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里森《宠儿》看黑人的自我成长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宠儿》是托尼·莫里森长篇小说中最成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里,莫里森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一位生活在奴隶制度下的黑人妇女进行了详细的描绘——黑暗的压迫使得母亲做出了弑婴的行为,小说用艺术形式再现了人性的光芒。本文以《宠儿》为例,通过分析奴隶制下黑人的悲惨命运以及奴隶制给黑人造成的心灵创伤来阐述黑人的成长过程,并分别从黑人身体自我成长、黑人社会自我成长和黑人心理自我成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促进读者对“黑人自我成长”这一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宠儿》 黑人 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托尼·莫里森作为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对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秀拉》、《最蓝的眼睛》、《宠儿》曾多次获得多项大奖,其中《宠儿》更是以苦涩的诗意和紧张的悬念、如诗般的文字画面以及对黑人生活的真实描写,先后获得了种族关系图书奖、普利策奖和美国图书评论奖。尽管莫里森顺利地读完了大学,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仍然很严重,而作为一名黑人作家的莫里森对这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编著黑人历史、讲述黑人文学就成了她毕生的事业。《宠儿》作为黑人对奴隶制度的控诉,在这个诉说过程中,黑人忘掉了过去,在心灵创伤的愈合过程中实现了身体、社会和心理的自我成长。莫里森在《宠儿》这部作品的叙事中采用多视角、空间错位、时序颠倒、语境变换、虚实相生和历史与神话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黑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重新构建。
  一 《宠儿》概况
  尽管《宠儿》是以小说的形式发表,但这部小说的创作灵感却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莫里森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古典文学以及小说的研究使得她曾担任过出版社的编辑,在一天上班的早上,她在简报上看到一则关于黑人妇女的报道,报道上讲述了一位黑人女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避免重复奴隶的悲剧亲手结束了孩子的生命。小说的主人公塞丝同样也是一名女奴,并且在一所名为“甜蜜之家”的种植园内工作,在与同为黑奴的黑尔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奴隶主加纳先生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他对奴隶的管理一贯以温和式的方式对待,这种相对人性的管理方式使得黑奴们愿意为他辛勤的劳作。加纳的死使得这群奴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纳先生的亲戚,即那个所谓的“学校老师”接管了这个庄园,他采用暴力的手段来侮辱和折磨他们,在这种残酷的压迫下,塞丝萌发了逃跑之心。在废奴组织的帮助下,塞丝将孩子们送到婆婆贝比·萨格斯的身边,之后自己也设法逃了出来,可是“学校老师”并不放过他们,他试图将塞丝和她的孩子带回种植园,为了避免孩子像自己那样重复奴隶的命运,塞丝用锯片亲手结束了刚学会爬行的女儿“宠儿”的生命。塞丝无法忘记自己的女儿,因而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而弑婴的行为则对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同伴嫌弃她、警官捉拿她,而在18年后宠儿又出现在她的生活当中……
  二 《宠儿》中的黑人们
  塞丝的婆婆贝比·萨格斯同样是一名奴隶,她的一生有60年是在奴隶生活中度过的,直到老年才在黑奴儿子黑尔的赎身下重新获得人生自由。60年的奴隶生活使得萨格斯成为了生育奴隶的机器,毫无地位的她受尽了白人和黑人的摧残,她被迫与不同的男人发生性关系,总共生育了八个孩子。但是作为孩子的母亲,她却没有和孩子共同生活的权利,她的孩子都被当成牲口被卖掉。现实生活的无助使得萨格斯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面对不公她从未想过抗争或是争取,长期的奴隶生活不仅摧毁了萨格斯的思想和精神,还使她积劳成疾,只能依靠拐杖走路。尽管塞丝也是一名奴隶,但相对于萨格斯而言,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塞丝作为接替萨格斯的奴隶被安排在“甜蜜之家”种植园,奴隶主加纳先生温和的管理使得塞丝有了自己选择伴侣的权利。在将近一年的选择中,塞丝看中了善良而又充满孝心的黑尔,并在婚后生育了三个子女,在加纳先生的管理下,他们度过了六年安逸的生活。这种安逸的生活甚至让塞丝将“甜蜜之家”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的快乐平静的生活使塞丝感到非常满足,然而这一切随着加纳先生的去世逐渐土崩瓦解,她的自我意识开始渐渐苏醒,她意识到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被当作牲口一样被人使唤,于是她决定将孩子送到婆婆那里抚养,与这种动物式的生活彻底决裂。
