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水晶兰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晶兰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保护区内的发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颇有成效,但要让水晶兰永远盛开,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依然任重道远。
  因为秦岭国家植物园的一个项目,接触到陕西省周至县殿镇田峪村主任徐德奎,了解到他在秦岭国家植物园保护区内发现了一种罕见植物——水晶兰。为了一探这神奇的植物,六月初我与同事晓筠陪同《三秦都市报》记者王晓峰一起驱车前往周至县田峪村,寻觅这一民间传说的“梦兰花”、“幽灵草”。
  一
  车行西汉高速从崂峪口下环山公路,远远便可看见葱翠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绕过秦岭国家植物园正门,拐入周至县殿镇后,一直朝着山的方向行进,青山慢慢露出它清晰的面貌,一棵棵高高低低的树木将山体覆盖,呈现出初夏才有的青绿色,让眼前的秦岭山脉更显得妩媚多姿。久居城市,每每看见守护着我们的秦岭山脉,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驰神往了。
  2001年批准建设的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整个园区位于秦岭北麓周至县境内,面积639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经过十几年的建设,2017年10月1日,这个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四项功能为一体的植物园正式开园迎客。
  我们到访的周至县殿镇田峪村,位于秦岭国家植物园内后山上。周至处在千里秦岭资源最丰富的一段,海拔跨度480米至3000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种地貌单元,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车行到山边,就被管理站穿着制服的村民拦住,因为在园区内未经允许,机动车辆和游客不得通行 ,待说明情况,联系到徐德奎主任后,才得以放行。
  离开了管理站,我们缓缓驶入山路。同事晓筠的驾驶技术很好,车子在几乎一尘不染的山路上拐来拐去,如行云流水。山边的河道里流淌着山泉,清澈见底;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散落在公路两旁,猛然会有一帘瀑布冲入眼前。山路中间,也会突然出现一只小松鼠,因我们的到来慌忙跳走。
  沿着山间公路前行,能看见一两处散落在路边的民房,已经无人居住。为了配合秦岭生态治理,他们都已搬迁到山下生活。山路越走越陡峭,拐过一道弯路,远远看见一位男子站在山道边,我们猜测这肯定是田峪村的徐德奎主任。下车一问果然是徐主任,他五十岁左右年纪,鬓角略有些斑白,人看上去很精神。
  徐主任带路,车顺着山势开了几分钟,停在几座民房旁,有几位村民聚在一起闲聊。听说我们要在中午时分去登山,他们纷纷为我们担心。我们整理上山的装备时,好心的村民赶紧给我们找来上山用的竹竿。徐主任笑眯眯地将王记者的器材包背上,我和晓筠就轻松多了,各自背着小包,拿上水杯,开始上山。
  二
  迈过几个台阶后,便没有上山的路,脚下只有村民走出来的羊肠小道。我们一前一后跟着徐主任,好奇地打听着关于发现水晶兰的经过。
  据徐主任讲,是在山上他家老宅子附近的树林里偶然发现水晶兰的。当时他正在寻找野生中药材,周围林木茂盛,落叶丰厚,人迹罕至。看到水晶兰,徐主任也不知是何物,虽然从小在山里长大,但从未见过这种植物。问遍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也都说从未见过。
  我们继续前行,路越来越难走。小路上铺满落叶,时不时会在小路中间看到一堆一堆的动物粪便,徐主任说这是小野猪的。山里长满了各种高大的树木,最多是核桃树和板栗树,成熟的果实随意地落在地上。路边开着各种五颜六色不知名的小花,我们却已无暇观赏,眼睛只盯着脚下的路,生怕踩空掉下去。彼此间已无话,只是相互提醒着注意安全。同行的王记者,由于去年腿部做过手术,不能使劲,已将全部的重心压在竹竿和另一条腿上,让我们看着揪心,同时也敬佩记者的职业精神。
  行走在大山深处,真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经过近两个小时攀登,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一眼望去,绿巨人般的山体层峦叠嶂。
  稍事休息之后,我们穿过树林直接拐向山沟处。地势倾斜,四周都是野生栗子树。杂草丛生,只能用竹竿将半人高的杂草拨开,方能前行。大约走了半小时,在徐主任的引导下,我们在一堆枯叶下面终于看见了梦幻般的水晶兰。
  水晶兰通体晶莹洁白,犹若水晶状的花朵微微下垂着单生于植株顶端,白色的花苞中,黄色花蕊围着蓝色花心,就像一朵晶莹剔透盛开的玫瑰。驻足观看,我们只有感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森林寂静,细微的小雨飘落下来,只有虫鸣鸟叫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谨慎地移动着脚步,慢慢地扒开树叶寻找着水晶兰,这才发现它们呈簇状生长,每簇少则一两株,多则十来株,相依在一起,发出诱人的白色光芒。它们通体高约10厘米到15厘米,全株无叶绿素,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因而才有了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身形,被人们称之为冥界之花,或称死亡之花、梦兰花等,甚至在一些小说中也被视为幽灵之花。凝视着在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一株株晶莹洁白的身影,我却认为它们是自然界的精灵,传说中起死回生的仙草。
  三
  山中小雨下得淅淅沥沥,时间已近下午四点。考虑到下山的路会难行,我们两位女同胞只好先朝山顶返,留下他们两位男士取景拍照。山中的雨说停就停,刚好半小时的时间,王记者和徐主任也赶上我们,大家又一起跟在徐主任后面,拄着竹竿慢慢往山下走。
  路是又陡又滑,走了一会儿,徐主任就给我们摘些野草莓、野樱桃、树莓来补充体能,这些小山果个个酸甜可口,吃过之后倒真是不渴了。
  林中休息间隙,徐主任谈着对田峪村未来规划的设想,思考着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带领村民致富发财。顺着徐主任的思路,我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近几年,政府为改善秦岭生态环境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或许正因如此,“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我们才有幸一睹这神奇梦幻般的植物——水晶兰。
  下得山来,天色已笼罩在黑暗之中,远处繁星点点。我们告别了朴实善良的田峪村徐德奎主任和村民们,驱车往回走,身后的秦岭犹如一幅水墨画,与我们渐行渐远。同行的《三秦都市报》记者王晓峰以他记者的视角,谈到“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批示,“严肃查处,一抓到底”,这才确保了秦岭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近期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也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水晶兰的发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颇有成效。但是,要让水晶兰永远盛开,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
  张雪梅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
其他文献
