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词汇意义而言,英汉两种语言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从文化角度探析英汉词汇的差异及文化影响因素。
  关键词:英汉词汇 意义 文化差异
  人类是通过语言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代表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往往都带有该民族特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与文化环境的色彩和烙印,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或者说在词的概念义素层面。它们所指完全或基本一致,但在非概念义素层面,即文化背景层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1.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1.1英语文化环境中词汇的内涵大于中国文化环境中的词汇内涵
  英语中“modem”一词指历史时代时,主要是和“ancient”(古代)和“mediaeval”(中古)区别的,本身包括汉语中“近代”和“现代”的概念。此外,“modern”还意味着对中世纪的反叛、追求人文主义精神、反对禁欲主义、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仅仅是简单地和“古代”相区别。或者说在中国文化环境中。“近代”和“现代”主要是时间概念,而在英语文化环境中,“modern”既是时间概念,又是文化概念。这样的词语还有“Renaissance”,它在汉语中是“文艺复兴”,而在英语中,除了表达这一概念之外,还指文艺之外许多事物或精神的复兴。再如“goat”一词,除了“山羊”这一层意思之外,在英语文化中,它还象征着邪恶、淫荡的人,而汉语文化环境中几乎没有人有这样的联想。
  1.2中国文化环境中有些词汇的内涵大于英语文化环境中的内涵
  “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用来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此外,由于历年来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这一汉语带上了一层贬义色彩,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思臆想。但是英语文化环境中没有这层贬义色彩。
  1.3词汇在英语文化环境中和中国文化环境中内涵不同
  汉语中的“政治”一词与英语中的“politics”,文化内涵大大不同。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与“政治”紧密联系的是道德问题、祖国前途命运问题、国家重大方针问题等。而在英语文化环境中,“politics”可以指一种政治家从事的职业,也可以指政治家的策略或手腕,或者指政治家在做出卑劣或邪恶事情时选择程度的艺术。再如“知识分子”一词,在中国文化环境中指一些有知识或具有高深学问的人,而在英语文化环境中指具有某种气质的人。
  2.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产生的原因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具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部分。一个民族特有的物质环境、社会结构、精神信仰往往通过这个民族特有的词汇表现出来。不同民族无一不将其外部世界的独特性及对世界认识的独特性灌注在民族语言词汇当中,正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英汉词汇意义的差异。具体说来,影响英汉词汇意义差异的主要文化因素有自然环境、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及文学艺术传统等。
  2.1自然环境的不同
  由于生活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主观感受不尽相同,反映在语言上,就造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如“东风”二字对生活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美好、春天”。在诗人辛弃疾的笔下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样美好的诗句和意象。这是因为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东风盛行于春天,而且是温暖的热带海洋吹来的。再如“西风”二字给中国人以“寒冷、萧瑟”的感觉。元代杂剧家马致远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悲凉的描写。因为西风是从寒冷的欧亚大陆内陆吹来的,盛行于冬季,寒冷而干燥。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情况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温暖而湿润,恰似中国的东风。正因为如此,诗人雪莱写下了《西风颂》这样的传世佳作。东风在英国则如同中国的西风,所以(Matthew Arnold写道:“a sort of spiritual east wind wasat that time blowing.neither Buder nor Gray could flower.”
