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为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英语人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规范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教育部于2000年批准实施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然而,《大纲》面向的是在我国范围内所有高校,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事实上,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国家重点高等师范院校,可是在教学规模和质量上却远远落后许多。因此,为实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与飞跃,满足21世纪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出调整。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目的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赣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120人,外语学院英语教师100位,外语学院领导、老师4位。
  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向毕业生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92份,有效问卷为85份。向英语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4份,有效问卷80份。
  3.调查目的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地方高师英语专业毕业对其所学的课程进行反馈信息,以及英语教师和外院领导的意见与建议,深入了解地方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便地方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参考借鉴。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学生约占40%,考取公务员的约占12.5%,进入外企的约占18.75%,选择事业单位的约占11.25%,选择读研的约占11.25%,选择其它的约占6.25%。可见,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最大的是教师职业,选择其他职业的比例相当。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满足地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岗位需求,其次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设置相关课程。
  调查显示,0%的英语教师认为课程设置非常合理,约37.5%的英语教师认为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约35%的认为一般不合理,约22.25%的认为比较不合理,约2.5%的认为非常不合理;学生认为课程设置非常合理的约占6.25%,认为比较合理的约占15%,认为一般不合理的约占25%,认为不仅不合理的约占43.75%,认为非常不合理的占约10%。可见,有59.75%的英语教师认为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合理,78.7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还显示,约5%的英语教师对课程设置非常不满意,约23.5%的英语教师比较不满意,约36.25%的一般不满意,约32.75%比较满意,约2.5%的非常满意;对课程设置非常不满意的学生约占4.25%,比较不满意的约占33.25%,一般不满意的约占37.5%,比较满意的约占25%,非常满意的占0%。由表四可知: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学生约占75%。约有64.75%的教师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满意。
  2.访谈结果与分析
  此次访谈征求了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4位领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表示地方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在面对当今竞争残酷的就业现实带来的压力时,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设置似乎陷入了矛盾。到底要不要为培养一批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再开设一些与将来职业相关的课程?如果开设,课程的设置难免会与职业技术院校的相似,如果不开设,学生就会陷入就业的困境,有些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撇开专业观念,大面积撒网,导致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各位领导、老师建议在突出师范性、保证培养英语教师为主的基础上,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四、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对策
  1.细化教育培养目标
  地方高师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中小学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为地方基础英语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然而,中小学英语教师逐渐趋于饱和,即地方中小学对英语教师的需求量逐渐减少,逐渐增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将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因此,地方高师英语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摇篮,在满足地方中小学校对英语教师的需求的前提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教育等提供相应的服务。
  2.强化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不等同于文化素质及修养教育、不同于人文教育、不同于通才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陈向明,2006)。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也需要过硬的专业本领,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本领,是优势,失去了这个优势,专业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一点在《大纲》中也有所明确,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扩展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不能再习惯地把“英语人才”的培养理解为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再沿袭以“语言中心”为宗旨的教育方式。
  3.调整课程比例,优化课程结构
  为了有效实现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可按照通识教育类课程,英语学科专业课程,职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四个模块重组地方高师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进行课程合并与整合。比如把听说合并,把泛读与写作整合,把精读与翻译融合;大胆压缩课时,把英语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控制在40%左右,把通识教育类课程的比例调整在25%左右,职业类课程的比例占25%左右,职业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就业需要设置。
  4.注重隐形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的提出给传统课程观念带来了挑战和变革,有了隐性课程的观念,我们在讨论课程设置时就不再仅仅关注单一知识选择和组织问题,或课堂学习,而是要扩展到整个院系甚至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考虑相关的背景因素和动态因素,从而使课程设置走向系统化、立体化和动态化(吕佩玉,2007)。
  长期以来,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在隐性课程方面的建设不断优化。比如,从一开始的校园社团的建设,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各类竞赛的开展,到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为师生做学术报告和讲座,这些对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学生个性、陶冶情操、锻炼社交能力、训练各方面技能起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目前,关键是强化师生对隐性课程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英语教师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五、结束语
  地方高师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符的课程设置,当然也需要与之相配套的新教材、新教法,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当今中小学英语教师岗位的逐渐饱和及用人单位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现状,地方高师迫切需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给英语教育带来的机遇,通过与其它学科的互动不断创新课程机制,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重任,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尤其是地方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寻求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中国高校外语教育30年[J].外语界,2009,(1):2-4.
  [2]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4]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千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5]田学红,柯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高师课程改革方向[J].教育导刊,2007,(11).
  [6]刘毅.英国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1,(5):28-32.
  [7]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5).
  [8]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M].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5.
  [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制特师学生是初中毕业考入特殊教育专业的,正处于青少年步入青年阶段,既是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又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因此对特师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08级、09级、10级中抽取了8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
[摘要]本文运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233名6~16岁的问题流浪儿童进行测试,并且在社会适应状况的数据分析中,跨越了以往“问题视角”的解析,从关注优势和发掘潜能的理念出发,发现了问题流浪儿童在自我保护、主动性和合作技能等方面所具有优势。  [关键词]问题流浪儿童 社会适应性 优势视角    一、导言    20世纪末,随着贫穷儿童流落街头的人数显著增多,儿童流浪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据王九峰等人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本文将以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创新教育理论及终身学习理论为基础来阐释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的积极意义。  初中生 问题意识重要性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产生了认知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
【摘 要】以优先发展专业、重点发展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资源整合活动。本文阐述了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财会专业群建设的意义、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 财会专业群建设 实践探索    一、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就业教育,招生和就业是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45)  摘 要:本文介绍了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概况,总结了加拿大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特色,分析了加拿大旅游专业职业教育对我国旅游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启发。  关键词:加拿大 旅游专业 职业教育 特色 启发    一、加拿大职业教育概况    由于加拿大没有统一的国家级教育管理部门,一般都是每个省管理各省的教学事宜,所以,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整体上来说办
【摘要】社会主义的古巴没有人在乞讨,没有人在挥霍,没有绝对的贫困,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与干部廉洁和社会公正是分不开的。古巴的财政支出中,最大头是医疗卫生和教育,全民免费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两项相加就占了国家财政支出的60%至7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此,它已经实现了全民免费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和零文盲,医疗福利早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  【关键
[摘要] 圈子,是一个既定的、不可逾越的范围。对飞翔的鸟儿来说,是囚禁它的竹笼;对自在的鱼儿来说,是无边的海洋;对信步的马来说,是口中的辔头。而对于人来说,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生存状态上的限制,或可以理解为生存状态上既定的状况。这种限制可能来自物质生活中的财富、社会地位,也可能来自精神领域,更多的会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制。而面对这种“圈子”式压制的态度,可以明显地看出人与人之间本质的不同。  [关键
【摘要】在举国上下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班集体是教育界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班级管理,做好“三常”,用好“标兵激励法”,处处关爱学生,是实现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不二法宝。  【关键词】关爱学生 班级管理 和谐班集体  在举国上下共创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班集体是教育界追求的重要目标;由于创建和谐班集体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因此,创建和谐班集体是摆在
【摘要】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北京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就业心态等相关问题。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就业前的准备并不充分,而且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应该强化就业指导,丰富课程内容;重视学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巩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实践能力。使高校畢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
课程群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是顺应教育改革、尊重高校内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以青岛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阐述了依托农业学科优势建设农产品特色物流课程群的意义、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农产品物流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要求。  物流课程群课程建设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思路,其基本思想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