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来源 :教师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元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152项独立研究结果,随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教师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调节分析发现,城乡调节了教师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教师支持不仅直接影响学业成绩,而且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这一结果为教师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能预测学业成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表明该理论模型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普遍适用性.
其他文献
为解决当下师德政策和实践过于强调国家和学校本位的师德建设与师德教育,忽视教师本位的师德学习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具身观以及具身认知理论,同时整合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提出具身师德学习概念,强调教师身体的能动参与在师德学习中的回归,即教师通过身体与情境的互动,引发师德知、情、意、行的改变,最终形成教师美德.在这一概念中,“身体”具有多重意涵,既包括生理层面身体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亦包括心理层面身体的感知觉和情感体验等.基于具身师德学习的内涵,进一步论证了具身师德学习对教师“修身立德”的重要
本文论述情景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明确主题,合理设计剧情;一“境”到底,连贯学习思路;适度应用,多种方法结合等实践策略.
本文针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学校普遍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提供专业的支持,家庭方面要做好入学准备、支持与配合学校的工作等,努力促进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