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训练疲劳的特点分析与恢复方法探讨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游泳训练的强度很大,运动员在进行游泳训练时,很容易出现身心疲劳的情况,这在很多时候是难以避免的。而如何帮助他们快速的恢复体力非常关键,要有效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为此,本文首先叙述了游泳训练疲劳的产生原因。其次,分析了游泳训练疲劳的具体影响因素及特点。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恢复方法。
  1 游泳训练疲劳的产生原因
  运动员在进行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大量的训练会让运动员产生疲劳,这种疲劳属于运动而产生的运动性疲劳,属于普遍的生理现象之一。运用生物学领域的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主要是机体在承受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不能够持续的进行预定的运动。从本质来看,运动性疲劳主要表现在运动的效率以及运动的状态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时需要运动能量的补给,能量的补给不及时,会使得疲劳的状态得不到环节,最终积累成一定量的运动性疲劳,导致机体的活跃程度下降,各种指标活性下降。比如ATP活性降低,ATP主要负责的是通过水解释放能量,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能量的降低,感染到大脑神经,大脑神经为了保障机体的整体健康,而产生有效保护,在肌肉不能有足够能量支撑的时候,自主地降低一些活跃程度较低的机能,来协调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平衡,也需要适当的补给才能进行持续运动。
  2 游泳训练疲劳的具体影响因素及特点
  首先,游泳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水的阻力大于空气的阻力,相比较其他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游泳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通常是其他运动员的4倍,游泳运动员需要的运动补给,也是其他运动员的2倍。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教练要时刻观察运动员的整体肌能反应,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游泳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的过度消耗,并且补给不能够及时的提供,会导致游泳运动员新陈代谢加快,身体能量逐渐减少,不能够维持身体机体的整体平衡,导致运动员的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次,游泳训练对于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十分的全面。在训练过程中,各种力量的运用要予以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的有效性,但就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增加游泳运动员的疲劳感。大量的高要求运动,对于意志薄弱以及体能薄弱的运动员来说,疲劳感产生了概率会更高。但这种疲劳感受荣誉精神以及竞争精神的影响,会使大脑皮层活跃大量的兴奋信号,从而增强神经机能的活跃性,缓解机体的疲劳程度。最后,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或者拓展训练中,离开熟悉的环境进行训练,外界环境的整体表现,也会让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感,并且客观环境通常无法改变。
  3 游泳训练疲劳的相关恢复方法
  3.1 放松运动恢复方法
  高强度的游泳训练,会使运动员的身体分泌多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在运动员的机体内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影响运动员接下来游泳训练的状态,甚至这些代谢产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机体,会使运动员在接下来的游泳训练中很容易受伤。因此,面对这一现状,游泳运动员的教练,要合理的安排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在每一次的训练开始之前,都要对运动员进行机体的放松,机体的放松能够帮助运动员获得更好的训练状态。在每一次的训练后,教练要安排运动员进行合理的机体舒缓运动,比如慢跑、伸筋等加快机体代谢物的转化,让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得到放松。而不是在训练后马上安排运动员进行休息。另外教练也可以营造能够让运动员在训练后,帮助运动员放松身体机能的休息环境,比如在休息室内放一些能够舒缓心情的音乐,舒缓的音乐再加以适当的舒缓训练,最终能够让运动员在每一次的游泳训练中,都能保持最佳的状态。
  3.2 饮食调理恢复方法
  运动员在训练后进行及时合理的饮食补充,是其恢复身体机能饱满状态的最佳途径。在食物提供能量的排行中,碳水化合物位于给身体提供机能的榜首,但碳水化合物虽然会随着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而不断的被消耗,但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训练过程对身体机能消耗程度的积累,最终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被消耗的同时,也会消耗一定数量的血糖,而血糖对于运动员来说,保持运动员身体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练应该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补给,帮助运动员缓解疲劳。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补给,能够让运动员在并训练中保持成绩的稳定性,减少游泳训练对于身体的损伤,提高运动员游泳训练的质量,而高质量的游泳训练,可以让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综上所述,饮食调理,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一定要根据训练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
  3.3 物理恢复方法