  2.2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
  生产生活是词汇文化意义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映在词汇方面便折射出不同的文化韵味。如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用牛犁地,因此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和牛有关的词语也就比较多,像“体壮如牛”、“多如牛毛”、“汗牛充栋”,等等。而在英语传统社会中,马在人们生活中地位较为重要,和马有关的词语也很多,如“as strong as a horse”。“eat like a horse”.“work like a horse”,等等。
  另外。许多日常事务或现象由于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会产生一些文化意义。如在英语社会中,颜色词blue含有沮丧的、猥亵的、忧郁的意思,像feel blue(闷闷不乐),make ablue ioke(说下流话)等。而汉语中,蓝色使人想起天空、海洋,给人以辽阔、宽广、公正之感,所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老百姓称廉洁公正的官员为“青天”。生活中常见的有些动植物因不同的联想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意义,如英语中人们认为鸡“胆小懦弱”,而汉语中认为老鼠是这样的。在汉语文化中,“松树”的联想意义是“长寿”,而英语中,“松树”却无此意。
  2.3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的不同
  英汉民族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数千年发展形成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是产生词汇文化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习惯,使得不同民族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因而产生词汇的文化差异。如在英语社会中,举行婚礼时新娘穿白婚纱,这是因为白色被看成圣洁的颜色。而汉语文化中,白色是悲痛的颜色,用于丧葬仪式。英语中红色使人想起火、鲜血、革命、危险等,如英语社会中,交通灯用红色警示前方有车,须停止驾驶、而汉语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欢乐、幸福临门,人们过新年经常贴大红对联,挂大红灯笼等,结婚则贴大红喜字。中国古代社会判断妇女美的标准之一是“三寸金莲”。经常见到描写妇女走路优美姿态为“挪动莲步”。而在英语社会里,有些人把线条清晰的脚踝同女子优美的身段联系起来。如“He wasslightly disturbed by the cashier,a young and giggling Wiscon-sin School teacher with ankles.”(那个年轻漂亮的出纳员,威斯康星州女教师的咯咯笑声和一双漂亮的脚弄得他有些心慌意乱……)   2.4文学艺术传统的不同
  英语社会和汉语社会都有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这些传统积累沉淀下来,赋予语言词汇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文化意义。如汉语读者看到“杨柳依依”这样的词句,反映在脑海里的不仅是柳树随风摆动的样子,同时会感受到“依依不舍”的隐含意义。前者是“杨柳依依”的字面含义,而后者是其文化意义。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文化意义,是因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杨柳”这一意象是和“惜别”、“怀旧”这样的情感相联系的。例如,宋代诗人柳永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英语文化中缺少这种文化意象,因而英语读者难以把这一意象同它隐含的意义相联系。再如汉语中“松树”给人的意象是“挺拔、坚韧”,如陈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英语中却说“as strong as an oak”(像松树一样坚韧)。
  3.了解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意义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等深层的东西。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无论对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还是英汉语言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它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交际、传递信息的载体。只有通晓这两种语言词汇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语言,才能正确地、成功地进行交流交际,才能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提高社会文化语用能力,从而真正从本质上掌握这两种语言。在当代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这些意义显得更为突出。无论是对外政治经济交流,还是文化体育交流。具有词汇层面的跨文化意识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有时牵涉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外交问题或者经济效益问题。如在经济方面,因缺乏了解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而造成损失的例子是很多的。吴祯福曾经举过“白象”牌电池的一个例子。这种电池是中国最好的电池之一,然而在英语中,“白象”意味着无用而昂贵的东西。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不愿购买以“白象”为商标的产品。因此,只有从文化差异角度关注英汉词汇,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它们。
  4.结语
  英汉词汇意义方面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英汉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了解这些差异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可以进一步了解英汉民族各自独特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并由此丰富英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汉语言学习者和运用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
其他文献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Fe0.94 Mn0.06PO4 @MCNT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采用XRD 和SEM/EDS对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电化学测量方法对组装的钠离子电池进行恒流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就业异常艰难。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国家、高校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竞争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
采用浓度为1mol/L的碳酸氢铵(NH4HCO3)电解液体系,分别在0.3,0.5,1.0mA/cm^2的低电流密度下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改性前
研究了邻菲Luo啉冠醚电极的响性特性,测定了邻菲Luo啉冠醚络合物的相关萃取平衡常数,并研究了其与电极性能的关系。实验表明,当PVC膜中无邻菲Luo啉冠醚载体时,其与盐的脂溶性相关的平衡常数Kd反
摘 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平台的天空教室、MOOC、微课、精品课程等电子资源日益丰富和完善,为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平行班级间进行对比试验,探讨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装备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为普通高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半翻转课堂 机械制造裝备 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这一名词来自美国,是一种新
备受关注的我国首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拖拉机等从事农田作业又从事运输活动的农业机械由交管部门委托农业(农业机械)部门管
忠诚农机事业的带头人──绵竹县农机局局长刘伟荣同志绵竹县农机局王顺双,杨建章今年部、省、市有关领导接连视察了绵竹县的农机化工作,他们对绵竹县农机化的改革发展给予了高
大英县农机局顺应时代的需要,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的奋斗目标,在局机关开展了以"争做党放心、职工欢心、群众舒心的农机人"为主题的创建学习型机关活
为改善高密双轴向经编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剥离性能,并优化其综合力学性能,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底涂工艺中黏合剂质量分数、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该复合材料剥离强度的影
歌乐山镇农机站励精图治三年巨变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农机站,近年来在认真贯彻“服务、效益”两手抓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 处优越的地理环境,在沿成渝公路的歌乐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