  三 《宠儿》中黑人的自我成长
  1 黑人身体自我的成长
  黑人作为奴隶主的一种财产,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操控权,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充满渴望,于是在奴隶制下他们开始了为拥有身体自我而战的反抗。如老一辈黑人妇女贝比·萨格斯,60年的奴隶生活几乎将她的身体全部摧毁,意识到这点的她决定靠心灵来谋生,但那种丧失自我的栖息方式仍旧使得她一生充满了悲哀,在那个栖居的荒凉中心她不仅要忍受失去自我的痛苦,还得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这两种痛苦导致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否能成为一个尽职的妻子,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已经无从探究了,身体自我对他们而言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为了使自己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她决定用心灵来感召黑人对自己身体的爱护,因为在白人看来它们是如此的一文不名,但解放自我和解放自我所有权完全是两码事。塞丝的弑婴行为让贝比·萨格斯意识到这么久以来她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黑人的身体自我根本就无法实现,因而她失去心灵谋生的勇气,从此之后她不再走上讲坛,她无法用牧师的角色来教导那些黑人去爱护自己的身体。失去心灵寄托的她开始整日呆在床上,除了颜色之外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也只是一副麻木的表情,她彻底失去了追求身体自我的动力。
  当塞丝历经艰辛地逃回婆婆住处,并在那生活第28天的清晨,“学校老师”就带领一伙人来到了贝比·萨格斯的住处,他们试图将塞丝以及她的孩子带回种植园,为了避免让孩子重复非人的生活,情急之下的她用手锯杀死了年幼的女儿。奴隶生活在塞丝的记忆中留下了太多的创伤,尽管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拥有身体自我的权利,但又无法改变现状,这种精神与身体上的压迫导致她形成“被压抑的无意识”,这种被压抑的意识让她在危急时刻做出了弑婴的疯狂举动,这是一种被反抗精神操控的下意识举动。创伤的记忆使得塞丝对身体自我失去了安全感,情感和思维在刺激下会处于失控状态,塞丝是从心底不希望自己子女重复她的遭遇,所以在失控状态下她认为结束女儿生命是最好的办法。哥特式的叙事风格将母亲弑婴的极端推向了故事高潮,而塞丝这种极端的思想也从侧面反映了奴隶对身体自我追求的无助。   2 黑人社会自我的成长
  在残酷的剥削下,温和式管理使得奴隶主获得了黑人奴隶的拥护,从而将他尊称为善良的“家长”,而奴隶主也经常以这样的身份自居并引以为荣,尽管在表面上,他们关心奴隶、对奴隶比较友善,但在内心他们还是会利用奴隶的无知。在加纳先生温和式的管理下,塞丝与黑尔在“甜蜜之家”平静地生活了6年。相对于前一辈黑奴而言,塞丝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加纳先生的温和使得她更加卖力地干活,将加纳太太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某一天她听到“学校老师”将她的“动物属性”讲给学生听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在奴隶主眼里始终被当成动物看待,内心的羞辱感油然而生,她开始萌生了逃跑的心理。塞丝从最初对加纳夫妇感恩戴德到对自己身份产生怀疑,从剥夺女儿生命权利到为弥补母爱而成为奴隶,从她的这个社会自我变化过程,我们看到了黑人社会的自我成长,但她对社会现实始终保持着一种逃避的心理。
  保罗·D同样也是一位黑人奴隶,在莫里森的小说中他是最先意识到社会自我的黑奴,在逃离砸石场以后,他将所有的记忆都尘封在胸前的烟草罐里。奴隶制使他形成了凡事都只能存在一点点爱的意识,他认为当爱过多人就会失去自我,所以当塞丝对孩子过于宠爱时他毅然地离开了她,在之后对塞丝的了解中,他改变了自己原先的观念,果断地承担起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塞丝的小女儿丹芙是寻找社会自我的典型代表,从小生活在贝比·萨格斯住处的丹芙常年受到鬼的困扰,慢慢地,她开始习以为常并对宠儿产生了一种依恋感,当她决定走出这所房子并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时,这个女孩的内心开始变得坚强。丹芙的社会自我变化可以说是莫里森对新一代黑人的希望。奴隶制已废除多年,所以黑人们应该勇敢地去构建社会自我,只有对社会自我产生新的认识,在社会和集体中才会有归属感。在小说的结尾,保罗·D和塞丝的自我意识都被唤醒。从故事的结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莫里森希望所有的黑人都能像丹芙一样,通过学习知识来构建社会自我,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情境。
  3 黑人心理自我的成长
