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历史文化名人取经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堰堤小学位于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这里是清代知名学者王永彬的故乡。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著有《围炉夜话》,该书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这里是先贤之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学校充分开发这一历史人文资源,打造了宜山文化馆、桥西生活馆、石门实践园和宜山读书社等校内文化场所,丰厚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宜山文化馆”:以先贤文化遗产润泽学生心灵


  学校所在地是清代学者王永彬先生的故乡,独具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遗产中,提炼育人元素,是我们塑造学校特色文化的一个思路。
  于是,学校腾出一间教室,打造了“宜山文化馆”。我们将王永彬先生的画像、生平介绍、文化遗存,以及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围炉夜话》著作展览在文化馆。学校的两位退休老教师王朝旺和王朝荣是王永彬先生的第六代后人,他们为文化馆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材料。如先生故居的遗址图片,生前使用过的物件和家具,等等。在全体教师的精心布置下,“宜山文化馆”成为一个氤氲着浓郁文化气息的育人“道场”。每一个走进其中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凝神屏气,身心接受文化的洗礼。
  如今,每到新学期开学,参观“宜山文化馆”,聆听先贤治学为人的故事,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每到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徒步前往王永彬先生故居和墓地,缅怀先贤。
  我们还将《围炉夜话》里做人治学的经典语句摘选出来,整理成适合学生诵读的小册子,常态开展“诵读心得大家谈”“家乡文化我传承”“文明少年我当先”等小演讲、小座谈主题教育活动,以先贤文化遗产滋养学生心灵,夯实学生国学底蕴。

“桥西生活馆”:识农具,拾掇勤劳美德


  虽然学校生源都来自于附近村庄,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劳动教育严重缺失。再加上农业生产方式的机械化、现代化,传统农耕文明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已是遥远而陌生的概念。
  但一个人必须有根,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只有精神上有根,心灵才不会迷失方向。
  为了让学生了解农耕文明,了解农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学校特辟空间打造了“桥西生活馆”。馆名取自于王永彬先生的私塾学堂“桥西馆”。馆内陈列了犁、耙、锹、镐、人力风车等农具近百种。这些老物件,有的是附近村民送来的,有的是学校教师从自家送来的,有的是学生家长捐献的。大家都说,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过去农村的面貌是件好事,很有意义。
  一百件农具,背后就是一百个乡土故事。这些老物件无声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传递着农耕文明。
  学校安排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讲解农耕文化和农具的构造原理,以及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先辈们造物的智慧和劳动的美德。

“石门实践园”:学农活,体验“蜜蜂精神”


  “蜜蜂精神”是学校结合实际提炼的德育小品牌,勤劳团结、求实自律是蜜蜂身上体现的美德,奉献劳动成果也象征着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
  劳动对于现阶段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学生来说,逐渐成了一个陌生的词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他们早已习惯的日常。
  为了培育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将校内一处闲置的山坡,改造成“石门实践园”。石门坎是王永斌先生故居的地名。我们把园子划分成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在一片较大的区域,我们种上了2000株金银花。花开的时候,整个校园里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我们还种上了黄瓜、辣椒、土豆、白菜等时令蔬菜。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带领低年级学生认识农作物,给农作物浇水、除草、施肥、采摘金银花,带领高年级学生参与农作物播种、种植。春秋学期各举办一次采摘比赛,利用采摘课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采摘的蔬菜瓜果奉献给食堂,成为全校师生餐桌上的美食,让他们切身体会自己的劳动果实最甜美,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同时,在集体劳动中,也促进了师生感情交流。

