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10-01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小学教学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的。这样在同一的课堂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同一的教学目的、同一的授课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其结果是无形之间把全班学生等同起来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学习方面导致了优秀学生就常常受到表扬,学习成绩暂时差的学生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了。久而久之,这样既不利于差生的提高、转化,也不利于优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多关注学习成绩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有意义的。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感受,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包括学习成绩方面的不同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优生吃得够,又使差生有的吃。
1根據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指导
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就得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光是停留在学习方面,还要深入他们的家庭、生活当中,了解他们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等。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把全班学生以学习成绩为基础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当然不会宣布于众的)。在课堂教学时,首先是完成常规教学内容。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对于优生,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并可以超纲;对他们设计练习时也适当综合运用知识、富于思考性的题目。让这类学生真正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中等层次的学生是最多的,对于他们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内容,练习设计难度适中,在适当时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示、指导。使他们也能基本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他们有成就感。对那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要适降低期望值,像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内容,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来学习理解。并且在课堂内外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练习,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也使这部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有了进步的动力。
2把作业批改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暂时不好的,都非常想老师对自己的作业有一个好的评价。如果对学生的作业不加细致地分析,或者只简单地对没有做好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有的可能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我对每个学生所完成的作业都真诚相待、认真批改、充分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作业批改中,本人对优生会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会特别注意学习成绩中等和偏下的学生,对他们做错了的题目也不会简单了事。对学生做错了的,本人会标示出来,要求学生查出错误的原因并予以改正就可以了,这样本人仍然会给他们的作业以较高的评价。对没有改正的学生,会及时找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没有改的原因。如果是学生忘记了的就提醒他们以后要加强学习的责任性。如果是学生找不到错误的原因,本人就会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通过提示让学生明白数理,而后让其独立改正,就是对这样改正后的作业本人还是会给学生充分地肯定的,也许这样还会使有些学生感动,增强学习积极性。
有时候学生完成了作业后不是直接交给老师来改,而是会让同桌交换改,或者在老师的提示后让学生自己改。这样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
当然针对那些重点内容,难点和关键性的作业练习,本人会有针对性的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板演,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指出得失,以利于提高。
3重视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通过课堂教学、作业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和要求。在课堂教学时,会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中本人感觉到学生是在全神贯注、凝神思考,还是存在着疑惑不解,希望老师解决。课后也会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了解。综合上述具体情况,会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总之,这样进行数学教学,作为老师是麻烦些、辛苦些,但本人感到这样进行教学,能够兼顾全班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小学教学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的。这样在同一的课堂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都是同一的教学目的、同一的授课内容和评价标准等。其结果是无形之间把全班学生等同起来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学习方面导致了优秀学生就常常受到表扬,学习成绩暂时差的学生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了。久而久之,这样既不利于差生的提高、转化,也不利于优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多关注学习成绩的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有意义的。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感受,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包括学习成绩方面的不同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效地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优生吃得够,又使差生有的吃。
1根據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指导
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就得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我对学生的了解不光是停留在学习方面,还要深入他们的家庭、生活当中,了解他们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等。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把全班学生以学习成绩为基础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当然不会宣布于众的)。在课堂教学时,首先是完成常规教学内容。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对于优生,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并可以超纲;对他们设计练习时也适当综合运用知识、富于思考性的题目。让这类学生真正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效果。中等层次的学生是最多的,对于他们要求掌握大纲的基本内容,练习设计难度适中,在适当时对重点、难点进行提示、指导。使他们也能基本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他们有成就感。对那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要适降低期望值,像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内容,可以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来学习理解。并且在课堂内外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及时关注他们的练习,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也使这部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有了进步的动力。
2把作业批改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暂时不好的,都非常想老师对自己的作业有一个好的评价。如果对学生的作业不加细致地分析,或者只简单地对没有做好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有的可能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我对每个学生所完成的作业都真诚相待、认真批改、充分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作业批改中,本人对优生会进行适当的鼓励。同时,会特别注意学习成绩中等和偏下的学生,对他们做错了的题目也不会简单了事。对学生做错了的,本人会标示出来,要求学生查出错误的原因并予以改正就可以了,这样本人仍然会给他们的作业以较高的评价。对没有改正的学生,会及时找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没有改的原因。如果是学生忘记了的就提醒他们以后要加强学习的责任性。如果是学生找不到错误的原因,本人就会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通过提示让学生明白数理,而后让其独立改正,就是对这样改正后的作业本人还是会给学生充分地肯定的,也许这样还会使有些学生感动,增强学习积极性。
有时候学生完成了作业后不是直接交给老师来改,而是会让同桌交换改,或者在老师的提示后让学生自己改。这样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
当然针对那些重点内容,难点和关键性的作业练习,本人会有针对性的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板演,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指出得失,以利于提高。
3重视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通过课堂教学、作业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和要求。在课堂教学时,会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中本人感觉到学生是在全神贯注、凝神思考,还是存在着疑惑不解,希望老师解决。课后也会找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了解。综合上述具体情况,会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总之,这样进行数学教学,作为老师是麻烦些、辛苦些,但本人感到这样进行教学,能够兼顾全班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