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中聋生构筑语文学习新平台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聋校高中三年,聋生除学完9年制义务教育6册语文教材外,还要学完高中4册教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让聋生学完全部课程,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这是聋校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和一个新考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要完成聋校高中语文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必须从最基本的课内阅读教学抓起,由“三尊重”达到“三转变”,为聋生构筑语文学习新平台,充分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进一步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聋生的学习潜能,真正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阅读能力。
  
  一、尊重聋生阅读自主权,变满堂灌输为主动探索
  
  经过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聋校高中生已习惯老师的细嚼慢咽,一时很难适应快节奏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他们拿着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看着一篇篇冗长的课文,又听到教师讲授一篇课文只用2课时的时候,他们无不咋舌,仿佛是在听天方夜谭,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自己是无法学会的。
  聋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生硬地灌输给聋生,聋生并没有理解感悟,只能是生吞活剥被动地接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言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聋生的阅读自主权。具体地说,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聋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设计学习方法;自主交流学习感受。变老师生搬硬套为聋生主动实践,使阅读教学成为聋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例如,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交流自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接着让各小组汇报提出的问题。随后再让大家自由发言,说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一些聋生容易解决的问题,可让他们自己解决;对一些较复杂但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则可放到课后解决;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聋生认识它的重要性,并给予重点研究解决。最后,通过聋生与教师一同梳理,确定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确定以后,再让聋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如有一位同学认为“这篇课文比较长,建议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有的同学则认为用表演法比较好。通过充分的介绍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分析闰土的形象时用表演法;分析杨二嫂的形象时可用朗读法。通过生动的表演和分角色的朗读,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闰土形象前后变化的根源,以及杨二嫂尖刻、任性、放纵和贪婪的性格。从而衬托出闰土的憨厚朴实,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日趋衰败的景况。在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时,允许同学标新立异、见仁见智地交流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认为:最后一段说明鲁迅感到希望的渺茫。也有同学认为:最后一段强调了一种希望,人只要有希望并且努力去奋斗,就会成功。
  教师鼓励聋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表独特见解,在民主的氛围中,介绍学习方法,自主交流感受。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教学应重视聋生阅读自主权,珍视他们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他们在阅读实践中自主探究,主动实践。那么,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尊重聋生的独特体验,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语文课程准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聋生的独特的体验并不是漠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也不是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语言文本的错误解读。尊重并非赞同,而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关注和重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聋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与看法。教师不再以自己的经验和愿望先入为主地确定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不再克隆知名教师的教学模式。而应以聋生实践,聋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起点,一切以聋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所需为教学重点。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在哪个环节和在哪个问题上,需要进行引导指点,很大程度上会呈现出“非预设性”的特征。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时,我说:“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赞扬信陵君的,我本人也认为信陵君身上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的话刚刚讲完,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信陵君不值得赞扬!”我就请这位学生谈谈原因,他却因为一时紧张,说不出所以然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觉得该生也许反驳得有道理,应该给予重视。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和内容,让大家一起来分析刚才那个同学的观点。信陵君到底值不值得赞扬?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聋生对信陵君持肯定态度,也有少数聋生持否定态度。有的聋生认为:“信陵君的行为是恶劣的,他为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而置国家的忠诚于不顾”;也有的聋生认为:“信陵君实乃千古罪人!对这样的人不值得肯定和歌颂……”怎样来评价信陵君,当然还有许多话要说。然而讨论的意义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说理的过程。在这样的合作、讨论和交流中,帮助大家梳理表述了自己的见解,并学会了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在相互接纳、赞赏和争辩的过程中,发展了聋生的语言,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悟性。
  
  三、尊重聋生的个性差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如何落实课标要求,拓宽聋生阅读的广阔时空,培养聋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变被动接受为聋生主动实践呢?教学中,碰到聋生阅读一篇感人的文章或动人的情节时,我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或捧腹大笑。因为聋生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融入角色,激励他们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聋生受到熏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
  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为了让聋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引导聋生在学习小组里编排课本剧,演练“我”、“菲利普夫妇”、“于勒”的对话。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自由选择角色,有的还邀请老师加入。在学习小组里,他们互教互学、互演互评,上台表演的小组,一组比一组出色。他们把“母亲”的自私、冷酷和惟利是图性格特征,表演得栩栩如生。有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聋生,在同学们的指点下,将父亲的虚伪、冷酷刻画得恰到好处。有一个小组还邀请老师演“母亲”,并指导老师用怎样的神态、语气、动作来表演,真正形成了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既要乐于接纳对方,又要倾吐自我的互动互补的学习中,聋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张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聋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对课文能有进一步的感悟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为高中聋生构筑语文学习的新平台,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本文所谈的聋校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教学举措,仅仅是一个尝试。其中“三个尊重”,不仅放开了聋生的手脚,同时也解放了聋生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挖掘了聋生的学习潜能。其根本目的是由老师生搬硬套地教转化为聋生主动积极地学。一句话,就是使聋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陈雪英,江苏无锡市聋哑学校)
其他文献
经过春节迎来一波上市小高峰后,金鲳鱼存塘量进一步下降,2月份也开始转入淡季,虽然销量下降.但是价格环比仍然保持稳中有升。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它的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除了与相邻地区方言的共性之外,晋城方言还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例如:晋城方言中有一些较有特色的语气词,“昂”和“哇”就是其
汉语工具书要严格区分字典和词典,要建设真正意义的汉语词典,必须重视词意识,正词法、词性、单音节词、普通话词的范围等问题。
对于文言文较背诵,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所以,教师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指导对于学生快速背诵篇幅长的文言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对篇幅过长的文言文,在讲解分析课文中,可以引导学生采取举纲张目法进行背诵。  所谓举“纲”,就是在讲解课文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进行,根据每段课文的内容,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体位护理对其疾病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病历资料,总结在护理此患儿的过程中,适时采取合适的体位对促进早产儿
[发布日期:2018—10—14]日前,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靖江特钢)95S酸性油套管产品一次性试生产成功。95S酸性油套管的工艺、性能以及表面质量都比较难以控制。靖江特钢生产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比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常规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03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纳
介绍大直径厚壁螺旋缝埋弧焊管制造过程中裂纹产生原因、裂纹位置和取向特点,分析不同类型裂纹缺陷超声波检测回波特征。分析认为:厚壁螺旋缝焊管焊缝易出现结晶裂纹及应力撕
4月份以来,珠三角桂花鱼市场行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塘头价格约为26~27元/斤,价格上涨后劲不足。有业内人士称,近两年以来桂花鱼消费量明显减少,这是导致桂花鱼价格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继“无厘头”之后,“恶搞”成为当今社会中最有冲击力的流行语。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搞文化”,慢慢渗透到大众生活中。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也将“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