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王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王不是猫,是涞阳一个卖鼠药的老头。那时候,他穿衣举止扮成猫的样子,吸引人买他的鼠药,被称为“猫王”。猫王的鼠药很灵,每天都能卖出不少,他的日子过得不赖。
  不过,有一天,猫王遇到了麻烦。那天,猫王来县城赶大集,一个中年汉子来找麻烦。前几天,这汉子的媳妇闹别扭,一时想不开,买了猫王的耗子药吃了,死了。
  猫王叫屈:“鼠药药老鼠,她又不是不知。是她自己寻死,与我何干?”但汉子容不得他讲理,非要拉猫王到县衙说理。好心人劝猫王:“任凭你再有理,县衙不让你破半个家业脱三层皮,你能赢?不如破费一些,息事宁人。”
  猫王取十两银子给了那汉子,汉子才罢休。自此再有买鼠药的女子,猫王必先察言观色,若是愁眉不展或神情恍惚的,一律不卖,后来干脆不卖给任何女人。这样一来,他的生意大不如前!
  过了些日子,知县夫人也吃了猫王的鼠药。猫王听说后,傻了。他依稀记得前两天有个衙役买过他的鼠药,衙役还是他同乡,猫王没敢收钱,几包鼠药白送了。
  一連几天,猫王躲在家里害怕得要命。老妻试探着出主意说:“如果人没死,咱多出些银子,或许县大老爷会饶了咱们。”猫王去找那个买他药的同乡衙役。那衙役告诉他,夫人好歹保住了一条命,可变得傻乎乎的,大概是被药“烧”坏了脑袋。
  猫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百两银子掏出来,托衙役转交知县,又单拿出二两给他吃茶。
  第二天,衙役把一百两银子退回来了。猫王哭了,说:“肯定是县太爷嫌少。”他又加了五十两,给的茶钱也加了二两。衙役接过银子,迟疑了一下,说:“我再试试。”转天,钱又给退回来了,猫王答应继续凑银子。
  衙役走后,猫王越想越怕,也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银子,一着急,吃了自家鼠药自尽了。
  其实这个知县除了好色也没有多坏。他因为讨小妾惹得夫人喝了鼠药,多亏发现及时,一碗咸菜汤给夫人灌下去,药就全吐了出来。当衙役拿来猫王的一百两银子,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知县说了句:“与卖老鼠药的人何干,退回。”
  衙役也不是有多坏,那一百五十两银子他一两也不敢动。他来回折腾,也只是为了让猫王多给他加几回茶钱罢了。
  没有猫王的日子,涞阳大街显得冷清了许多。(摘自《大观》)
其他文献
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  江河,既是满载神性和诗意的实体,亦是伟大的精神智库和美学资源。当然,这一切一切,源于水之流性。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水滞则为液, “液体”和“河流”——多么截然不同的存在。现代社会鲜见的是清流,残剩的是液体,所谓的水危机,也仅仅指液体危机,而非清流危机。  流水载物,古人早就谙此,然其所为,只是泛舟履波
1    我家住在象鼻胡同,那是一条拐了三个弯的胡同,就好像大象的鼻子一样细长。我在这里生活了15年,胡同从来没有什么改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熟悉。  变化是从那个早晨开始的,我骑着自行车,飞快地从胡同穿过。第一个拐弯,早餐店的生意正好,新出锅的油条带着诱人的香味。第二个拐弯,裁缝店还没开张,平日里吱吱呀呀的缝纫机仍在熟睡。第三个拐弯,咣当——我碰到人了。  是一个从拐角走出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