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角形的外角》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体验“问题——探究——发现——应用”的过程,所以,本节课既让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又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推理论证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理念。
  关键词:情境创设;探究发现;归纳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通晓数学知识发生与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知识能面对数学活动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正确识别三角形的外角。
  2.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准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动画导入
  人物1:咦,三角形怎么不高兴啦?还哭啦。卡通三角形谁让你们光注意三角形的里边呢!人物2:你那外边还有啥啊?什么都没有啊!卡通三角形还有角呢!你们都没看见!
  设计意图:由动画进入情境,通过人物对话导出课题。创设一个有趣味的问题情境,为学习新知识设置悬念,也为利用拼图继续探究三角形外角性质提供基础。
  二、 探究新知
  (一) 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引导学生阅读书上内容,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总结三角形外角的特征,得到概念)
  (二)加强巩固
  1. 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每一个外角和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什么关系?
  2. 填空:(如图1)
  (1) △ABD的外角是()。
  (2) △CDE的外角是()。
  (3) △BEC的外角是()。
  (4)∠ADB是()的外角。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图形演示,加强学生对《三角形的外角》概念的理解,能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到三角形的外角,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 思考: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其他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1. 动手做一做:在白纸上画出如图3所示的任意三角形及外角∠ACD,然后把∠1,∠2剪下拼在一起,放到∠ACD上,得到了什么结果?
  2. 动笔算一算:∠1=80°,∠2=60°,∠3=40°,你能求出三个外角的大小吗?有什么发现?
  3. 动脑证一证:师生共同完成。
  4.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动笔、动脑,引导学生從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计算再到严密的推理论证、探究三角形的外角具备的特殊的性质,由学生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四) 知识拓展反馈强化
  1. 如图2,D是BC边上一点,∠B=∠BAD,∠ADC=80°,∠BAC=70°,求∠B,∠C的度数。
  2. 如图1,△ABC的两个内角∠ABC,∠ACB的平分线BD,CF交于点E,∠A=50°,求∠BEC的度数。
  设计意图: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论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猜想与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推理能力。
  三、 结束语
  本节课学习了三角形的外角定义,还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我们的老朋友三角形终于高兴了,希望我们同学向它学习,做一个内外兼修的合格学生!
  作者简介:
  张竹筠,辽宁省抚顺市胜利中学。
其他文献
国家针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给基础教育的数学教育带来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最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被全球多个国家热捧,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重要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教师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予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数学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两种题目解答和变化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本文通过列举例题的方式,来具体阐述
在建筑消防安全中,消防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能够保证建筑室内安全性.然而,在目前的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易于忽略的疑点问题,对建筑消防安全造成了非常
对于初中生而言,应用题所占的分数比重是所有题型中最大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当前的应用题教学现状,进而帮助学生在今后应用题知识学习中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以下主要针对“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如何搞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即教学时,我们应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
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不仅在科学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也有着其不可替
目的:通过桑椹的免疫作用的研究,初步确定其具有免疫作用的主要部位为桑椹多糖;通过对桑椹多糖的免疫、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及其不同产地、成熟度等组别的含量测定对比,为今后桑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