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的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许多学校都将面临着师资力量减弱、新老衔接的问题。教师是立校之本,一个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教师。年轻教师更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有效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让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能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岗位,成长为一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拜师傅,收徒弟,师徒结对”,来提升师资质量是多数学校常采用的方式。那么师徒结对中,师傅如何对徒弟进行有效的指导、徒弟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年轻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经验”无从谈起,此时学校为他们安排师傅指导,那真是雪中送炭。不仅让年轻教师迅速适应教学,更让他们的教学成长少走许多弯路。师傅对徒弟的有效指导,关键在于经验的传授,完整的指导流程主要分为备课、讲课与评课、教学反思三个阶段。
   一、备课
   第一步,授课年轻教师先独立完成授课内容的教学设计和学案,然后在备课组会上说课,即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学案编制情况、采用什么方式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第二步,年轻教师的师傅组织全组学科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案进行讨论、研究、指导,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方法、教学支持条件选择、问题设置、师生活动安排、例题练习选取、讲与练时间安排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推敲,最后确定出确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讲课与评课
   “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好课”不仅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更是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具体做法是:年轻教师先在一个班试讲一次,结束后马上进行评课修改;然后再进行二次同内容不同班级的追踪课和评课。
   1.试讲。试讲是备课工作的课堂实践环节,试讲课面对的听课者不单有学生,还有与平常上课不同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是听课人,又是审查者、评论者,上课的教师也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被视性。这就决定了试讲课不同于平常意义的上课,它要求上课教师认真对待,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更高要求和学校“先学后教、问题引导、精讲精练、当堂检测、课后配餐”的教学方针。在试讲课上,教师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要求听课的师傅们及时记录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完成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师生活动的情况、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中的亮点及不足、对教学的建议及改进等。
   2.评课。整个流程要进行三次评课,试讲一次,追踪两次,而且每一次课结束后要马上进行评课。第一步,授课的年轻教师先谈自己对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评价、对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等。第二步,学科组教师根据听课时记录的情况评课,学科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要畅所欲言,就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要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第三步,年轻教师的师傅根据学科组教师提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徒弟,再一次构建和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
   3.两次追踪课。根据年轻教师第一次试讲后的评课修改,再进行二次同内容不同班级的追踪。即把一节课进行三轮熔炼,这种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脑力上的,对一节课真是千锤百炼。因此,每一次上课,年轻教师都有收获,在一次次遗憾中,一次次改进,一次次进步。这些都离不开师傅的指导,离不开课堂上的实践。如此下去,熔炼出的精品课就不仅仅是一节课,更是上课的一种方法与技能,有了这些上课的方法和授课的技能,就会成就年轻教师的优秀课堂和他们成功的教学生涯。
   三、 进行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一方面,师徒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和讨论,能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实践知识,增长教学智慧;另一方面,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享受到提升教育理念的乐趣和增长新知识与发展新技能的喜悦。
   随着高中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招聘了许多年轻教师。在此情况下,年轻教师如果不经过严格历练,是很难胜任高一到高三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师傅指导是年轻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所以一定不要让师傅指导流于形式,一定要注意提升师傅指导的有效性。师傅指导不仅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也让师傅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西方的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被疏忽和冷落。而在今天的高考制度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学习也变得功利,而忽视道德文化的熏陶和人格的培养,即对人文教育忽视,导致很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精神空虚。   一、弘扬传统文化 任重而道远   1.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
期刊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学考试的内容之一。  那我们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想学”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老师应该将
期刊
纵观整个记叙文教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更多关注如何命题、立意、选材、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写前指导和写法探究,对作文后的“修改”却重视不够。   对于现在高一的学生而言,我们的作文训练重点都是以记叙文为主,那么我就以学生的一篇记叙文习作为例,简单谈谈我对怎样修改才能让学生的记叙文“高大上”起来?   在经历了一周繁重的课程的学生们都成群结队地在街上乱逛,我也不例外。我和朋友们无目
期刊
课外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校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更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在语文考试中,由于作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作文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实际上,学生阅读能力薄弱,会限制作文写作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   1.以兴趣为引导开展课外阅读。   “兴趣是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教师逐句地翻译,学生逐字逐句地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那么,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期刊
一、引导学生吃透考点,明确得分要点   要想学生审题和答题到位,首先要让学生“心中有谱”——明确这道题考什么,如何答?我们尝试从参考答案中理解考点,归纳得分要点,显然,归纳并概括出文本中的原理或观点,并用之对实例(或材料)进行分析是得分要点。为了让学生吃透考点,明确得分要点,笔者进行了两个尝试。效果不错:   1.尝试一:在知识点复习后,结合学生练习卷的答题情况,归纳出学生答题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期刊
回顾学生的“作文史”,从小学开始写作,学生至今应该写了有十年的文章,起码上百篇,但为何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这样的“议论文”:   “最适合自己的会让你更开心,获得更多的乐趣,发挥出自己更大的才能。就像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北京大学在校学生转读技校中的那位大学生表示,自己高考时本来想打算根据自己爱动手的爱好报读技校的,但父母坚持让自己读北大。上了北大后他觉得自己整天闷闷不乐,碌碌无为。于是他转了技校,
期刊
夜深人静,我们坐在一起,围着书本展开了讨论。   你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   他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然为什么有人手不释卷、凿壁偷光呢?   我笑笑,不以为意。   你说,读书未必能铸就辉煌。孔乙己的身上就一直演绎着悲剧,他饱读圣贤书,恰似充满内涵,满口皆是“之”“乎”“者”“也”,却遭遇着封建社会的悲剧穷途。孔乙己在别人眼中是多么卑微、多么低贱
期刊
高中,是中学生学习强度最大、心理负荷最重、竞争最激烈的人生阶段,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竞争的人事环境等,令许多高中女生疲于应付。困扰着她们的是学业上的屡屡受挫,久而久之,就把她们初上高中时那股踌躇满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消磨殆尽,从而丧失了在各方面与男生一比高下的信心和勇气,形成了自卑心理。因此,及时调整这类女生的情绪,恢复她们的自强人格,是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强人格教
期刊
学生的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作文评改方式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写评语的批改作文方式,作文发下来学生只是去看教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作文倒是不怎么重视。这样一来,教师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作文教学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要真正发挥作文评改的诊断、导向、激励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精批略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