  心理自我构建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内容,莫里森通过对三代人心理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来展现黑人心理自我的成长历程。贝比·萨格斯作为老一辈的黑奴代表,她从未意识到自由为何物,直到儿子将她赎出去时才发现,原来她的生活还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度过。身体上的摧残使得她无法养活自己,所以她只能通过心灵来赡养自己,于是她成了一位不入教的牧师,牧师的身份使得她有机会向黑人传输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思想。在她看来,上帝会赐予黑人所有的自我权,而塞丝的弑婴行为彻底粉碎了她内心的幻想,于是她放弃了对自我的构建,终日生活在混沌之中。塞丝在听到“学校老师”将她当作动物看待时,内心风起云涌,由原来的感恩戴德产生了逃跑的心理,为了避免女儿重复奴隶的悲剧,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并始终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直到宠儿回来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尽所有的力量去弥补她的过错,直到记忆中的创伤将自己的精神消耗殆尽,两代黑奴的悲剧是自我的扭曲,面对这个结局她们也只能选择妥协和退缩。
  在保罗·D进入他们的生活之前,丹芙一直将自己隐藏在黄杨树中的一个小屋里。在那里,她的内心可以得到平静,可以将世界对她的伤害隔绝在小屋之外,她就像一个蚕茧将自己紧紧地束缚在保护层里,不愿参与社会的冷漠和压迫。尽管如此,到最后她还是踏出了自己的小屋,从胆怯的小女孩转变成一个拥有自由自我意识的未来黑人代表,她不再依赖于他人提供的食物,在鲍德温兄妹的帮助下,她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母亲。社会自我的成长使得丹芙开始学习开始工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形成了自己的地位与尊严。从丹芙的这一系列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心里自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性格的变化让她开始接触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理想,决心去工作来养活自己的母亲。莫里森笔下的丹芙既没有像贝比·萨格斯遭受过的残酷的压迫,也没有经历过像母亲塞丝一样的弑婴创伤,她对独立自我的追求不仅象征着黑人的进步,同样也寄托了作者莫里森对黑人民族的期盼,她对心理自我的追求反映了黑人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四 结语
  作为一部揭示奴隶制对黑人精神残害的小说,莫里森不仅仅将写作重点放在了对黑奴悲惨命运的描述上,而是通过描述这种残害对黑奴身体和心理造成的影响来完成黑人的自我构建。故事通过描述老一辈黑奴贝比·萨格斯、具有反抗意识的塞丝以及通过学习来改变社会情境的丹芙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转变来展现黑人在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上的成长历程,在鼓励黑人自我成长的同时,向世界展示黑人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小说的结局寄托了作者对人性永恒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 孙国永、孟凡茹:《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与成长》,《语文学刊》,2010年第9期。
  [2] 崔新燕:《解析〈宠儿〉中托尼·莫里森的美国黑人文化言说策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6期。
  [3] 王妮:《从〈宠儿〉看托尼·莫里森的黑人女性身份重建》,《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6期。
  [4] 焦春艳:《建构黑人女性主体三部曲——从〈最蓝的眼睛〉〈秀拉〉到〈宠儿〉》,《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王娜,女,1978—,河北衡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祁剧高腔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祁剧高腔是祁剧音乐中的三大腔体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深厚艺术底蕴和极强的艺术造诣。艺术为社会而创作,它期待观众、听众和读者。这个由乡间草台走向城市舞台的剧种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为避免人去歌歇的遗憾场面,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祁剧高腔 音乐 演唱 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编创而成的,但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上却均有背离,主要表现在广告宣传语言及史实之间的情节失真,不少词语的读音和用法都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与实际历史人物有所偏差,这些都使该剧在艺术上的质量大打折扣,放松了对真实性的追求。  关键词:大汉天子 生活 艺术 真实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电视剧《大汉天子》引起了观众的广泛
期刊
