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水——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h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换保障”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整合“土地”和“社会保障”两种资源的制度尝试与实践探索,究竟是否应该“土地换保障”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问题。本文在概括其基本类型和破解其内在实质后,从“资源”的角度切入,通过剖析“主地”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属性及衍生权利束,比较它们的异同,探析二者之间的异质点和契合点。研究发现,保护和发展人权是二者的契合点,而异质点在于资源属性的不完全同质和权利口径与责任主体的不同。研究表明,基本保障不可换,不能混淆“补偿”和“保障”以逃避政府的责任;但补充保障可以换,能够利用地上权利及其资产收益来添置非基本保障利益。
其他文献
自1980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制度与文化成为影响女性生育选择的两个重要因素,使女性生育成为一种“非意愿性”选择。本研究根据计划生育制度与传统生育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将现实社区分为四类:制度影响力强一文化影响力强的强强类型,对应“村改居”社区;制度影响力强一文化影响力弱的强弱类型,对应单位制社区;制度影响力弱一文化影响力强的弱强类型,对应劳动力外流的农村社区;制度影响力弱一文化影响力弱的弱弱类型。本文在四种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引入文化社会心理学及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视角,探讨作为内生性的生育文化规范与获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本文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直观地刻画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描述了“进化”与“超越进化”在经验层次上的区别;进而在概念层次上阐述了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时空压缩与时空延伸的结合和统一,并由此论述了“十二五”时期之所以能够实现“超越进化的发展”的原因和机理。
本文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三十余年的社会调查研究进行了阶段性回顾。在社会调查的复兴阶段(1979—1989年),统计调查得到了广泛普及,有明显的经世致用取向,切近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但也存在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学科建设不足的情况。在成长阶段(1990—1999年),社会调查学科建设走向规范化,学术化、专业化的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繁荣阶段(2000年-),一系列全国范围的纵贯学术调查相继问世,使得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的科学化研究成为可能,为社会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品质的公共学术资源,有效地推进了社会调
期刊
2014年11月9日,郑杭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转眼已近一周年。先生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让人唏嘘不已。
2008年11月,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成立,设立“社会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评选活动。继2009年首届评奖和2011年第二届评奖后(获奖结果参见中国社会学网,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自觉和主体性是费孝通思想的一贯主题。费孝通的“文化主体性”,在20世纪40年代表征为中国文化在面对西方工业化浪潮时的艰难抉择,形成了费孝通式的充满矛盾情感的自由主义文化观;到20世纪80年代,表征为从本土文化出发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反思和重建;20世纪90年代则呈现为在直面全球化浪潮时主动放弃本士生活传统,在参与和学习世界游戏规则和技术的过程中创建新的主体性;到21世纪则表征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克服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弊病。推动一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世界的建设。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