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探究性预习及实施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学生最常采用的学习形式之一。语文课前预习多是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注音解释、了解作者、读课文、概括大意等等。我们改革创新预习的模式,在原有预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学习内容,尝试以探究性预习引领学生爱学多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什么是探究性预习
  传统的预习多是查找资料,如利用工具书进行注音解释、查找作家作品、查找写作背景、把查到的内容进行抄录。这种传统的预习已不能适应当下的学生了。如今学生手头资料书多,一本《课文全解》,所有内容,包括字词、作者、背景、段意全都有,连课文后面练习的答案也一应俱全。在这种背景下的所谓“预习”就失去预习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探究就是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性预习就是在传统预习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占有资料中去发现疑问,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或讨论交流以解决问题的一种预习模式。
  比如,预习《阿长与〈山海经〉》,学生发现课文最后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日”的时间标记,于是就有疑问:为什么多数文章都没有这样的时间标记而这一文有?它传递着什么信息?那时的鲁迅又在哪里?......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学习就变得主动,这样生疑式预习所获得的知识就更加丰富。这就是探究性预习。
  二、课前探究性预习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培养问题意识。预习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一遍,借助工具书或资料书解决一些所谓的“文字障碍”,抄记一些作家作品或时代背景,而是要学生能在预习中发疑提问,预习要从简单的抄写识记为主转变为以思考质疑为主。陈日亮老师对学生预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研究,他指出:“粗加归类,预习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三种类型:有所不知、有所质疑和有所领悟。”(陈日亮《我即语文》)古人特别强调“学贵有疑”,主张“须教无疑处有疑,有疑处无疑”。学生预习的初始阶段是“有疑”——有不认识的字词,不熟知的作者,尚未阅读的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资料书渐渐进入“无疑”境界,似乎都搞清楚了,这时就到了关键时刻,要引导学生“生疑”,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去发现自己有所不知、有所质疑、有所领悟而又还不悟之处,从无疑处生疑。
  其次,培养探究方法。语文学习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语文课前探究性预习主要方法不外乎包括质疑的方法,查找检索的方法,讨论交流的方法。有人归纳提出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四种,即直觉、联系、比照和综合,每个类别又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技巧。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质疑的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学生质疑水平。查找检索主要是教会学生能从手头上现成的资料,如课本、教辅、工具书等,图书馆资料,网络资料等等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在这个信息多而复杂,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教会学生选择知识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讨论交流既要提出疑问或发表看法,又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预习有时候是一个人的学习,有时候又是两个人或一个小组、一群人在学习,所以讨论交流是预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讨论交流有时是面对面的,有时是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交流平台进行的,如微信、邮件、论坛等等。学生有一定讨论交流的技巧才能进行有效探究,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掌握探究方法是进行探究性预习的关键。
  第三,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就要对预习的整个过程精心策划。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预习时间。有些老师课后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又要求预习,学生往往完成课后作业没有时间去预习。为了保证预习时间,我安排三种预习形式:整节预习课、课前的预习、在课的开始阶段进行的预习。整节预习课就是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学习,可查资料可交流讨论,这种预习和其它预习一样,只是在时间上给予相对充足。其次就是要任务清楚。预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应让学生明确“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预习内容不宜过多过于宽泛或题目太难,否则就容易挫伤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降低预习的效果。还要教会学生使用圈点批注和做笔记等方法。预习不是简单地去寻求答案,预习的期待不应该是解决了所有问题,而是产生了问题,期待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再引发新的问题。所以从探究性预习角度来看,预习不仅是获得,更是发现。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还需要运用评价手段。学生进行探究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或安排反馈展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交流预习所得,体会其中乐趣,引领学生不断地进行新的预习,形成良好预习习惯。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最可能也最利于自学的课程”,“先学后教”又是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之一(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因此,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创新预习模式,尝试实施探究性预习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上杭县湖洋中学。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阅历有限、辨别能力缺乏、文化功底薄弱等因素,加之社会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90后"高职学生,思
并购是企业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投资,其决策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的特点。在分析延期期权、放弃期权、分段期权相关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仿真一个IT产业研发公
文化的深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推进自身内涵发展时重点关注的对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最晚被纳入到校园文化
我院从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术(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5~81岁,平均52
目的 探讨一点穿刺与两点穿刺实施硬膜外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2例,A组于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早上我们已经预习,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读完课文后,你觉得:PPT:贝多芬是一个%%%%人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个渴望自由的人。生:我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道内置入双腔球囊导管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方法 支气管扩张咯血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者15例,经纤支镜于出血部位置入新型气道内双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