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控制乙酸乙酯合成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探索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陕西科技大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乙酸乙酯中试生产线装置,建设了DCS控制乙酸乙酯合成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实结合,软硬相辅”的教学设计保证了基础理论的知识传授、虚拟仿真的能力培养和现场观摩时的价值塑造的实现,“三位一体”育人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则保证了学习效果的提升,最终实现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责任感。
其他文献
院技术“裹挟”下的新闻传播业在新的转向中不仅面临着传播生态和话语结构的重塑,也迎来了媒介伦理的颠覆。本文基于媒介伦理与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变化和特征,从技术和参与的角度分析了媒介伦理在智媒传播背景下的变化逻辑,并为未来的媒介伦理发展做出前景展望,以期媒介伦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行业,营造健康的传播生态。
实验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例新型多核锆簇金属有机凝胶,该凝胶对多种刺激(光、电、脂肪胺、氨气、活泼金属)具有可逆的变色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该实验合成方法简单,涵盖了纳米金属簇复合凝胶的制备、性能测试、机理解释等多个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金属有机凝胶的合成方法、凝胶材料中自由基的形成机理及其在氨气、金属保护涂层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完成材料性能表征过程中了解相关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使用部分仪器,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环节,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聚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提高日常管理,教育部每5年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一次定期评估,全面了解和检查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该文以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评估工作为例,结合实验室自身发展之特色,以评促建,总结和探究评估工作的经验与意义,促进实验室的良性发展。
高校药学实验室是药物源头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重点。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产学研融合建设。该文综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5年来对在美国从事药品销售的研发和生产企业核查警告信,归纳并分析警告信中发现的问题,以期厘清权威监管机构的关注重点和核查趋势。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高校GLP建设,提出加快建设全过程监管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持续进行常态化人员培训、积极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回顾性审查机制等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实验室认
电催化析氢及相关催化剂设计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该综合实验采用水热、退火和酸浸等方法制备了Fe-Co-N共掺杂石墨烯气凝胶。表征发现,双金属配合氮的引入有利于形成具有高缺陷的多孔结构,提高了质荷传输和氢吸附能力,相较Pt等贵金属催化剂,表现出增强的电催化析氢活性、较低的起始电位、较小的Tafel斜率、低成本和良好的稳定性。在新工科工程教育中,该综合实验支撑了材料结构-性能之间构效关系培养目标和团队协作、经济性等非技术要素培养目标的达成,收效良好。
为了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缺点,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以高分子学科前沿技术为引导,设计了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研究型综合实验。实验中引入嵌段聚合物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纳米材料制备和表征等学科前沿内容,既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开放式的实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和综合能力,实现了本科教学和科研训练的协调统一。
传统的既有线复测方法在安全、效率、质量等方面已无法满足如今高速、高密度运营条件,故急需一种安全、高效的既有线测量方式。该文将三维激光扫描仪、数码影像传感器、GPS_IMU等多种传感器集成于自移动式小车上,设计了一套智能化、一体化的自移动扫描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反射强度的区域增长分割算法,实现了钢轨的自动分割,对钢轨点云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实现了轨距测量及线路中线提取。结果表明:该自移动扫描
传统古生物学实验教学因技术和思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在虚拟空间重建复杂古生态场景,将古生物前沿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以具象的方式结合,可以有效连通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多方向多领域的教学。“万龙离巢”VR互动视频基于古生物学理论及实践教学要求,利用VR技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多学科知识融合制作完成,实现从课堂讲授教学到体验式沉浸教学方式的转变,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的局限性,是VR技术在古生物学实践教学领域古生态场景重建中的一次有效应用。
该文基于布儒斯特定律提出了一种可以对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介质的折射率进行测量的方案,并设计了测量装置.根据自制的测量装置内激光反射特点,利用布儒斯特定律推导出了介质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是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光伏发电系统所处环境复杂,部分组件被遮挡的问题难以避免,传统的跟踪算法可能出现误判。针对此问题,该文分析了光伏电池单体和阵列的基本模型,探究了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下的输出特性并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最大功率点跟踪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最速下降法设计出了有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局部阴影下最大功率点跟踪,进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