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扶持中小企业是当务之急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中国当下已经到了非减税不可的时候了,如今我们减税主要有三大目的:
  (一)引导资本回归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原因是因为做企业不赚钱,或是只能赚点小钱,相反做的人很辛苦,负担重不说,风险还很大,做传统产业的老板一旦做大之后,大多有被套牢的感觉。尤其是员工发展到几百上千的规模之后,这时候当老板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员工打工了。笔者创业20年,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感受与时俱增。
  自从温州人发现把资本从企业中转移出来,进入到投资行业之后,赚钱容易不说人还轻松。这种示范效应一出来,立马全国一片跟风。前几年炒房,炒股票(2007年之前),炒古董玉器做收藏等等,无人不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说,那几年做投资,傻瓜也赚钱,这话确是事实。
  10年前你2000元/平米的住房买进来,现在至少2万/平米,10年涨10倍,每年涨一倍,当年投资100万,如今是1000万,在这种暴利之下,谁能经得起诱惑?谁不心动?我们做企业的都知道,如果每年能有20%的净收入,5年能收回投资已经是绝对好项目了,二者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也算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吧。
  这种社会现象最终带来的恶果是:人心浮躁投机成风,人人都搞短、平、快,即使这种行为是投资,实质上也已经异化成投机。没有人肯安下心来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做一番事业,做上10年、20年,做成百年老店。都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都想捞一把就走,甚至走到国外去移民。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一旦形成风气形成气候,迟早要出大问题。
  现在政府要做好引导,要把人心都引到创业、守业,做实业上来,最好的引导不用说教,不用培训,不用开会,只要给政策就行。资本的天性是逐利,你一面给生产型企业减税,一百对投资类行业加税,这样一进一出,立竿见影。
  我打个比方,仅是个人管窥之见:现在生产型企业所得税是25%,你不妨一下子减到5%,对新创业企业再一个2免3减半,前2年不收,后3年减半,不但地方税而且中央税同样减免,不妨试试看,3年之内可能税收总量会减少,3年之后就可持平,5年之后就会大增。同样对那些投资类资源类企业,如PE、期货、券商,如中介、投融资拍卖,以及地产、矿山等等一律不减税。有些税种还要提高,如资源税就定得太低。
  这样一来,资本为了逐利又会涌向实体经济。对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与新加坡、香港根本的区别在于,就业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为了解决就业,就必须要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然后是传统生产与服务性企业,还有最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等,唯有实体经济才是一国经济之本,虚拟经济只是附在皮上的毛而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缩小贫富差别
  当前工资集体协商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同时政府要求企业对农民工实行“交金”,替代过去的“综保”,各地又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行政法规相继先后出台。
  笔者完全支持以上的三种做法,但不可否认,这将给企业的用工成本带来极大的压力,问题将会出在民企。
  以富大为例:幸亏我们早几年已转型成功,否则如今将是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生产制造业本来就是薄利,加上市场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逐良币,这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一再上涨,企业往往处于做也亏,不做也亏的两难境地。如今富大能做出工资逐年递增与保证不减员工的承诺,底气完全来自转型之后的发展前景。
  但是并非所有中小企业均能转型成功,事实上已经出现一定数据的民企在停产或倒闭,这表明有些是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也有的看到做下去无利可图,干脆关门了之或另谋他就。
  给中小企业减税,必须要有具体的规定,一定要使遵守政府各项制度的企业方能享受。一旦查实有违反以上3项指标的企业(即:农民工交金、工资集体协商、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则要取消其减税的资格。这样就会大大促进企业主遵守法规的自觉性,同时在第一次分配中,让工人享受到更多的实惠,说白了就是政府以减税来实行财政收入的转移支付,让企业主把政府减税的这一块,大部分转让给员工享受,不再加重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与压力。这样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别,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入
  出口、投资、消费成为以往10年内拉动经济的三大动力。如今世界经济再次回落,那些发达国家受到重重债务的困惑,必将被迫“节衣缩食”,他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大大减少,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出口贸易这一块的前景十分渺茫。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萎缩,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回落,但是中央政府咬紧牙关,打压房价的决定没有丝毫动摇或让步,房地产业为拉动经济而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成为昨日黄花。
  实际上基建投入自2008年以来已成为三驾马车中的主力军,问题是谁在投?是政府在投!投到哪里?“铁公基”,即铁路、公路、基础设施。
  这里面又有两个问题:一,凡是政府投入的项目经济效率很差,尤其是“铁公基”之类,更是不赚钱的卖买,能把贷款利息付出来已是上上大吉了。二是政府不可能持续的投入,任何靠投入砸钱来拉动GDP的,均是短期行为,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政府哪来那么多钱?
