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鲜明之形象 增完美之表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曲音乐形象的创造是歌唱者对歌曲的演绎过程,而塑造歌曲音乐形象的根本,就是要求演唱者要正确掌握音乐形象的特质、理解词曲的内涵和意境,充分运用各种演唱技巧和适度的情感进行二度创造,用声音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以此来感染和启发听众,使听众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演唱者 歌曲 音乐形象 塑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形象的塑造是各类艺术创造的中心环节,而歌曲音乐形象地塑造也同样如此。歌曲这种音乐体裁形式,是由演唱者通过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来感染和启发听众的。要想把歌曲唱得美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歌唱者就必须以美为再创造的基本点来深入表现作品。首先,要正确理解并抓住音乐形象的特质;其次,要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运用美的歌唱技巧和美的情感表现进行二度再创造。这样才能使歌唱者在进行歌唱时充分展示歌曲作品中的意境和内涵,才能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才能使人们获得一种美的音乐形象和艺术享受。因此,正确理解音乐形象特质、充分运用各种演唱技巧、通过演唱者美的情感表现,是塑造鲜明而完美音乐形象的根本。
  一 对音乐形象特质的把握
  演唱者要想把一首歌唱好,真正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和内涵,并且塑造出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就必须正确地理解并把握好音乐形象的特质。
  首先,音乐形象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素材和表现手段来塑造的(即综合特质)。在综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基本形象和具体形象的综合问题。如聂耳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和《梅娘曲》,两首歌虽然都塑造了旧中国女性这一基本形象,但二者的具体形象并不相同。前者塑造的是被社会损害、被人们贱视、受生活所折磨而又善良爱国的歌女形象,演唱时要做到哀而不伤、怨中有怒。后者塑造的是出身于国外富商家庭、为爱而抛弃封建家庭的华侨女学生的形象,演唱时要做到爱中有恨。由于这两人物各方面的差异,在演唱时歌曲的艺术处理不同,塑造地具体音乐形象也是不同的。所以,作为歌唱者,在演唱歌曲、塑造歌曲的艺术形象时,首先要抓住基本形象,再将基本形象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统一、完整、和谐地利用各种因素,构成新的综合形象,就一定可以塑造出鲜明而准确的综合音乐形象。
  其次,音乐形象是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形成的(即运动特质)。音乐作品都是先从动机开始,进而构成主题,然后组成乐段,最后完成全曲的,整个过程是运动发展的。例如,歌曲《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第一句是歌曲的动机和主题的形成。第二句旋律是第一句的变化重复,深化了主题。至此,“我”、好地方“南泥湾”的音乐形象基本形成。第三句和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与主题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仍从侧面表达了“南泥湾好”的同一主题思想,使“南泥湾”的音乐形象更加完整、丰满;第四句则是主题乐句的变化再现,音调和节奏都来自第一乐句。《南泥湾》旋律的发展极其简练、集中,音乐的运动变化都与塑造“南泥湾”的形象有关,在基本形象形成之后,音乐便有规律地运动发展起来,主题发展顺畅、变化自然,音乐风格一致,主导动机贯穿始终。由于音乐不停运动,音乐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这就是音乐形象的运动特质。
  做为歌者,只有在掌握了音乐形象特质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运用各种音乐语言和技巧,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也才能确保音乐形象准确、鲜明、生动。
  二 运用歌唱技巧来塑造音乐形象
  歌唱技巧从内容上看有呼吸技巧、共鸣技巧、咬字吐字技巧等。呼吸技巧可以使声音及音乐连贯、控制着声音的强弱;共鸣是为了增强声音的明亮程度和音色,起着美化、修饰声音的作用;咬字吐字是要清楚的交代出歌词的内容。歌唱者对一首歌曲的演绎及音乐形象的塑造过程其实也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过程,要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不同的技巧来塑造音乐形象。