阿坝州作为四川第二大藏区和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是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州、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2008年“5·12”地震后,阿坝州坚持壮大旅游支柱产业目标不动摇,将振兴旅游作为灾后产业恢复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在十年中取得了辉煌的重建成果。现在的阿坝旅游,已初步形成一个具多功能产品、多层面市场、多休闲方式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为阿坝旅游的强势振兴和跨越发展打下了
期刊
维吾尔族刺绣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主体是本民族妇女,她们从美化服饰、家居,到如今拓展刺绣市场,在哈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发展模式,使之成为农牧民多元增收的亮点和新疆特色文化产品的亮点。  哈密是连通新疆与内地的咽喉,也是连接全国和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更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处。自古以来,丰富多元的中华文化与新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交流、交融,既推动
期刊
“我们要以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奋力夺取决胜全面小康新胜利。”这是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中国红谷”延安,志丹县以“红都”扬名海内外,不过,志丹人拥有的不只是革命先烈刘志丹所带来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實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特别是
期刊
起源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对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效果明显。六盘水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在学习运用“三变”模式推进陕西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六个方面,即领导重视是根本,政府主导是前提,解放思想是基础,做好龙头是关键,选准产业是重点,防范风险是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任务。那么,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
期刊
作为西部民族地区,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受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以及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面对新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和“文旅+”发展机遇,黔西南州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为突破点,加快推动“文旅+”多业融合,精准对接客源市场,实现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黔西南州地处滇黔桂结合部,是贵州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境内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42.47%。近年来,
期刊
近两年来,陕西省富平县庄里中心卫生院认真贯彻中省健康扶贫有关精神,深入庄里鎮每一个村卫生所和每一个贫困户家庭,采取健康帮扶与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富平县庄里中心卫生院针对辖区实际,实行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加大了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力度,有效地降低了辖区因病致贫人数。为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制订了详细的扶贫
期刊
近年来,陕西省白水县民政局根据本县实际,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机制工作的新路子,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机关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创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他们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全力做好留守困境儿童及家庭的保障服务工作,依托“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2017寸草春晖”、“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先后投入活动
期刊
澄城县是陕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渭北旱塬地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澄城县扶贫办紧紧围绕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577”标准,统筹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增收项目,探索创新“园区+”、“财政+银行+贫困户”“贫困村+互助资金+贫困户”“支部+产业+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全县已累计扶持建设扶贫产业园158個,联
期刊
他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作家。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中,也体现在他笔下令人陶醉的壮美风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以及一个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浪漫传奇中。  他将自己的写作比作像考古工作者修复文物一样。他认为,作家有责任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残片挖掘出来,把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还原出一个久远年代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故事。  2018年初,一部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浚稽山》悄然面世,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兴
期刊
推进工业园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既是陕西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工业园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基本方向可概括为“内部提升,外部拓展,协同推进”。具体路径为:积极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园区合作计划,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打造智慧园区,加强招商选资力度,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工业园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重要的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