目。它们有
期刊
人类有五花八门的才艺,动物有千奇百怪的绝技。要是它们想把这些炫酷的本领拿到一起比一比,最好的方法并非擂台赛,而是一种名叫“我行你不行”的新游戏。  【游戏规则】  ★5种动物参加游戏,每种动物的初始积分为5分。  ★玩家轮流说一件自己能做,而其他玩家都做不到的事。做不到者扣1分,积分最先清零者失败。  ★参与者必须百分百诚信,尊重事实。  长臂猿竖起大拇指  游戏开始,长臂猿先发言。它把手举得高高
期刊
河童这个词源自汉语。专家认为,河童是由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水虎”和“河伯”演变而来的。  听起来,河童似乎是水中的精灵,模样乖巧。其实,在日本的传说中,河童和水中精灵相差甚远。它身形像人,个头却要小得多,弓着背,屈着身,看起来像猿猴;全身皮肤粗糙,呈绿色或红色,身后背着龟甲一般的壳,上面覆满鳞片;嘴巴尖尖像鸟喙,手足细长,指间还长着蹼;头顶有一个大大的凹陷,周围长着一圈乱七八糟的头发。  奇怪的是,
期刊
南海传来坏消息!西沙群岛附近的海底热带雨林——珊瑚礁遭遇“白色瘟疫”,珊瑚蟲被大量猎食,珊瑚礁露出白色骨骼,情况十分危急。  快,让我们跟科学家去南海,追捕凶手,拯救珊瑚礁!  作案现场  对于珊瑚礁来说,“白色瘟疫”往往意味着环境恶化,寄生在珊瑚体内的虫黄藻离开或死亡。不过,南海的“白色瘟疫”却和虫黄藻无关,由另一种动物引起,它就是珊瑚杀手——长棘海星。  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知道,珊瑚是珊瑚
期刊
海德拉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传说,它长了9个脑袋,假如其中1个被对手斩断,立刻会从原处又生出两个来!也有人说,它不止9个脑袋,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脑袋……总之,在人们眼中,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多头怪,而且具备很强的再生能力。  海德拉的外形犹如一条巨大的水蛇,不过也有人认为它有狗一样的身躯。相传,海德拉把家安在了希腊南部阿密摩涅河源头的一棵梧桐树下,时常在勒纳沼泽漫游,并三天两头地干坏事。吞食羊群、
期刊
这个任务有点难——只身深入野外,不伪装,不直接接触野生动物,还要在7天之内获取多种动物的秘密信息。  “咕噜博士,你咋不让我上天呢?”接到任务后,糖兄抱怨道。  “你可以使用动物情报交换站呀。”糖妹提醒糖兄。  听到这句话,糖兄的嘴角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  第二站:臭粪堆  放眼望去,沿河边向东大约300米,有七八十个大粪堆。三三两两的河马有的正用尾巴疯狂地甩着便便,有的正认真地闻着粪堆。糖兄心里
期刊
风洞不是洞,而是一条大型隧道或管道,里面能产生强劲的气流。配合其他相关设施,风洞实验室一般用来研究空气动力学。  在本文的故事中,风洞实验室用来模拟高空低氧环境。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风洞实验室。  “准备好了吗?开始!”  操控室的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好几只穿戴着特殊测量设备的斑头雁飞进了风洞。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位女士,看起来跟斑头雁很熟的样子。在她的指挥下,斑头雁们卖力地扇着翅膀,在实验室中飞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