  如四川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歌曲表现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姑娘望郎来的音乐形象。它由起、承、转、合结构关系的四句歌腔构成,每句歌腔均带有句尾衬腔。歌曲第一句歌腔唱的是“高高山上哟一束喔槐哟喂”,突出了高山、青槐,展示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其中的“哟”是前半句的句尾衬腔,唱时要运用呼吸技巧,气息要深而长,使音乐线条连贯,同时口腔要打开运用上共鸣技巧使声音高亢嘹亮些,以烘托高山的形象;其中的“哟喂”是后半句也是整句歌腔的句尾衬腔,唱时咬字要清晰,控制气息使声音轻些,以烘托枝叶繁茂的槐树;其中的“喔”是后半句歌腔的句中衬腔,唱时也要轻些,要突出其承上启下的过渡连接作用。歌曲的第二句歌腔唱的是“手把栏杆啥望郎来哟喂”,出现了整首歌的主要音乐形象——少女。其中的“啥”和“哟喂”均是句尾衬腔,这里的“啥”发声吐字口形要扁,两嘴角向后拉发成四川方言“赛”音,以突出地域性形象。然后唤气,使乐句稍分开,来为故事的缘由做铺垫。“哟喂”时,要突出“哟”延长“喂”,塑造出凝神远望盼郎来的纯情少女形象。歌曲的第三、四句既是歌曲另一形象“娘”的出现,同时表现了她与女儿生动的对话。第三句歌腔唱的是“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表现的是娘对女儿疑惑的发问。其中“呀”这个前半句歌腔的句尾衬腔,要唱得急促些,以烘托娘对女儿发问的突然性;其中“哟喂”这个句尾衬腔唱时,第一个字“哟”要重(强)些,第二个字“喂”要轻(弱)些,以突出问的语气。第四句歌腔唱的是“哎,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女儿对娘发问的回答。其中“哎”这个句前衬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唱时力度要轻,以烘托女儿那种羞怯和如何回答娘时的思索神态,同时也显示了女儿的机灵与聪慧;其中“啥”和“哟喂”这两个句尾衬腔,要唱得轻松自然,以衬托女儿对娘突然性发问的安然回答,同时“哟喂”这个最后的句尾衬腔还要保持好气息,唱出渐慢渐弱的收拢性,以突出歌曲点题性的结束感。整个歌曲在演唱时综合运用了共鸣、气息控制及咬字吐字、口形的保持等多种歌唱技巧,并通过声音的变换塑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音乐形象。
  由于歌曲是通过歌唱者的声音来表现给听众的,歌唱者声音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歌曲作品的意境、内涵以及音乐形象的准确性。因而,歌唱技巧的完美运用对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充分运用词曲来塑造音乐形象
  歌唱者在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时,一方面是通过歌词的语意内涵来理解诗情意境的,另一方面是凭借优美的旋律来领悟音乐思想的真谛。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将歌词变为感人至深的歌声过程是演唱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中的情感升华过程。演唱者在接触歌词中,感受到一种情绪状态,受这种情绪的感染唤起自身情绪的活动力,激发起表演的激情和欲望。演唱者就运用歌唱技巧和旋律,把歌词的内涵和情感变成歌声表现出来。如《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这首歌曲的词是表达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三段词描写出三幅画面,第一个是“到处都是明媚春光”的美丽祖国,那里有淌着碧波的大河、两岸稻花飘香、有船有帆还有号子,“是我生长的地方”;第二幅是“到处都有青春力量”的英雄祖国,姑娘如花、小伙心胸开广,用青春的力量来改变家乡面貌;第三幅是“到处都有和平阳光”的强大祖国,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热爱和平的人民。三幅画面可以说是三个鲜明的音乐形象,在歌词中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而歌词的后半部却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山洪喷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斗的激情,使人很容易被歌词内涵所感染,从而激发出表演的激情和欲望,因而能更加完美地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音高、节奏和调式构成一首歌的旋律,它反映着歌唱者内心情绪方面的体验。
  音高有组织的运动是构成旋律的要素,这种运动的各种状态与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人的各种情绪、情感的波动状态存在着很多相似、相同和对比性。旋律因此而具有了表情达意及描绘事物的丰富表现力,节奏控制着曲调情感色彩的变幻,把握曲调起伏和感情的脉搏。再如,歌曲《我的祖国》,前半部独唱节奏徐缓,旋律委婉、优美动听,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半部是副歌,节奏加快,混声合唱把情绪推向高潮,来尽情抒发战士的激情。
  调式直接影响歌曲基本情绪的把握,如大调式的歌曲通常表现出明朗的感情色彩和雄壮有力的气势,塑造的是向上、自信、积极的音乐形象。如马可词曲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出工人劳动的热烈场面,塑造了中国工人顶天立地的形象。小调式的歌曲通常表现柔和、含蓄、委婉、悲哀的感情色彩和温柔伤感的情调。如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凯传词,王酩曲),旋律情深意浓、婉转动人,表现了对亲人思念、期盼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妹妹形象,旋律情深意浓、委婉动人。
  可以说词是塑造音乐形象的基础,曲调是塑造音乐形象的灵魂。充分地运用抒情的歌词、优美的旋律会更丰富歌唱者的情感表达,大大加强歌声的感染力。使歌唱者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通过歌声这一载体给人以心灵和情感的震撼。
