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栋虹:长期性悖论与国企董事长选聘的难题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性悖论成为国有企业运营的特质,深刻地决定了国有企业可能是经理人的舞台,但决不是企业家的舞台。
  
  在委托一代理理论看来,企业治理的一个基本命题是:作为股东、以董事长为代表的委托方,与作为运营层、以总经理(或CEO)为代表的代理方,在行为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前者行为具有长期化导向,而后者行为具有短期化导向。委托一代理双方这种行为的差异构成一对矛盾,成为企业治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也成为企业治理实践运作的核心。
  对于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而言,以董事长为代表的委托方是依据企业的股权自然形成的,主要也是由企业内部提升,所有权明确与清晰,在其激励下,通过适当的代理方选聘,或双方行为的协调,容易将委托一代理的矛盾化解。在企业实践中,只要所有权清晰(所有权决定长期行为,使用权决定短期行为),未见民营企业的委托一代理矛盾形成破坏性的结果。
  而对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国营的企业而言,以董事长为代理的“委托方”不是依据产权自然形成的,其本身也是“被委托”的结果——即受政府的任命;经常也不是由内部提升的,而是由外部选派的;不是如民营企业先有董事会,后有经理层,而是先有经理层。后有董事会及董事长。同时基于所有权的虚置,委托一代理双方行为差异构成的矛盾,就成为内含的悖论,一直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委托一代理运营与企业发展。
  长期性悖论成为国有企业运营的特质,深刻地决定了国有企业可能是经理人的舞台,但决不是企业家的舞台。经理人与企业家在特质上是存在重大差别的,其一就是经理人是短期行为导向。而企业家一定得具有长期行为导向;其二就是经理人一般不具有“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一定得具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如创新与创业精神。是引致企业成长的引擎。一个企业的中低层管理者可能仅仅具有一般经理人的特质,但其高层管理者(如董事长)一定得具有企业家的特质。这是管理分层与企业成长所必需的。
  国有企业因此对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经理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市场法制环境不健全、政府管制不规范、国有企业本身大多属于垄断性行业、不同所有制政策待遇不平等而国有制受到额外关照等背景下,国有企业运营的利益巨大、竞争性极弱、风险与压力较低、从业的机会成本较小,从而,跻身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会成为管理者的重要职业取向。在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市场化不健全的情况下,选聘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因此不构成难题。
  但国有企业的董事长选聘却可能构成一个难题。一方面在于董事长所需要的企业家数量在中国整体上严重不足,而企业家精神更是稀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界也没有将合格的企业家培养(不同于一般的经理人培训)及企业家精神塑造作为重要指向,使得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2005年做了一个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对中国和印度的高等教育做了比较研究,结论是:印度的大学毕业生更能胜任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在于,长期性悖论使得国有企业也不是以企业家(精神)为特质的董事长的理想舞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一批想在国有企业开拓一番事业的企业家,先后中剑倒马,为此提供了沉痛的注脚。在此基础上,越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市场不健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优秀的管理者越是不愿意从事这种以长期利益为导向的董事长职业,除非政府对董事长的管理另有规定。
  长期性悖论在决定了国企董事长选聘难题的基础上,也同时决定了其长期成长严重不足的发展结果。受益于行业垄断、政策支持等一系列优惠,国有企业获得了高盈利,但高投资、低收益率,高费用、低服务,高资源、低创新的境况一直未曾得以改变。这种发展结果情况虽然是另文的主题,但却为本文的长期性悖论提供了佐证。
其他文献
全球宏观政策决策者也许也会想到“没有通胀也要应对通胀”,所以,发生预期之外的政策变化也并非绝无可能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怎样一种超然飘逸的生活!现实却是,这种生活带来的结果可能只是悲剧。一直以来,羊群效应总是被视作非理性行为的重要表征,然而,当疯狂的羊群在本没有路的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并最终踏出一条新路之时,非理性行为就脱去了非理性的外衣,扛着大势所趋的旗帜让稀有的理性选择付出沉痛的短期代价。
期刊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要持续支持并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但是国有企业继续发展的思路及目标定位应该有所纠正    此轮国有企业的扩张尤其是央企的无边界扩张,开始于2003年,2008年下半年以来达到了巅峰状态。在国有企业的扩张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本在垄断领域中的占比,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本在充分竞争领域中的占比。国有企业的扩张,已经从注重国有企业的数量,转变到注重国有企业的规模。与国有企业的