摘要:歌曲音乐形象的创造是歌唱者对歌曲的演绎过程,而塑造歌曲音乐形象的根本,就是要求演唱者要正确掌握音乐形象的特质、理解词曲的内涵和意境,充分运用各种演唱技巧和适度的情感进行二度创造,用声音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以此来感染和启发听众,使听众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演唱者 歌曲 音乐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各类艺术创造的中心环节,而歌曲音乐
期刊
摘要:还愿是民间信仰下民众向神灵祈求达到某种“愿”时,对信仰神许下的诺言和愿望实现后的依诺偿还行为,其进行通常伴随着既定的仪式性。在比较庄重的仪式场合,“乐”必然作为人们观念上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烘托了仪式的庄严气氛,又搭成人神互通的桥梁,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功能性的仪式音乐而存在。  关键词:还愿仪式 信仰 音乐 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  受农耕文
期刊
摘要:民族声乐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和灿烂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表演和欣赏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革和进步。对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民族声乐艺术的本质,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艺术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时间的界
期刊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流行歌曲的求新、求变、求难、求异已经令人目不暇接。但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经久耐唱的优秀曲目却越来越少。作为20世纪后半叶流行乐坛的一位巨星,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一再被传唱和翻唱,她那甜美的歌声、朗朗上口的歌词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这便是研究邓丽君歌曲特点的意义。邓丽君以她个人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卓越的胆识,始终把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她选择歌曲的重要准则,赋予了流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迅与唐加勒克的生平及作品特征的比较,具体分析研究了其相似点。不同生活地域、迥异民族性格的两位文坛巨匠,在生平与创作方面呈现出很多相似之处,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关键词:唐加勒克 鲁迅 生活经历 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符合这“四跨”中的一个方面,就可以进行相关的平行研究或影响研究
期刊
摘要:20世纪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以一曲《春之祭》的芭蕾舞剧震惊乐坛,他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创新意识,用原始部落特有的神秘和野蛮征服了全世界,研究这部作品的文献不胜枚举,不过大多是从音乐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分析的,本文则是从这部作品中的原始因素出发,着重研究其背后所代表的原始意象,并给予现代的诠释。  关键词: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 集体无意识 原型  中图分
期刊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于1964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从1991年发表中篇处女作《孤岛》,到2001年频频获奖的《玉米》,再到2005年的长篇新作《平原》,毕飞宇的小说创作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个年头,毕飞宇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不少奖项,例如: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英仕曼亚洲文学
期刊
摘要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文艺本身才是文学特质的真正说明者。”而他的文学作品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本文将以《离婚》这部小说为切入点,全面地分析老舍在叙述方面所特有的丰富性与完满感。重点研究老舍小说中所使用的文本逻辑、语言策略、叙述资源与路径、变相方法和形式,从中解读出其在小说中的叙事艺术框架。  关键词:老舍 叙事艺术 《离婚》 叙事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