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殇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
  江河,既是满载神性和诗意的实体,亦是伟大的精神智库和美学资源。当然,这一切一切,源于水之流性。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水滞则为液, “液体”和“河流”——多么截然不同的存在。现代社会鲜见的是清流,残剩的是液体,所谓的水危机,也仅仅指液体危机,而非清流危机。
  流水载物,古人早就谙此,然其所为,只是泛舟履波。现代人不同了,他们想让所有的垃圾都搭乘这趟免费公交。
  水,终于盛不下、载不动了,气喘吁吁,奄奄岌岌。江河世纪,正走向液体年代。这是可怖的事,比地震海啸更骇人。
  不错,女子乃水做的,但这水一定是流水,绝非液体。“逝者如斯”,不逝,孔子怀里那块伟大的表还走得动吗?“曲水流觞”,没有流潺载杯,人生的朦胧诗意何处觅寻?
  古之贞女洁士,多有葬水情结。舜帝南巡驾崩,娥皇、女英二妃殉投湘江 ;杜十娘伤恸难寄,纵身入水……再如屈原、王国维和老舍,皆选择了取水为棺、魂宿大泽。
  在诸君眼里,水似乎比青山更值得托付,除了水的洗刷之意与心境相合,也可见事主们对水品的一贯信任吧?至少水有个好名声,清白干净,不会脏了身子。若换了现在,我想她们和他们一定会集体变卦。随便往现代水沟里跳,是件蒙羞的事。
  我有个观点:对大自然来说,一切“原配”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富饶、最完臻的,无论山壑泉林、花草鸟兽、河泽湖海、大漠绿洲……
  古语的“江”字,暗含长远之意。我想,造物主造人之初,大概是想好了让那些精心置办的“原配”以不动产的名义荫庇苍生的吧。今天,若老人家来个回访,必大惊失色,自个儿的家业竟如此不经折腾!除大洋深处的海沟和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世间还剩多少“原配”?
  解读
  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但今天我们禁锢了水的脚步,玷污了河的梦想。看到现在的水库大坝,你会不会想问,大自然的“原配”被我们发配到哪儿去了呢?
其他文献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柳思达,18岁,曾就读于贵阳一中理科实验班。2010年1月出国,现在美国佛罗里达读高二。在美国的这半年,我经历过不少风雨,不少辛酸,但努力后成功的快乐,超过了一切辛酸。到美国的第一
就算你不是爱购物的人,对小孩子热爱的迪士尼也没有什么兴趣,这辈子还是应当去几次香港。同样是钢筋水泥森林,香港与内地很多一线大城市有何不同?我的一位年年都要抢着去香港出差的女友称:腊味店和肉铺的地上没有丝毫油腻;茶餐厅的地上不湿滑;在超市,再好的化妆品陈列的都不是空盒子,再贵的咖啡罐子上,都不会拴着“防盗链”;就算你只买一罐6块钱的特价沐浴露,剩下的4块钱找头,收银员一定连同小票,双手托着,恭恭敬敬
西奥多·约翰逊(“J先生”)是我五年级的班主任。他高高瘦瘦,出名地幽默风趣,学生们都希望能分到他的班上。
1971年9月18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橡树崖镇,17岁的少女琳达-穆尼罕姆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叫兰斯·阿姆斯特朗。好多人劝琳达将孩子抛弃,她不为所动,抱着他逢人便说:“他叫阿姆
艾伦·穆尔黑德根据他的战时记者生涯写了一本题名为《日月蚀》的书,用南斯拉夫爱国志士临终前写给他未出世的儿子的信做结尾:我的孩子,你现在睡在黑暗里,为出生的奋斗养
3年前的耶稣受难日,我正式跟自己的iPhone说了拜拜。但是每当听到人们在热议它的最新版本的时候,我还是会禁不住想起曾经与它相伴的日子。
矮马指成年体高在106厘米以下的马,因小巧玲珑、天资聪颖、性情温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可用于观赏、娱乐、实验和劳役,也是小朋友和老年人很好的“朋友”。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们渐渐褪去青涩,开始变得强壮,尤其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曾经仰视的父亲,已经可以平视,以前对于自己来说过高的跳马已经可以轻松越过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是
1979年的一天,他带着一岁半的女儿上街,女儿被一些纸折的小鸟、飞机吸引住了。他却偷偷地走过马路,对尚在马路那边的女儿说:"爸爸在这儿啦,你一个人过来。"看见马路上稳稳当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