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历届的学生中都有部分物理学困生。那么物理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怎样来减少物理学困生呢?我认为形成物理学困生的原因是:
  一、社会和家庭客观原因
  社会上流行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商品经济的大潮也不断地冲击学校,像一些没上过什么学的暴发户物质生活富裕,辍学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回来穿着和其他方面发生一定变化的学生等等,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当代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生主观原因
  1.数学、语文等学科基础薄弱。
  物理学科要求从事物的表象出发进而探究事物发生的内在原因及规律,并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相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由于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定,小学学生100%免试即可进入初中学习,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这实际上对学生学习物理已潜伏着分化的危机。
  2.对物理学科存在畏难心理
  在未学习物理之前不少学生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得到物理难学的信息,物理难学就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使得学生先入为主对初中物理有了畏难情绪。同时因为学科的特点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初中二上册,学生首先学习的是形象思维的物理学形象概念的内容,如测量、声音、光等概念。到了初二下册及初三,学习的是高度抽象的物理抽象概念,如密度、压强、功的概念,一向习惯于利用形象思维方式的初中学生,突然要求其具有抽象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学生对这一转变过程的畏难情绪。由于学习内容的改变,必然造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顺利地得以转变。学习方法、策略一般容易转变的人是很容易适应不同学习环境和方法的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做不到这一点的学生,容易成为学困生。
  3.物理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需要一定的方法与策略。它是追求学习效率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技能,以及对整个学习活动及其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方法技能。显然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普遍缺乏的是元认知的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说面对初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学困生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监视、学习过程的调节等很缺乏。另外,一般的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由于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作指导,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对一些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并把这种“死记硬背”带到以后的学习中来。因此,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当然记忆的长久性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1.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1)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通过物理的具体例子告诉学生物理是一门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就是将来不考大学而学技术也要用到物理知识的,比如学电器的维修,学汽车的维修,学电气自动化等;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理知识也很多的,比如骑自行车的技巧就是杠杆知识的应用,高原上要用高压锅做饭是因为水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等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注重情感投入,把爱心献给学生。大部分学困生孤独自卑、缺乏自信。教师若能给予更多的关爱,动之以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他们则会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在课堂上及时激励、表扬。
  2.重视与物理相关知识的传授,增加学生阅历。
  对于与物理应用的相关数学知识,教师应注意在帮学生进行必要的复习或讲授。如科学计数法的知识、体积和面积的单位换算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有的学生不会换算,可在学习密度和压强时进行复习;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在物理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多举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分析。还可以带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等地参观,鼓励学生多看电视科学教育栏目,多看科学画报,多看与物理相关的科普书籍,增加学生的阅历,补充必备的知识。
  3.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新的知识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时,在学生的内心将产生一种积极的欲望,希望通过主观努力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但是,若由新知引发的认知冲突超出了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程度,学生经多次努力后仍不能成功,就会产生困惑、回避的想法。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导入新知识时,要选择时机,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新知识的导入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对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及课件制作来加强直观教学,并逐步抽象,适当放低起点,放缓节奏,让学生有逐步消化的机会。从初中学生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分析,初中学生已经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了,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但是在转化初中物理的学困生时,我们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并作为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而抽象思维可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得以培训与提高。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学生对“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理解时,学生对于这一规律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是对文字面上的一种感性认识,根本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是,若教师引导学生以形象化的思维理解这一规律,则这一规律显得简单:如可以做实验,不管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的这个角(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小于空气中的角。通过实验后,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有关这一实验概念的“表象”,则学生在以后应用到这一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这一表象。再比如,当学生在学习“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对于物体的上浮、下沉还是漂浮是液体与物体(实心)密度的大小比较有关”,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一关系。所以,对于这问题,单纯从文字或公式的理解是很难的,学生不容易记忆。但当我们从形象的具体例子出发,从类比的方法出发,这一问题就可得以解决:如我们可以举例子进行类比,把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上浮,(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可类推)其他同理。
  4.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则起着阻碍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致形成习惯;对某些不良的表现要及时给予否定,减少其出现机会,直至其杜绝为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学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当然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还有其他的因素,这就要求广大物理老师多留意,发现问题及时对症下药!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专业人才和劳动用工需求猛增,越来越多的农民移民到城市,成为城市的”新市民”。据公安部和有关专家估算,目前全国流动人口接近一亿三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古代史距今年代久远,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大部分是史书以及考古发现,这样的事件与现代史部分最大的不同就是比较单纯一些,涉及到的政治经济等背景较少,因为毕竟是古代事件,没有谁真正
期刊
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是我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自《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
如何通过实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水平,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高自身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具体分析.r
期刊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中心纽带,是学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然而我们在这表面风光的背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就愿意接纳你。  尊重学生首先是在人格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扮演者。是家庭学校学生任课老师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所管理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班级的声誉。我从教至今20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20多年了为此,就我个人从事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体会谈点浅薄的经验。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是对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要求而班主任老
期刊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在面对来自语文课堂的挑战中,生本教育以理念带动行动,彻底改变课堂管理方式,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把对生命活动的取代转变为依靠和激扬,从而让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如何利用生本的教学理念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使师生有共同的进步,值得我们深究和探讨。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  1.教师是“服务者”、“
期刊
后勤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优质的后勤管理与服务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声誉和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一、深化对学校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的认识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与管理较为多样复杂,增加了管理难度。近几年来,我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这一目标,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