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物分析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天然橡胶初加工工厂普遍存在生产高峰期废水处理难达标、废水处理系统易散发臭气的问题,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天然橡胶初加工中全乳胶及浓缩天然胶乳加工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为生化方法解决加工污染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染料与印染工业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修复问题已成为研究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从筛选得到修复染料污染土壤的修复菌为目的出发,开展了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传统微生物筛选方法,从3份土壤中共筛选得到11株特征明显的细菌纯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实验得到菌的微观特征及革兰氏性质,得出所有菌均为革兰氏阴性;通过生理生化反应得到这些纯培养的性质。氧化酶试验结果显示,9株为氧化酶阳性菌,2株为氧化酶阴性菌;过氧化氢酶试验表明,4株为过氧化氢酶阳性,7株为过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肥处理(CK)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CRF)、绿肥还田(GM)4
实施沙化土地的整治利用既是落实国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举措,也是践行到2020年治理50%以上、2050年治理全部可治理沙化土地国家计划的具体行动。为此,实施沙地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阻止土地沙化,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环境健康发展,同时,增大耕地面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是土地、环境以及生态学家肩负的艰巨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风沙土的利用与改良的措施,提出了土壤沙化防治建议,以期为我国沙化土地的治
本文主要概述了“玉露香梨”在中国的引种表现、栽培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各地规范栽培管理措施、提升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玉露香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为了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智慧农业的耦合,进而为我国小农户衔接智慧农业提供桥梁.本文选取美国为典型案例,分析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智慧农业耦合发展的模式和措施.采用比较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近年来镉大米问题频繁出现,科学稳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受污染农用地的修复,确保农产品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已经迫在眉睫.目前
科学评估节水技术推广和水价综合改革等措施对农业用水强度的综合影响,对节水政策的优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用水强度的理论分解模型,尝试将技术进步和灌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腐植酸肥料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肥料后,可有效促进设施黄瓜生根,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使植株粗壮,长势旺盛,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同等条件下,施用腐植酸肥料可明显提高设施黄瓜的产量,与施用普通复合肥料相比,增产率高达17.2%。此外,腐植酸肥料作为追肥,可使黄瓜果实中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提高,硝酸盐含量下降,明显增加了黄瓜风味,改善了黄瓜品质,提高了其商品价值。
通过2a连续对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的危害特点、生活史、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防治方法进行摸索,初步掌握了白蜡窄吉丁在新疆伊犁的活动规律及有效防治措施,对指导当地白蜡窄吉丁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鼓励农民从事非农就业,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农地流转市场中,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和农地流转的动态关系,探讨劳动力流动与农地流转动态关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相较于74.15%未进行农地流转的农户,25.85%进行农地流转农户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0.46万元;农地转出户的劳动力流动时间高出农地未流转户1.3倍,使其家庭可支配收入比农地未流转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