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在预防造血干细胞输注期DMSO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实践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总结专案改善活动在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输注时DMSO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实践经验。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63例自体移植病人按专案改善的流程进行科学护理,有效的降低了该类病人在造血干细胞输注期间DMSO的不良反应,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专案改善 二甲基亚砜 不良反应
  专案改善是指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即选择课题、调查现状、分析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巩固措施、标准化、改进等,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甲基亚砜(DMSO) [1 ]DMSO 是渗透性细胞保护剂,减轻细胞在低温下的损伤。国内外的血液界都采用DMSO做为造血干细胞的冷冻保护剂来保存造血干细胞。但是,随着干细胞快速输注给患者的同时,大量的DMSO也在很短时间内输注到患者体内,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主要有全身副反应:研究发现受试者出现了头痛、恶心、眩晕。其次,[2 ]有的患者对DMSO敏感,引起呼吸困难、心脏传导异常,细胞输注2~6小时内会出现高血压或心动过缓。因此如何有效的促进DMSO及时快速的排除,降低DMSO对患者危害极其重要。为有效促进病人体内的DMSO及时排除,降低DMSO不良反应发生率,我科护士成立了专案改善小组,经过7个月的组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5年1-7月收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15~72岁,平均34岁。既往无高血压、无心脏病史。均采用DMSO做为造血干细胞的冷冻保护剂。
  1.2 活动方法
  1.2.1 成立专案改善小组:共有8 名组员,组长1 名,组员7名;主管护师2 名, 护师4名。
  1.2.2 选题及选题理由论证召开护士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对选题进行热烈讨论,选定专案改善活动的主题为“降低造血干细胞输注期DMSO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选题理由论证如下:我科为血液专科,输注造血干细胞的病人比例高;急剧增加的新护士由于经验不足,缺乏专业培训,病人的健康行为重视度不够,依从性不高。致DMSO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危害大。
  1.2.3 现状调查
  回顾调查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输注自体造血干细胞病人135例,均采用DMSO做为造血干细胞的冷冻保护剂,病人在开始输注造血干细胞后20分钟至结束后4小时期间,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甚至<50次/分钟;血压高,严重者血压升高至180/130mmHg,伴随头痛。共计发生不良反应例数:52人。
  1.2.4 原因分析及要因论证
  护士的因素:护士护理技能欠佳;缺乏在该阶段干预DMSO不良反应的方法,如:国内高芳 、骆秋芳在《造血及血液系统病病人护理》中指出:冷冻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液中有DMSO,输注到病人体内,从呼吸道排出。此时指导病人张口呼吸,以便尽快排出DMSO[3 ] ;缺乏系统培训;重视度不够。
  病人因素:病人对健康行为依从性不好;重视度不够。
  1.2.5 对策与实施
  1.2.5.1 理论授课:对护士讲解DMSO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人体内DMSO排泄途径 ,培训预防DMSO不良反应的方法;②现场操作演示,培训并考核。③小组练习:责任组长带领护士进行操作技能小组练习④临床应用: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宣教图。
  1.2.5.2 患者教育: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宣教图,包括DMSO的作用、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人体有效排除DMSO的途径,有效排泄的方法。责任护士在病人造血干细胞回输前1天进行回输知识宣教,床旁演示,教会病人正确运用方法。回输开始20分钟到4小时鼓励并督导病人按标准执行。
  1.2.5.3 流程标准化,将预防DMSO不良反应的操作要求纳入干细胞输注流程中;管理规范化,不定期考核操作技能、纳入日常管理体系。建立DMSO不良反应记录表。
  2 结果
  2.1 实施7 个月后,实施病人数:63例,对活动效果进行调查,具体方法为:考核护士对护士讲解DMSO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人体内DMSO排泄途径 ,培训预防DMSO不良反应的方法掌握情况。问卷调查病人对包括DMSO的作用、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人体有效排除DMSO的途径,有效排泄的方法。根据DMSO不良反应记录表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
  2.2 结果显示:
  2.2.1 护士熟练掌握了预防DMSO不良反应的操作技能。病人知晓DMSO不良反应的危害,能正确运用预防方法。病人运用该方法的依从性好。临床症状评定均较前改善,主要表现有轻度头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幅度较基础血压>20mmHg;血压升高至180/130mmHg0人,心率低于50次:0人,共计发生不良反应有11。
  2.2.2 通过专案改善活动小组成员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规范了预防DMSO不良反应的操作流程;病人正确认识DMSO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危害,并主动配合护士采用合理的方法促进排除;显著降低了DMSO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好的保护患者。
  参考文献
  [1 ]贾国荣综述,谢 波. 二甲基亚砜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国内外研究现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11月第31卷第11期 Int J Lab Med ,November 2010 ,Vol.31 ,No.11
  [2 ]余立全主译.造血干细胞移植标准实践手册 [M].美国西雅图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医学联合体 ,2007
  [3 ]高 芳 、骆秋芳主编.造血及血液系统病病人护理 [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多媒体手段可以作为一种外化表现形式介入戏剧表演当中,辅助完成演出。多媒体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融入戏剧的演出之中,在形式上与戏剧表演相融合。戏剧电影化是当代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趋势,电影化手法大大扩展了戏剧舞台的文本表达和表演深度,是戏剧与影视相融互通的结果。
【摘 要】 目的:探讨BPPV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间某院收取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保守疗法,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2.54%,有效率为23.52%,无效率为3.92%,总有效率为96.07%,与对照组
湘剧《月亮粑粑》的情节、人物事件分析。
【摘 要】 目的 了解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推行人工关节置换疗法,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78.38%),且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