  四 运用情感表现来塑造音乐形象
  情是艺术之灵魂,也是歌唱之灵魂。歌曲作品的情感表现是词曲作家情感的表现、是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映。歌唱者要想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除了声音外更重要的是要用美的艺术情感去表现作品。如果歌唱艺术抽掉了感人的情,只剩下苍白的物理性的声,是无法塑造出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感染力的。歌声是心灵的呼唤、是情感的迸发。所以,唱到欢乐时才会眉飞色舞,唱到幸福时才会如醉如痴,唱到悲伤时才会声泪俱下,这一切皆因情所系。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声乐作品,艺术情感的表现也不相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也不同。要探索声乐艺术的情感表现,一般来说,应该做到具体作品具体分析,并且不同的作品中,用独特的风格和角度去表现美的情感。如民间歌曲《放马山歌》,反映的是牧童生活,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欢乐的牧童。由于其特点是质朴、简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因此,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应该质朴、自然而切忌矫揉造作。再如,《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词,刘锡津曲),这首当代创作歌曲,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演唱这类作品时应充满自豪和幸福美满的感情,为人们塑造出一幅美丽的音乐形象: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雪飘的姿态轻盈飞舞,白雪的性格纯洁美丽。
  又如,建国前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仁曲,刘半农词),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五四时期,青年一代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纯真爱情时的低回咏唱。演唱这首歌曲时在情感的表达和心境上与民歌和当代作品的情感表现就截然不同,有一种压抑感和伤感,绝不能像民歌和现代作品一样,可以放声高歌。否则,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就不准确。
  不管哪类作品,在音乐形象塑造方面,它们的共同点应该是用美的情感去展示所要表现的作品内容;它们的不同应该是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将一种体验生搬硬套于类似的情感体验之中。但也必须防止在情感处理上过于琐碎而走向反面,使音乐形象不够集中,情感表现毫无说服力。因此,准确地分析各类作品、准确表达情感是塑造准确音乐形象的前提。
  总之,歌唱者要想把歌曲唱得有感染力,并塑造出生动而鲜明的音乐形象,仅凭一副好的歌喉是远远不够的。歌者不但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还要了解词曲的内涵、意境,在演唱过程中充分运用美的歌唱技巧和美的情感表现进行二度再创造。这样才能塑造出完美的音乐形象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才能使人们获得美的艺术享受,才能使优秀的声乐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孙蘸白、董文建:《歌唱基础知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 顾耿中:《论歌曲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 黄洋波:《试论艺术歌曲音乐形象的特征》,《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
  [4] 苏夏:《歌曲写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冯安君,男,1967—,河南开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柏拉图是唯心主义哲学学说的代表,他认为辨析能帮助人们探寻事物的本质,并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它是什么”,只有辨析的帮助,人们才能更加理智地面对现实生活。柏拉图严厉批评诗歌,而把学生引向远离传统诗歌的辨析学殿堂,认为诗人是辨析学家的敌人。而孔子盛赞诗歌,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诗学观点,坚信诗歌是可靠的知识之源,诗不接受辨析的居高临下,认为最精湛的论诗过程反映治学的最高水平,最终在诗歌搭起的语言平
期刊
摘要:鲍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强烈创新品质的诗人,他不仅把文人乐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还奠定了七言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鲍照同时又是诗赋兼工的南朝文学大家,他以赋法写诗,丰富了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文主要从诗体流变、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鲍照诗歌的赋化问题,为鲍照诗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鲍照 诗歌 赋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赋是继《诗》《骚》之
