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教学融合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探讨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美术创作教学现状以及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笔者通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论述了美术创作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美术;创作教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引言:概括来说,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人们对于历史、对于社会、对于自我生活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中,具体的又包含了对理想抱负、对自由解放、对个人价值的探索,人文精神体现了一个人对于现世真理的关怀、对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社会发展历史的尊重。人文精神不仅促使人们认识过去、了解当下,它还要求人们要对未知世界进行积极探索。站在美术的角度来说,人文精神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实际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将文化教育与人文理念相结合的精神。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融人人文精神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大学生对于艺术、对于美术的理解力度,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准以及良好的审美情趣做铺垫。这不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对于现代美术人才的要求。
  一、当下美术创作教育的现状
  1.美术创作教育内容缺乏人文理念
  从当前来看,在我国,无论是那一阶段的美术创作教育都被渗入了极强的目的性,即通过掌握美术创作方式与技巧,从而能够为自己的艺考、比赛等等打通道路。在这种功利性美术创作教育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开始去参加各式各样的美术速成班,为了实际需要不顾美术创作学习的精神与理念而盲目的进行强化训练。而所谓的美术速成班又为了利益,只授与学生以美术创作技巧却不注重在教育内容上传递给学生基本的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可想而知,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美术创作者,对于人文理念实际上是缺乏了解的,更不用提对好的美术创作作品的高质量欣赏了。
  2.美术创作教学观念上缺乏人文思想
  美术创作观念上人文思想的缺失实际上也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第一,是教师本身缺乏人文思想,缺乏对人文理念的重视,因此他们在授课时偏向于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灌输;第二,是由于学生本身造成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学习时,浮躁的心态以及极强的目的性,都使他们无心投入于对人文思想的研究。
  3.美术创作教学关注度上忽视了人文教育
  这一问题的根源同样来自于我们前文中提到教师与学生双方对于人文理念的忽视。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对于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自然而然的便会降低。甚至于一些学校根本不设置人文精神培养课程,而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所谓的“专业课”上。
  4.美術创作教学情感体验上割裂了人文精神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线条以及色调搭配,更重要的在于其作品本身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艺术家们在进行优秀作品创作时,一定是投入了个人当时的心情以及对事物的理解与思考,因此伟大的艺术品往往能够带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但是纵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化与功利化的逼迫,使得美术创作教学割裂了人文精神。对于一幅传世作品,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对它作画方法的讲解,而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创作手法、思考其中的思想感情。学生缺乏对作品情感层面的研究,自然也就没有对美术作品情感上的体验,因此他们在进行个人美术作品创作时也只是能够模仿其技而无法窥得其韵。
  二、美术创作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1.对于教师
  (1)首先要增强个人的人文意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应当确保个人具备较强的人文意识。一个缺乏人文精神及其培养理念的教师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因此,为了给学生以更好的人文教育,教师应当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如人文精神讲座、培训等来提高自身素养。
  (2)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度的关系。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急剧变化,相应的就要求我们美术创作要在教育方法上进行变革与创新。传统的美术创作教学一味地授与学生美术知识,教师在教学生创作时更多的是对作品的模仿,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作力而且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美术作品中蕴含人文精神就更是天方夜谭了。为此,教师必须要改革教学手法。例如,在具体的美术创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绘画写生,不仅要要求学生根据眼前事物的形象进行记录,而且还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联想,充分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把生活中最有价值的题材加以取舍、充实、提炼、概括,深化主题,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而为学生努力创作既有思想内容又有艺术个性的作品提供依据,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观察和体验生活中,充分感受、理解什么是造型美、色彩美、构图美、题材美等,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促使他们热爱美、维护美、创作美好的东西,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这个过程也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
  (3)改进教育理念
  教师要坚持个人对学生美术创作学习的主导作用,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做一个学生美术创作的“配角”而不是“主角”。教师应当凭借个人教学魅力以及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心重新回归课堂。
  2.对于学生
  要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首先应当使学生摒弃人文知识无用思想。使学生在提升个人人文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学素养;其次,任何学科都不是独立的孤岛,因此应当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学习中多多联系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归纳人文知识,以做到融会贯通。
  三、小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的美术创作教学对于人文精神培养这一方面仍然存在缺陷,为此,作为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为人文精神在美术创作领域的传播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第一部分阐述了油画民族化的意义、“油画民族化”口号提出的背景以及当前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现现状;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油画民族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民族化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油画;发展历史;民族化;发展趋势;  引言:自上世纪“油画民族化”口号提出以来,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论。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艺术上的差异性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社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采用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仅可阻挡的潮流下,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认识自身的定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期刊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作品,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批评,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有了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才有了对象和基础,有了文学批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的深入思想的内核。放眼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国内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品评,但这些评论让我感觉文学批评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人一味的批评以显自己技高一筹,有人大肆赞美难免会有阿谀奉承之态。而《放宽小说的视野》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
期刊
摘要:环艺设计是一门新兴且能够对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规划的学科,设计范围广,且同多个科学领域都有联系。如今,研究者又将空间相关概念引入环艺设计中,使其更好地为我国城市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较短,对空间的研究、认识都较为片面,使空间在环艺设计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本论文将提出有关环艺设计与空间的几点策略以期利于环艺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环艺设计;空间;策略  环艺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其设
期刊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德育”。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以德树人,提倡“温、良、恭、俭、让”,主张通过教化、德育使人民走向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身为教师必具有师德,他在教育工作中的座右铭是“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充当的是组织者、教
期刊
宗教问题的探讨往往引人人胜。这不仅因为宗教本身所散发的神秘感,还因为宗教问题牵涉广泛,内容遍及多个领域。尤其在被冷落冰封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被拿到桌面,有如冰雪初融,一泓春水东流,更觉新鲜。在此所要讨论的话题,乃是传统宗教的当代价值。述往以知来,我们理当要梳理一下宗教在历史时期曾扮演的角色。  一、历史时期宗教发挥重大作用  谈到宗教在中国传统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一般都能想到宗教在政治中的作用。宗教被
期刊
摘要:随著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课堂上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是,依然经常见到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等现象。教育应该是面向所有同学的教育,如何解决这些消极现象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事。  关键词:新课改;唤醒;“沉睡的主人”  随着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课堂上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是,依然经常见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课堂上,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激发兴趣,调动热情,引导方法;但是
期刊
摘要:工笔人物画发展至今,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有许多画家一直追寻古人的足迹,深刻的去体会古人作画的技术与方法。唐代工笔人物画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技法也很纯熟,也是现代画家所临习的最好的画作,唐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表现丰富厚重,是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色彩表现  一、唐代工笔人物画发展的背景  隋唐人物画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传统。隋代统一之后,南北画家汇集京师,增进了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智能手机作为当前持有率高,整合性强的通讯设备,是最具潜力的移动学习终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能够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大学生;建议  1前言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计算机
期刊
摘要:进入到必修二的学习,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加大,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种困难有来自于暂时理解不了的烦恼,也有来自于对生物学习的迷惘和紧张。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感觉到,面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并提出应对方法,从知识上,也要从心态上,给予学生动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孟德尔杂交实验;感悟  正文:进入到必修二的学习,学生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过程中暴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