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警告信对我国高校药学实验室建设的启示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药学实验室是药物源头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重点。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和产学研融合建设。该文综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5年来对在美国从事药品销售的研发和生产企业核查警告信,归纳并分析警告信中发现的问题,以期厘清权威监管机构的关注重点和核查趋势。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高校GLP建设,提出加快建设全过程监管的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持续进行常态化人员培训、积极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回顾性审查机制等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实验室认
其他文献
作为学校大型仪器公共平台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支持学校科学研究以及对社会开放共享的主要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资质认定质量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注重质量体系和
糖类是啤酒中含量最丰富的营养物质之一,对啤酒泡沫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发并优化了MALDI-MS反应性基质用于选择性检测啤酒中低聚糖的新方法,具有响应信号强、特异性检测等优点。利用贴近生活的实验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为了探究金属纤维线和碳纳米薄膜两种纺织用加热材料及其所制电加热片的加热性能,采用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纤维线和碳纳米薄膜的外观形貌,通过可移动直流电源和红外热成像仪观察加热材料的电热升温性能,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拍摄电加热片各档的温度变化图。得出以下结论:金属纤维线和碳纳米薄膜均为电加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在一定的电压下其温度会升高,同时两种材料有各自独特的加热性能;电加热片的热成像图直观地表现出两种加热片灵敏的加热效果。这两种加热材料在电加热纺织品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证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面对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近几年在水电工程智能建造、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的安全智能化管理取得了很大进步,借鉴其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该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典型问题;其次简要论述了水电工程安全智能化管理的经验,从理念、措施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启示;提出了“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持续优化”的高校实验室闭环安全管理理念,通过“人、物、环、管”的安全
为满足实验教学需求,设计了可编程模块化的双馈风力发电实验教学平台。软件方面封装底层复杂程序,为学生提供简单易用的编程接口,便于学生编写核心控制程序;硬件电路采用模块化方案有利于平台的开发与维护,同时增加过流、硬件限流等保护措施提高平台运行可靠性;构建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系统,便于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有助于学生更加形象地认识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双馈风力发电方面的实践能力。
基于SR830锁相放大器和精密电动位移台的波导管探针声场全息测量系统,在28.0kHz声场中对一系列不同尺寸柱形波导管探针声散射效应进行研究。通过约化相关系数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对比,发现该系统在探针直径小于超声波长0.08倍时声散射效应可忽略,探针测量具有无干扰的准确性,并且标定了该测量系统的灵敏度与声压分辨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典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基本原理,然后在惯性坐标系内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以小车加速度作为输入的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在MATLAB中利用lqr函数求得系统最优反馈增益矩阵K并实现了稳定控制。在实时控制过程中不断采集数据样本并保存,用.m文件编写BP神经网络训练程序,对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并自动生成BP神经网络控制器模块,最后在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并进行实物验证,证明了所设计的BP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院技术“裹挟”下的新闻传播业在新的转向中不仅面临着传播生态和话语结构的重塑,也迎来了媒介伦理的颠覆。本文基于媒介伦理与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变化和特征,从技术和参与的角度分析了媒介伦理在智媒传播背景下的变化逻辑,并为未来的媒介伦理发展做出前景展望,以期媒介伦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行业,营造健康的传播生态。
实验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例新型多核锆簇金属有机凝胶,该凝胶对多种刺激(光、电、脂肪胺、氨气、活泼金属)具有可逆的变色响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该实验合成方法简单,涵盖了纳米金属簇复合凝胶的制备、性能测试、机理解释等多个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金属有机凝胶的合成方法、凝胶材料中自由基的形成机理及其在氨气、金属保护涂层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完成材料性能表征过程中了解相关大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使用部分仪器,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环节,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聚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提高日常管理,教育部每5年对重点实验室进行一次定期评估,全面了解和检查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该文以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评估工作为例,结合实验室自身发展之特色,以评促建,总结和探究评估工作的经验与意义,促进实验室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