“宜山读书社”:悟真谛,学做智慧新人


  “读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是王永彬先生《围炉夜话》里的醒世名言,学校以此警句提炼了校训“放开眼孔读书,立定脚跟做人”,将王永彬先生的文化遗产植入校园、植入课堂。
  为此,我们创办了“宜山读书社”。读书社以“蜂采百花酿蜜甜,人读群书铭真理”为信条,引导每位师生成为古今文化传承者,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读书社定期在阅览室开展各项活动,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
  一是师生共读。学校不定期组织读书笔记分享、好书鉴赏等阅读活动。老师通过朗读精彩片段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体味阅读的乐趣。
  二是亲子阅读。积极倡导全校学生参与“家庭读书日”活动,在家长的陪伴下共读一本书,并通过班级群和微信打卡分享。
  三是诵读经典。学校低年段以唐诗、三字经、弟子规为主,中、高年段以宋词、《围炉夜话》为主,引导学生以各种方式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能力。不仅如此,我们的体育大课间也是师生自己编排的古诗韵律操,既锻炼了身体,也诵读了经典。
  此外,学校常态化举行朗诵比赛、故事大会、演讲比赛、成语接龙和猜字谜等文化赛事活动。
  读书社每月有不同的主题,每位社员定期完成相应的阅读量,递交读书笔记和读书记录卡,摘选优秀篇目、制作精美书签,并在“宜山文化馆”展出,以供交流学习。
  秉承着“为乡村留根,为社会树人”的办学理念,我们将先贤精神融入学校教育的日常,致力于搭建有助于乡村孩子全面发展的平台,把學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优质校园。
其他文献
随着2013年宜昌市城区教育体制调整和白洋、生物园区的整体托管,宜昌高新区先后接管了市教育局下放的直属学校、幼儿园4所、白洋9所、生物园区4所,教育体量迅速扩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如何在体制机制不顺的情况下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宜昌高新区进行了一些痛苦的思考和艰难的探索。  从2016年起,我们大力实施教育微改革,以“十大教育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
谭瑛,女,现年51岁,官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谭瑛:常怀“三心”写华章  1983年参加工作,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已有34个年头。坚守在三尺讲台,始终将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耐心放在心中,三十余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真诚待人,让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和同事的认可。  曾宪明,男, 现年46岁,中共党员,大庙九年一贯制学校负责人、初中化学教师兼实验室管理员。  曾宪明:青春在深
粗劣的茶叶,如何能喝出莲花的清香?在《浮生六记》中,沈复(清代杰出文学家)笔下的芸娘蕙质兰心。月光之下,她将茶叶置放于未开的莲花中;晨露未干之时,再将茶叶轻轻取出。如是再三,粗劣的茶叶也便有了蓮花的味道。  李伶说,芸娘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一种琐屑平凡的日常操劳,就那样被她诗化成一种意境,小日子也因此多出几分诗意,恰如自己的教育人生。  投身教育28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湖北名师,
本刊讯(记者 陈殷 张芸)2018年11月28日至3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德育专家、班主任及骨干教师1000余人相聚云梦,参加第四届中小学班主任高峰论坛暨班级管理策略专题研讨会。此次活动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云梦县教育局、新班主任杂志社、湖北教育杂志社、长江传媒教育培训研究院承办,湖北言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云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洁,孝感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晓琴,云梦县教育局局长陈力、湖北长
人物简介:雷介武,赤壁市教研室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咸宁市、湖北省优秀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全国“新作文”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课题组核心研究员,“湖北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授课专家。  上世纪80年代末,教育正处于“贫寒”时期,不少教师走下讲台,投身于其他行业,放弃了教书育人的追求。在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短暂纠结之后,21岁刚刚毕业的雷介武依然义无反顾走上了教育之
“心中有准则”,才能担当起“责任督学”责任。责任督学有别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它有着很强的法规性、政策性,要当好一名有责任感的“责任督学”,就必须做到“心中有准则”。所谓“心中有准则”,就是要把国家、省、市、区各级关于教育的政策、文件学通学透,了然入心,工作才不会出差错。区督导室多次组织督学学习、培训,我都把它当成提高自己政策理论水平的极好机会,参加学习从不懈怠,此外,区督导室还印发了《江汉区教育督
近年来,黄冈中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 “以社团为载体,以活动为支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新思路,让社团成为学生发挥潜能、主动成长、增强自信、塑造人格、展示自己的新平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推进社团建设,东风拂面正当时  真正的优质教育,是可以提供选择的教育,而社团建设无疑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大力推进社团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的不二选择。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地
有一个小学生,吃晚饭时问了爸爸一个问题:“爸爸,‘应酬’是什么意思?”爸爸略加思索,以尽可能浅显的语言回答了儿子:“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去做的,就叫‘应酬’。”“我懂了。”儿子心领神会地做作业去了。次日清晨,儿子风风火火地吃完早餐,冲着爸爸喊了一声:“爸爸,我应酬去了!”便背着书包直奔学校……  这是一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笑话背后的现象却让我们深思:现在的中小学生有多少处在这种“不得不学”的“应酬
日前,英山县召开2016年教育工作会议。该县教育局提出,今年重点落实好五项工作,即:加快县职教中心和城区第二幼儿园建设,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积极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改善78个贫困村中重点学校的办学环境、重点资助1.27万名贫困学生,全员培训扶贫村学校教师;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力争项目资金投入超亿元;积极开展快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选择10所学校进行试点,逐步構建全县以“五个教育”为理
5月18日,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启动工作会议在荆门市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召開。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谢新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旅游委副巡视员刘晗出席活动,市政协副主席柯昌军致辞。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中小学研学旅行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全省各地市州教育系统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活动。  会上,8个省级研学旅行试点地区作交流发言。谢新松强调,各地各校在组织實施过程中,要突出研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