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尽万般宠爱,父母尽其所能给他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荣耀,不是短暂的快乐,更不是高档玩具和名牌学校,而是良好的习惯。
  那些细小的习惯,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却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不好的习惯,如做事情磨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不懂得自控、不讲礼貌、懒惰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感觉出来。这时,如果不想办法去改正,那等孩子长大了,这些习惯就变成了他的烙印,因为要改正一个长年的习惯,是很困难的。
  其实,我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处境。我一直都比较注意从小培养豆豆良好的习惯,在他2岁前,我總觉得他的大部分行为只是偶然而为,或是小孩子天性使然,及时纠正后,并没有特别地去担心。可3岁左右,就越来越发现,他的行为开始形成习惯了,让我不禁紧张起来。比如,一开始他刷牙的时候,喜欢玩水,我并没在意,觉得这只是孩子爱玩的天性而已。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小事,他都不能集中精力,中途被其他东西吸引。如穿鞋时看到一个小火车,要先去玩两下,然后就忘记了穿鞋这件事情。我觉得,3岁多的孩子应该要明白做事情要一心一意的道理。于是,给他重讲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我问他,一开始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啊?因为它一会儿去抓蜻蜓,一会儿去抓蝴蝶。那后来为什么又钓到鱼了呢?因为它认真地钓鱼,没有去做其他事情。我说,那你穿鞋子的时候,一会儿去玩火车,一会儿去玩球,这样能很快把鞋子穿好吗?他回答说,不能。我趁机跟他说,做事情的时候,要把一件事情做完了再去做其他的,要不然,你会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
  此后,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一定及时提醒。
  后来,他做事就有了小大人的样子,一进门就把鞋子摆得整整齐齐,出门时穿鞋就是穿鞋,再也不坐在地上东看看西看看;玩过玩具之后,收拾完后才开始玩下一个玩具。而且,很多小习惯其实都是互相关联着的。
  好的习惯,好的品格,需要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去养成。当孩子还小一切未定型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他享用一生。
其他文献
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时间有所提前,各主管单位须在今年10月31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送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基金办)。目前,申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为
AIM: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86 bp(T>A) in the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gene(GRP78) and hepatitis B virus(HBV) invasion.METHODS:DNA was genotyped
小易是一名高一男生,个子高大强壮,皮肤黝黑,进入咨询室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觉得自己有心理疾病,而且很严重。”“哦?”我有些愕然,把探寻的目光投向他。“在教室
通常情况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多采用简单直白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做不对或不好,即批评和说教。事实上,这种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批评太多,说教太多,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无益,还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激起孩子本能的反抗,甚至造成孩子叛逆、厌学。  其实,暗示不失为—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暗示教育是相对于直接教育而言的,即: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和眼神等方式,启发、鼓励或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让孩子从
Tibet’s school for the blind was founded in 1999 by the blind German woman Sabriye Tenberken,who was not only the first person to establish a school especially
2016年即将过去。回首往昔,家庭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如国家和全社会对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视、《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等。但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出现
随着核武器、反坦克武器的大量出现,坦克的装甲防护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继上期刊出《坦克“眼睛”知多少》一文后,本期对坦克的防护能力作以简单的介绍。近年来,在科技
近年来,根据国家统计学数据显示,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老年人和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使不典型肺结核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影像学上容易误诊[1],主要是与常见的细菌性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现肺结核病人并给予彻底、规范的治疗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策略[1]。肺结核病人首次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比
过分严苛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过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质,自尊感低,导致拖延、不敢挑战等连锁结果。家长应提高对自己的觉察,避免自身过分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