期刊
摘要:竹林七贤是魏正始末年至嘉平初年,以阮籍、嵇康为首的一个带有文人色彩的民间玄学团体。竹林七贤的出现与魏晋易代之际的政治环境和七贤各自的社会地位、品性、审美情趣的相近以及正始时期的玄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竹林七贤对于自由高洁人格美的执著追求,为之后的中国文人树立了一种艺术化的、富有诗意的新型生命范式。  关键词:魏晋文学 竹林七贤 玄学 思潮  中图分类号:B23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研究开始由传统的作者中心论转向译者主体性,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角色。本文从源语文本的选择、解读和表达三个方面阐述了张经浩所译欧·亨利短篇故事集《圣贤的礼物》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而论证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欧·亨利 张经浩 《圣贤的礼物》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传统的原语中心
期刊
摘要:在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意会”和“言传”两个翻译过程中碰到的概念,意即“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争论。本文从维特根斯坦对“不可说”的论述入手,结合接受美学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述“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一对矛盾共同体相互依存,共同促进语言文化发展,进而提出了“不可译性”存在的价值,正是由于“不可译性”,让语言文化有了绚烂多彩的特征。  关键词:语言哲学 可译性 不可译性
期刊
摘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双关语的翻译成为众多译家头痛的难点,一些流传广远的英语双关语更成为译界的难题。一方面,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面前,这些难关正一个个被攻克、破解;另一方面,一些看似已被成功告“译”的双关语仍有尚待商榷之处。本文以一则英语双关语的译文为个案,试图阐明译者在努力传递英语双关语的双关谐趣时,不可不顾及译语语言的规范性。  关键词:翻译 双关 方言 类比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公羊传》与原始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包括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也包括对其的发明创造。本文旨在探讨《公羊传》对原始儒学的发明创造,并且分析发明创造成果中体现出的思想融合与文化碰撞。  关键词:《公羊传》 原始儒学 发明创造 文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公羊传》推行原始儒家思想,然而,这种推行绝不是全盘肯定、照单全收。《公羊传》形成于汉景帝时期,时至东汉
期刊
摘要:由王海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通过塑造三对夫妻来展现“围城”内外婚姻的真实图景,演绎了三个错位的婚姻——城乡恋、姐弟恋、忘年恋。导演通过这些极端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一道独特的“围城”景观,用鲜活的形象对传统婚恋文化进行着现代阐释——家庭伦理观念由封建宗法伦理向现代伦理观念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以及颠覆与回归。  关键词:围城 女性主体意识 抗争 妥协 《新结婚时代》  中
期刊
摘要: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祁剧高腔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祁剧高腔是祁剧音乐中的三大腔体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深厚艺术底蕴和极强的艺术造诣。艺术为社会而创作,它期待观众、听众和读者。这个由乡间草台走向城市舞台的剧种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为避免人去歌歇的遗憾场面,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已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祁剧高腔 音乐 演唱 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编创而成的,但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上却均有背离,主要表现在广告宣传语言及史实之间的情节失真,不少词语的读音和用法都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与实际历史人物有所偏差,这些都使该剧在艺术上的质量大打折扣,放松了对真实性的追求。  关键词:大汉天子 生活 艺术 真实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电视剧《大汉天子》引起了观众的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