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批评的另一种可能性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作品,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批评,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有了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才有了对象和基础,有了文学批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的深入思想的内核。放眼中国现当代的名家名作,国内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品评,但这些评论让我感觉文学批评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人一味的批评以显自己技高一筹,有人大肆赞美难免会有阿谀奉承之态。而《放宽小说的视野》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我对本书中某些地方有存疑,但起码它的态度是诚恳的。
  《放宽小说的视野》的文字是由李陀老师与程光伟老师以及一群年轻学者的专题讨论整理而成。这些讨论会采取了工作坊的形式,设一两位主持人,每次由一两位参与者主讲,其他人在自己有不同意见时或需要补充时适当时机进行提问或发言,进行观点争锋和意见交流,使所要探讨的点更加深入。在充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分别七次就王安忆、韩少功、苏童、莫言、贾平凹这五位作家的作品及个人体验进行了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诸多问题。
  该书有其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在体例上,是以“讨论稿”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开对作品的讨论,这种并非闲聊的对话,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很可能触碰你思想中的一个点,使人与人之间思维上的交锋与碰撞更为敏锐与激烈。
  其次,它的态度是诚恳的。第一,在点评发言人时的态度是诚恳的,说自己最真实的话。第二,他们在对待作品的解读时的态度是诚恳且真实的,不一味贬低也不大肆赞美,只是诚恳的分析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文学评论意义并不在于说批评或者赞美,而是在于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优劣,从而发掘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作家并未意识到的很多问题,从而推进作家和引导读者。在谈到韩少功写知青的作品时指出其作品在题材上略显狭窄,他想写出一部反思性的知青小说,如《日夜书》,但是他的反思力度是远远不够的。韩少功关注了这些有着知青烙印和知青历史的人的焦虑和痛苦,但而且他很难找到一个方式来解释这些人无力的原因及办法。作品在指出每个作家个性上的不足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共性上的问题,那就是缺少对生活的思考或者是简单的反对别人,更甚至是不断的找素材,已经不是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想了千遍万遍终于出来的东西。
  当然《放宽小说的视野》除了在品评名家名作时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外,还在文学观及其它方面给我们抛出了很多奇妙的点。如给反讽和讽刺作了一个严格的界限,“如果一个女孩子穿红的和绿的,你评价的时候说,很漂亮,很贵族,那你就是反讽;如果你要是说你穿得像个瓢虫,那就是讽刺。反讽一定是反话正说”。再如我们在欣赏一部作品时,如果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大多说会从作家的能力与写作技巧上找原因,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时代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局限,作家就身处在这样的时代里,思想就这样被建构着,很少有人能跳出时代环境给他画下的牢。
  除此之外,我对本部作品就莫言的评论方面还有一些存疑的地方。其一是在《放宽小说的视野》中在谈到莫言时说他是“为老百姓写作”,而我比较赞同吉田富夫的观点莫言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写作立场,在莫言看来,“为老百姓”写作在文学实践中已经偏离了这个口号提出的初衷,以人民的代言人自居;另一方面,这种写作理念与权力话语之间的“联姻”导致作品成为政治表达的工具。而“作为老百姓写作”就是身为一名老百姓写作写他经历的事,不代表哪个阶层。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个朦胧地带就是人性,无论好与坏都不是那么斩钉截铁的,这种处在非善即恶的含混地带才是人生的常态。其二是作品中很多次强调指出莫言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在莫言作品中拨开他的想象,拨开他设置的重重迷雾,却没有看到什么内核的东西,然后就非常失望,然而我对这种观点是持有存疑态度的,人生和人性不就是这样吗?当你历经磨难,披荆斩棘,拨开重重迷雾艰难撕开那道帷幕之后,最后看到的就是一场无尽的虚无,虚无才是最真实的存在,虚无就这么简单的表達出来。
  正如这部作品的推荐语一样:作家代表的不仅是当代小说的成就,也更代表其局限所在。说出后者,比说出前者更重要。近些年来,随着学科建设的日益细化,文学批评似乎逐渐囿于高校这一学术共同体之中。文学理论确实在不断更新,文学研究著作不断发表,但是文学批评的现状,似乎不甚乐观。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高的位置,以一种高姿态对作品炮轰的一文不值,有些评论家站在比文学作品低的位置,以一种谄媚的姿态对其大唱赞歌,而很少有评论家是伏在作家的肩膀上和作家一起看世界的,不要站在作家的对面,作家写的是苹果,就说苹果的滋味,而不是问为什么不是芒果?这样的文学批评现状使我们对文学批评的未来充满担忧。希望国际小说工作坊中以众声喧哗的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我们不能保证工作坊这一形式在短时间能够改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但至少,它让我们见识到文学批评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中蕴含的文学批评的生命力。使我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尊重作家的,正使由于这份尊敬,才会以诚恳的态度写下他们最真实的“批评”。
  作者简介
