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利用简易装置得到光的衍射现象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演示实验以其直观、省时和易于配合讲解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都配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器材,但正是因为实验器材过于优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局限在教材上,很难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如何才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科学、高效的设计和制作演示实验仪器,并且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光的衍射实验为例,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实验.
  关键词:光的衍射;简易实验;设计与制作
  光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衍射比较难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衍射现象呢?物理实验室有成套的实验仪器,例如分光计进行光栅衍射实验,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很好,而且能够测得光栅常量.然而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只有较简单的光栅装置,利用激光笔和光栅,也能得到衍射图样.但是实验课堂中学生对光栅的结构并不清楚;同时还有部分学校缺乏实验器材.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光栅.通过制作简易光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多角度地掌握光的衍射.
  1 利用激光笔和平面镜进行衍射实验
  将镜子镀银那一面用剃须刀划一条单缝,用激光笔发出激光投射在单缝上,观察在墙上形成的图样.
  2 利用激光笔和头发进行衍射实验
  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那么光除了可以通过上述的狭缝,能不能绕过细小的发丝呢?将头发丝拉直,用激光直接照射到发丝上,观察光在墙上的投影,同样可以在较近的距离内看到明显的衍射图样.按照本实验的经验,那么将头发丝换成其他类似的物品,进行实验,同样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3 利用激光笔和CD光盘进行衍射实验
  利用CD光盘制作光栅并非是在光盘上刻狭缝.我们常见的CD光盘非常薄,它只有1.2mm厚,但却包括了很多内容.分析光盘的结构可以知道CD光盘由透明的基层、记录层、反射层、保护层和标签印刷层构成.其中记录层上有无数个及其微小的长短不一的凹坑和非凹坑组成的螺旋光道上,相邻光道间的距离为1.6μm,这些光道放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光栅.
  实验时,将CD光盘固定正对墙壁,让激光直接照射到光盘上,则可在墙上观察到反射光的衍射图样.这就是反射光栅做光的衍射实验(如图1所示).
  用CD光盘做反射光栅演示光的衍射现象时,发现操作不便而且较难解释清楚.光盘能否像实验室的光栅那样做透射光栅呢?实验时,可用透明胶布粘住光盘的背面(印刷层或者保护层),再撕开,即可将光盘从反射层和印刷层从光盘上剥离,留下记录层和基层.接下来可以用激光照射,即可得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如图2所示).
  查阅光盘的结构和原理,作者发现不仅CD光盘可以用来制作光栅,DVD光盘也可以.根据DVD光盘的原理,可以用小刀将DVD光盘从中间分成两层,经实验其中透明的一层也可以作为光栅使用.
  只要狭缝的宽度跟波长比,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时就可以演示明显的衍射现象.其中CD光盘的狭缝只有1.6μm,衍射现象最为明显.从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的准备上而言,自己制作的光栅简单便捷,学生能够较快地得到,而且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并将书本上的知识顺利地联系到日常生活中.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光的衍射》教学要求为:了解光的衍射现象,知道衍射条纹的特点;知道光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因此,利用简易装置进行实验已经可以达到《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目标要求.
  物理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很多定理或定律来源于实验,一个物理实验就是一个物理情景.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课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奥秘在于“师生角色的转换”,变学生的被动学为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以致用.那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而且利用的器材是身边常见的物体,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将教材上的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并且这将是一个契机激发学生去探索生活和大自然.
  参考文献:
  [1]郭宝宝.物理演示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低成本物理实验因其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不受人力、物力、财力等硬性条件的限制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教学手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优化课堂导入、突破教学难点、化解经验误区等角度出发,例谈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与价值.  关键词:实验;低成本;导入;难点;误区  作者简介:陈燕琴(1984-),女,浙江台州人,理学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与研究  低成本物理实验,因其取材容
摘 要:平面镜成像问题难度中等,但是出错率很高.有的同学是因为不清楚“影”和“像”的区别,在理解和回答问题的时候出错;有的是对成像规律理解不透彻出错;有些同学是解题不规范被扣分.本文中不易出错点做个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  关键词:平面镜;影像;平面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光学部分中,平面镜成像是重点之一,每年在各地中考题中都会出现.平面镜成像问题难度中等,但是出错率很挺高,现在把相关这一部分内容的
摘 要:光传感器实验演示儀依据光传感器原理以及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而成.系统分为供电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用电模块.  关键词:传感器演示仪;实践能力  人教版普通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中第六章第三节是研究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与现代科技和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结合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传感器的应用是重要课程内容之一.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传感器
摘 要:有效的物理教学应是以传授知识为载体,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不是矛盾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初中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  关键词:受力分析;浮力;二级结论;基本方法;能力  笔者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这部分内容感觉困难.教师的困难是不知道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内容,并灵活运用力
摘 要:多功能斜面教學演示仪,取材简单、可操作性强,通过更改某些条件,可以完成力学中与斜面相关的多种实验.斜面倾角可以在0~90°之间灵活调节,且采取皮带传动及同轴传动摇动把手带动木板角度缓慢改变,容易找到临界点,突破了速度不易控制的缺点.附以量角器和水平尺(配合调平螺丝),能有效地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和准确度.  关键词:摩擦因数;斜面实验
摘 要:学生要有效学习物理知识,形成科学观念,必须摒弃仅靠机械记忆的方式.为此,教师要善于创新设计具有思维深度的物理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自制学具,不断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领悟知识的内涵,并且学会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变.  关键词:胶头滴管;泡沫块;浮沉条件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
摘要:安培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安培力演示仪来演示安培力,并验证左手定则.但现有的安培力演示仪原理不易理解、操作不太方便,测得的安培力是多匝线圈上总的安培力.本文介绍一种安培力演示仪,主要通过测量单根铜棒上微小的安培力来验证左手定则,以及验证安培力的定量关系 该演示仪器可以测量微弱安培力,而且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演示效果好.  关键词:微小安培力;演示仪;设计与制作  
摘 要:在广口瓶中装适量的水,用穿过两端开口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向瓶外的玻璃管开口中加水至某一高度.移至这一装置到某一高度,玻璃管的水位要上升,从而可以测出这一高度空气柱两个底面受到的压强差,进一步就可以算出空气的密度.  关键词:空气柱;压强差;空气密度  测定空气密度能给学生直观感觉空气具有一定质量并占有一定体积.教学中测定空气密度的常见方法就是把某一装有空气的容器用抽气机抽尽,用天平分
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这些教学策略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近年来较为热门的PCK理论可以给一线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逻辑思维没有优势,其感性思维能力要远远强于理性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这阶段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活动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本文通过课堂设置的游戏帮助学生“浅入浅出”地建立直观、感性的物理世界,架设起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物理知识.  关键词:电阻;游戏;实验;类比;趣味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