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即兴”艺术的运用技巧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即兴”。又叫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应变力。它是面对意外发生的情况,敏感地洞悉学生思维活力的势态。迅速作出恰当反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的教学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即兴”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即兴”具有特定性。课堂教学艺术受时间、地点、情况、对象的限制,常常表现为“应激状态”。课堂上,或学生突然违纪,或学生提出无关问题。或争论不休,或意外干扰……如此种种,这些偶发现象,教师应灵活而迅速地“激”出多种方案,处理偶发。排除纷乱。现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以共勉。
  
  一、尴尬之时给台阶
  
  马卡连科说:“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备课时,教师尽管钻研了教材,制定了教案,进行了教学设计,在备课中也考虑到了学生的种种因素养:在解决教学问题上,教师尽管有要言不烦的点拨,切中肯綮的解说,准确无误的解惑,直言不讳的指导,画龙点睛的总结,但事实告诉我们:在动态的课堂上,“一切皆有可能”。
  例:在一堂作文课上,教师正兴致勃勃地朗读学生在上次作文中出现的美文,忽然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说:
  生:(神情严肃)老师,这篇文章是抄的。(他拿出自己买的作文书为证)
  (顿时,课堂一下躁动起来,大家开始由赞美变为鄙视,教师面露尴尬之色,被念到作文那学生更是面红耳赤、不敢抬头。)
  师:(迅速冷静)抄的作文也有好的一面呀!学生抄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文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啊!
  (教师继续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全文)
  师:就文章而言,文章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这样的美文,我们班只有两个人读了,要不是他们推荐给大家,大家还不知道它的存在呢!我们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生:我们应该感谢某某……
  (那位抄作文的学生慢慢抬起了头,向教师投来了感激目光。作文分析继续……)
  (从此,这个班的学生自办了一个《美文荐读》,那遭遇尴尬的学生也自觉开始自己的作文创作。)
  那位学生的发言,也许他并没有考虑到他的“指证”会让另外一个学生难堪,会让老师尴尬,但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指证”让课堂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教师简单处理,我想那位抄作文的同学肯定永远抬不起头,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学生暗地里会嘲笑教师无能。而该教师的做法,不仅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持了课堂的流畅性,更促进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失德行为的发生,使课堂“绝处逢生”,一石三鸟。
  
  二、意外之间巧借力
  
  课堂上,教师不仅调控节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点拨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而且还要善于引导好学生意外之问。在我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连珠的讲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之时,总有一些“冒失鬼”会提出一些意料之外或令人哑然的问题,有的看似幼稚,有的奇思怪想,有的不可思议……对此,教师不必急于回答,可以缓冲一下,将问题抛给学生,趁势点拨,巧妙地把问题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
  例:钱梦龙在教学《故乡》时,突然有个学生发问。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略一沉思)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
  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我没有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段对话中,钱梦龙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无关问题,并不慌乱,而是沉着应对。保持十分冷静的头脑,先缓冲一下,向学生交代了自己对跳鱼一无所知的“底”,进而又不失时机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把这一旁逸斜出的问题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加深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
  
  三、答非所问巧搭桥
  
  教师是“导演”,设计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或一问如纲,牵及全篇;或层层设问,由表及里;或利用矛盾,“投石冲开水底天”;或巧问于疑,事半功倍:或寓庄于谐。寓问于趣……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迈开思维的阔步,达到认识的升华。但课堂上,又常常出现有问难答、想“歪”走“岔”的现象,有的时候还弄得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从而使得一些本来极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变成了牵着学生鼻子的“缰索”。
  例:在教《孔乙己》一课时:
  师:周围的看客对孔乙己这样一个深受伤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嘲笑、挖苦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周围的看客没有怜悯心,都是冷血动物。(连“动物”一词都搬上来了,显然学生是从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考虑的)
  师:再想一想,周围的人本来是这样无情吗?(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来思考)
  生:是封建统治,封建制度使周围的人变得麻木愚昧冷血。
  ……(分析继续下去)
  面对学生的“歪思妙想”,尽管“答不对路”,教师首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要批评,更不能置之不理。其次教师要耐心倾听,弄清学生的表达意图,从中发掘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或换个角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阻于不露痕迹之中,方显教学艺术之高妙。
  
  四、学有争执多铺路
  
  自古文章见仁见智。鲁迅先生也曾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革命家看到排满。”可见,文章千人读,读来百个味。学生对教材、对教师讲授有不同看法亦属正常,从打破常规束缚。塑造创新性人格着想,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善思”的习惯,另一方面对这些“反对言论”也应善待。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都应给予肯定。即便是一些成人看似幼稚的观点,也不可讥笑,而应予以帮助指导,使其进一步提高。
  例:在教学《祝福》一课总结时,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读《祝福》你读到了什么?
  生1:我读到了悲惨。可怜的祥林嫂两嫁丧夫,子死房收,自身被卖,临死还不得解脱。一个字:惨。
  生2:我读到了其中的冷漠,鲁镇的人喜欢揭人伤疤,乐于嚼人故事,漠视死亡。
  生3:我读到了愚昧无知……
  生4:我读到了专横……
  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思维的浪花荡漾在知识的海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说:“学习课文,不可死学,而要活学,创造性地学。”此言得之。
  另外,还有一些非课堂因素的干扰:诸如窗外突然吵架,小动物飞进课堂,不速之人推开门等等,对这些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包容学生一时的注意力转移,更要将这些因素巧妙嫁接、转化,使之融入成为课堂的有机部分。如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之时,一只蝴蝶飞进来,教师可以说:“知汉的魅力是无穷的,连蝴蝶都吸引过来了!”等等。用灵活的变通、幽默的语言,变干扰为点缀,转平府为亮丽,化腐朽为神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需要我们的教师攻璞琢玉,精益求精。叶圣陶说:“教亦多术,运乎在人。”我想教学无法,贵在得法。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外,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特别是在应激状态时,要有冷静理智的头脑,坦白的襟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此,不断地达到教学的高境界,让课堂教学这件“艺术品”日臻完美!
其他文献
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党根据形势发展做出的重要决策,事关党的生存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005年以来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向,然而信息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否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将是信息化管理成败的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7例采用全麻进行手术,42例采用全身-硬
《猫部落》是香港女作家王璞的又一力作。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文本叙述模式而采取了网络跟贴的形式,这一完全不同的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手法,将网络与文学契合在一起,为小说叙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日前作出最终裁定,以所谓中国产钾磷酸盐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为由,同意对中国输美钾磷酸盐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即“双反”)制裁。
文章分析了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的原理,提出抑制措施,重点介绍EMI滤波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电路。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相结合对妊娠早期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孕11+0~13+6周胎儿的颜面部及鼻后三角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重建图像,后者包括三维断层
《马氏文通》首次提出了"坐动""散动"的理论,是马氏动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坐动""散动"的内涵、功能,揭示这一理论对研究汉语动词及其动词性短语的多功能性的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我国去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去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长5.3%,原油消费量增长12.9%,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8.2%,
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期望价值理论视角出发研究淮北师范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投入。结果表明,淮北师范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的期望价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