  刘超越(1992-),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南,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六权治本”是在山西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上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六个方面,山西省在突出治标的同时,更加在治本上下功夫,将全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带动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都能转变作风,达到一个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为了将“六权治本”有效的
期刊
摘要:中文和日语都使用汉字,且其中二字汉字占有较大比例。本文结合中日学者研究,从构词法角度比较中日二字汉字词的异同。对比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中日词汇的构词规律,希望为中日语言习得、翻译及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构词法;二字汉字词;中日比较  一汉字词的界说  中国周围的一些国家和民族,曾经对汉字作过借用或改造,但现代语言中已大多消亡。而现代日语中汉字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讨论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译者作为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不仅要如实地传达出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能使读者能清楚明白地读懂其含义。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的选词格外重要,能表达同一种含义的词语有很多,但是要选出能够精确的表述原文含义的词却不简单。因此我从从英汉翻译选词的角度,根据《傲慢与偏见》孙致礼先生与李继宏的两种中译本,通过不同时代的翻译风格和原文内容的传达来比较其选词的变化。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翻译;选词
期刊
摘要:竹笛曲《秦川抒懷》是1980年,马迪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创作的一首竹笛独奏曲。该曲以秦腔,陕北民歌以及碗碗腔为素材,并把模仿板胡的压揉音技巧引入本曲,不仅体现了陕西剧种音乐的多样性,压揉音的技巧更是把碗碗腔曲风演绎得更加细腻。乐曲引用素材虽同为陕西戏曲,但不同戏曲剧种的运用,所表达情感却不相同,技巧是为乐曲情感服务,不同的情感表现,运用技巧和气息也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访问作曲者对乐曲情感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是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画、中国书法以及篆刻艺术更是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在飞速发展的当代,如何将这些宝贵的中国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当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本文将从传统绘画中的笔墨、构图、立意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这些元素是如何被现代平面设计者们运用的。  关键词:平面设计;中国传统绘画;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文学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其中,语言的变革尤为明显,本文就主要论述了现代文学中语言变革的作用与地位,并以此去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双重构建。最后对现存的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著重探讨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变革;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影响  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变革也随之
期刊
摘要:新中式风格中的装饰元素是传统中式风格在受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对元素进行的简约化处理。自古以来,人们对花鸟的热爱从未减少,除了常见的花鸟画之外,还常运用在室内各种家居用品的装饰上。  关键词:花鸟;装饰元素;新中式  一、新中式风格中花鸟类装饰图形的特点  新中式风格是中国近几年才兴起的新装饰风格。新中式风格是在传统中式风格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这种装饰风格将现代风格和传统中式
期刊
摘要: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在位时期对英国历史的作用以及她一生的情感生活一直都是众多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对其在位期间的历史背景、情感生活及其历史功绩进行论述进而从多方面总结出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的执政风格。对回顾这位伟大女性的执政技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情感外交;历史功绩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著名的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也是英国的第二位
期刊
摘要:本文在第一部分阐述了油画民族化的意义、“油画民族化”口号提出的背景以及当前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现现状;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油画民族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民族化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油画;发展历史;民族化;发展趋势;  引言:自上世纪“油画民族化”口号提出以来,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论。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艺术上的差异性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社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采用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仅可阻挡的潮流下,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认识自身的定位,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