  所以现在一定要让民间资本来投入。这里又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准入问题,有些项目现在对民营企业是不开放的。讲起来是非准即入,实际上玻璃门档着不让进,这就涉及到政府上进一步开放的问题。二是民间资本不同于政府投入,民间资本肯定是市场化运作,一旦投入就要追求效率,如果投下去没利润,只能十几二十年之后勉强收回投资,我估计也没人感兴趣。
  这时候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就很重要。要动员民间资本进来参与到投入,一定要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来引导,否则的话即使敞开大门,恐怕也无济于事。
  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点,资本的逐利性是市场经济永恒的法则,政府投入这一棒唯有让民间资本来接,这既是正道,也是必由之路,要吸引境内外民间资本来参与投入,减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1月10日上海市工商联召开2014年工作务虚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工商联、上海市委和市委统战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有关要求,畅谈思路,凝聚共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2014年工商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任务。  王志雄在讲话中要求,2014年工作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把全国工商联提出的任务要求与上海市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期刊
在北美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寸土寸金的情形近年愈演愈烈,许多人都面对着日益昂贵的单位居住面积和日益庞大的杂物群落发愁。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在这个包括调和的矛盾刺激下,个人储物仓库行业前所未有地勃兴起来。  美国是行业老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美国已拥有近49000个储物仓库,将近10%的美国人拥有自己的个人储物仓库,总面积2.3亿平方米,营业额高达220亿美元。而剩下的10000个
期刊
1月9日下午,奉贤区工商联在区会议中心召开三届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褚建平代表区工商联(商会)三届执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包蓓英部长代表区委、区委统战部充分肯定了工商联2013年充分发挥组织特点和优势,积极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活动平台,为促进非公经济的“两个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她希望在新的一年,区工商联和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要加强学习,进一步领会十八届三
期刊
日前,浦东新区工商联张江高科技园区商会举行第三次会员大会。张江高科技园区商会以突出“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特点,努力为园区内会员单位搭建交流、共享、服务的平台,较好地发挥了商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张江园区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全面健康发展。会上,选举张江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彭立为新一届商会会长。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赵福禧,浦东新区区委常委
期刊
1月7日下午,区工商联召开基层商会工作会议,部署2014年基层商会工作思路。各镇,街道,园区商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会长、秘书长出席会议。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居根宝对做好明年基层商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单位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用平等的理念、市场的理念、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区中心工作和民营经济发展重点,以民营企业的诉求和呼声为出发点,审视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主要瓶颈问题,着力加强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企业浮浮沉沉。太多的“流星企业”时刻敲响警钟提醒着企业家们,企业做得大、跑得快并不一定好,民营企业如何做稳、做成“百年老店”,甚至永续基业才是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便是“百年老店”的探索者之一。2005年,他提出建设“百年老店”的目标,此后所有的思考和工作都紧紧围绕它有序开展。而今天的均瑶集团已经在他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了以航空运输、商业零售为主营业务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以GDP平均每年9.5%的增幅增长。但经济增长背后,资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短短20年里,我国面临的是要集中解决发达国家工业化在百年里分阶段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而就目前我国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的现状来看,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势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特别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废弃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过
期刊
自2010年4月以来,政府执行以限购限贷为基础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有三年半时间。在这三年多时间内,2011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深度调整,2012年出现复苏迹象,2013年明显复苏。总体来看,全国房价上涨速度控制在一定幅度,去投机化效果也较为显著,部分刚性需求得到较大程度满足,特别是2013年改善型需求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  市场即将进入2014年,我们认为,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期刊
1月3日,区工商联召开2014年工作务虚会。总结年度工作,谋划新年愿景。会议以“围绕四个方面,做好八篇文章”为脉络,回顾了2013年工作成果;以“五位一体”为基点,点评了机关工作成效;以“七大新突破”为目标,吹响了2014冲锋号角。  会议要求,2014年,区工商联工作要再接再厉,谋求实现“七大新突破”。一是围绕主题实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力争在转变作风上有新突破;二是服务发展大局,抓住工作重点,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其中一条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阐述,让非公经济人士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也是这一年,全国工商联提出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纵观这一年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