期刊
从长期来看,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能做好企业的增值工作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进民退现象实际上绝对不限于中国,这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美国现在也是国进民退,比如在银行界,美国政府对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高盛银行、摩根士丹利等等,进行参股甚至控股。美国最重要的一批银行,全部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在保险业,AIG也是国进民退;在汽车行业,通用与克莱斯勒也是国进民退。在英国也是如此,比如苏格兰银
期刊
政府应当积极调整其救市政策与产业政策,尤其是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与政策扶持,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冲击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而且通过中国政府的救市政策间接改变了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相对格局。一方面,中国出口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而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民营企业自然难以幸免。另一方面,无论是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刺激方案,还是2009年上半年7.3万亿的信贷投
期刊
当遭遇市场突变,绝对控股公司的老板觉得力不从心、又不想放权给参股的伙伴,遭遇继任难题、股权结构争议、留住人才难题,难道老板真的老了    老板与两个创业伙伴的亲密故事    专注于特种织布和化纤贸易的太润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陈风雷一手创建。陈风雷在最初创业时,可谓艰难险阻。多亏了两位一同创业的伙伴,他们是张志和(分管营销)与李志胜(分管采购生产),不论怎样艰难险阻,都一直非常支持陈风雷,公司
期刊
事后,或谴责、或认定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的相关职务,或实施市场禁入,其效果如同隔靴搔痒,并不能触及到违规者的痛处    今年2月17日,深交所的一纸谴责公告,再次使ST琼花(原名江苏琼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深交所的公告显示,自2006年3月起,现任董事于在青(江苏琼花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利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公章,违规为其本人、公司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多次提供担保,累计违规提供担保13 792.5万元
期刊
主持人:今天我们谈《公司治理中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样一个题目,企业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有这样两种风格:一种是他们比较强势,外在表现就是精力旺盛,一个人能够处理掉企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对企业有着强大的把控能力,当然这种把控不能说对企业一定是好或者一定是坏;另一种是他们崇尚无为而治,把事情多数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干,自己则到世界各地的名山大湖去游览,优哉游哉,而这种悠哉也同样不能说对企业一定是好或者一定是坏
期刊
纵观整个2008年,独立董事在董事会表决中使用反对票或者弃权票的现象,见诸媒体者可谓少之又少,甚至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形都相当少见,上市公司董事会开会一团和气的现象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主流。而在这一团和气的背后,我们却发现,独立董事辞职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独立董事反对票一票难求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要“逃离”董事会?    “一票难求”之谜    以敢于直言,曾在董事会决议中投反对票的保税科技独立董事彭良
期刊
领导力开发工具用“强”和“弱”来标记一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在能力测评中,总是得分越高越好。然而实际上,过犹不及。“强”在被过度发挥之后就转变成了“弱”,而领导者也会因此而丢掉工作    传统智慧认为,别在“战胜弱点”上浪费太多时间,你更应该关心的是“你能把什么做到最好”。在开发领导力的过程中,如果你专注于改进弱点,则无论付出多少精力,最终成效都会十分有限,所以你应该挖掘自己有哪些优势是公司所需要
期刊
大堡礁堪称地球上最美的“装饰品”,像一颗闪着天蓝、靛蓝、蔚蓝和纯白色光芒的明珠,即使在月球上远望也清晰可见    这是一块与尘世相离的大陆,优美寂寥,自然赋予她神秘迷人的魅力:阳光灿烂的海滩、雄伟壮观的高山、五彩缤纷的珊瑚、一望无际的草原、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这些都使澳大利亚成为旅游者非常向往的地方。而大堡礁则是这些魅力中最为另类的一个:美丽的珊瑚、原始的礁岩、纯白的沙滩……    “海陆空”拥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