  物理恢复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来帮助运动员缓解游泳训练中的伤痛以及疲劳等不良现象。在游泳训练后,运动员通常会运用物理方法来迅速恢复身体的机能。比如采用水疗的方法,水的浮力能够舒缓运动员的机体,尤其是温水浴或者局部的热敷,水疗的方法可以加快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并且能够舒缓血液的流通,让运动员机体的疲劳感得到缓解。对于有机体疾病的或者受伤的运动员,可以在水中加入药物,让药物通过热敷的方式逐渐渗透到皮肤当中,最后缓解运动员的机体疼痛,最终逐渐达到治愈的效果。除此之外,水形成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动员疲劳的机体进行按摩,教练可以在训练结束后,用水管喷射运动员的机体,帮助运动员缓解训练当中的不适的感觉。综上所述,物理恢复法注重于对于运动员不良机能反应的缓解,是保护运动员身体机能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3.4 按摩恢复方法
  对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常用的恢复方法还有按摩。按摩主要是通过一定时间内的机体按摩积累,让运动员的机体得到舒缓,并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帮助运动员改善训练过程中产生的不良集体反应。按摩的时间通常为20分钟左右,按摩成果是否良好和按摩的手法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按摩的力度适中以及穴位准确,可以更加快速的运动员恢复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各环节的配合。简单而言,通过按摩可以帮助运动员,加快排出新陈代谢,而更为有效地缓解疲劳。
  3.5 營养恢复方法
  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够,需要通过科学的营养补给,来恢复身体的机能。因此,在机能的补给上要注重营养上的搭配以及每个运动员的不同身体素质,从而能够切实的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的机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食物的选择上,食物的种类一定要丰富,确保给运动员提供的营养是全面的。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糖类以及蛋白质的补充,糖维持人体的能量,蛋白质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这两者都是人类运动支撑不可或缺的能量。再补充能量的同时,也要注重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的补充,提升运动员新陈代谢的能力,并减少糖分的消耗,更好的帮助运动员缓解疲劳。
  3.6 心理恢复方法
  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会影响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发挥,也会让运动员的产生心理上的疲劳。为了减少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负面影响,应该帮助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坦然的面对训练以及比赛中的各种压力。例如,睡眠疗法,通过心理暗示的睡眠疗法,让运动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睡眠,获得身体以及心理上的压力舒缓。
  4 结论
  游泳训练是一种强度很大的运动,进行运动后的疲劳恢复,对他们的身体状态或是成绩而言都很重要。因此,就要加深对游泳运动疲劳的研究,然从多方面入手,对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提供科学的方式,从而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增强游泳训练的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与时俱进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回顾党的历史,贯穿的一根红线就是与时俱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小学教学的不断变革。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相对于城市教学而言,农村小学教学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体育教学质量水平不及城市小学的体育教学水平。但是,体育教学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小学应该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策略,实现体育教学
期刊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学校体育人才培养存在模糊性与单一性,本研究认为利用超循环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教师、学生、课程、器械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能够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进而提出课程的优化设置、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和学生设身处地的参与体育场馆建设从而加深对体育项目的认识的三大途径来发展学生能力,从而使更多的专业体育人才可以更好地为我的体育事业服务。  1 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  1.1学校体育发
期刊
手球运动作为我国体育领域较起步较晚的运动之一,目前还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手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存在的手球认识匮乏,训练方法不科学,忽视体能训练,忽视心理素质培训等诸多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手球运动员的训练起到借鉴作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1 引言  手球起源于丹麦和德国,是欧洲球类运动的一种,可以看成是橄榄球和足球的混合物。其比赛规则也与其他球类运动
期刊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既是“活动性游戏”,又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技能锻炼。它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趣中练,寓教于乐。在过去的传统教学领域中,上体育课幼儿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要求要完成的体育技能锻炼,这是极不科学的,它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是一种“灌输式”的指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以来,我园创造性体育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体育教学既有传统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