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01-2021-06-15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一线治疗失败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100例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组(研究组,37例)和单独化疗组(对照组,63例),分析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时间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10.8%(4/37)和1.6%(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9,P=0.117;DCR分别为75.7%(28/37)和44.4%(2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7,P=0.002。在不良事件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5%(32/37)和47.6%(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6,P<0.001;≥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9%(17/37)和22.2%(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13。2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研究组与对照组mOS分别为16.37和12.9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2,P=0.258;mPFS分别为3.90和2.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0.032。Cox回归分析未发现与生存期有关联的影响因素。结论 研究组对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疗效,尽管研究组的PFS长于对照组,但2组在OS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药联合可能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其他文献
[目的]以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为基础,探讨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方证关系。[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Se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暑期游泳培训班的86名学生在蛙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动作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蛙泳初学者的错误动作主要集中在腿部动作、完整配合技术、手臂技术、身体姿势几个方面。本文对初学者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以供蛙泳学习者参考。
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是实现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2019年,玉溪市红塔区生活垃圾量为16.04万吨,日均处理量444.71吨,与1998年相比增幅达300%,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已迫在眉睫。如何以社区为核心,打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玉溪市红塔区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玉溪市红塔区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崇蛙文化是壮族原始蛙图腾崇拜文化现象,其文化的形成反映了壮族先民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对壮族崇蛙文化事象的具体分析,可知其文化事象与壮族长期的以农耕稻作为核心的"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蕴含的朴素生态审美思想对当下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实践民俗学就是面向交流实践的民俗学。作为民俗研究者的笔者采用“请当地人说话”的田野作业方式与作为民俗传承者的师公韦锦利展开了对话交流实践,师公韦锦利围绕壮族师公文化馆以及相关学者、官员的交往经历撰写了个人叙事文本,笔者引用了“主体、主脑、主导”等系列学术术语列为题目,并将学术术语与当地人话语以尾注的形式予以辅助说明,章节题目与民俗传承者的个人叙事内容构建成一组对话。“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是民俗志书
壮族师公戏与师公法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仪式叙事链条中的环节,与仪式过程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师公戏是仪式中穿插展演的一个部分,其深深扎根于壮族民间信仰的文化根脉,活跃于乡野之间的广阔舞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师公通过仪式演剧,实现娱神和娱人的结合,从外在的展演过程来看,仪式指向的是人世间现实功利目的的实现;从内在的文化本源分析,仪式叙事过程是壮民族族群文化记忆的体现,是地方社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13C值范围为-20.2‰ ~-17.5‰,主要以C3类食物为主;δ15N值范围为9.2‰ ~ 10.7‰,所处的营养级别较高;两性之间存在食谱差异,大部分男性比女性摄入更多的动
汉代岭南的气候特征为“其地卑湿”。岭南居民具备了独特的应对策略以面对严峻的气候状况。鉴于历史文献的缺失,文章立足考古学遗存,从陶器与葬俗层面解析岭南居民独特的生存策略,通过分析汉代岭南文化的特性与共性,解读出古代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中国壮族与东南亚的黑泰人有一些亲缘关系。两族的传统丧葬礼俗在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如报丧方式、洁身入殓过程、丧仪基本词汇、对死亡的表达方式、祭品的选择和原始信仰等,这是两族先民未异流之前在祖居地同构的结果。两族丧葬礼俗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举行归祖仪式的顺序、开丧阶段有外来宗教神职人员操持仪式、现行葬俗葬制以及国家文化认同等方面。壮泰族群的分化与迁徙、泰国政教互动关系的调控、壮族融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