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导读;默读;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阅读教学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鉴于以上认识,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预习开始的。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要上一、两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查找与本课有关的教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通过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正确地、经常性地利用工具书,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关键的作用,要特别重视学生对工具书的运用。凡是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的字、词,我没有当众公布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查字典,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规律,提高了自学能力。(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四)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深刻不易理解的句子。(五)学会自我质疑:①依据课题提出问题;②依据人物的言行提出问题;③依据重点段、重点词语提出问题。
  二、课中精心导读,提高自学效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导得好,学生的自主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发展的效率才会最高。
  1.导“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如上《长征》一文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解课文后不急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该用多媒体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让学生观察红军所经过的省市,并且指出“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等地所处的位置,使学生对红军长征的路线有整体的感知,从而激发理解诗句意思的兴趣。
  2.导“法”。学法指导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领悟学法,循法自学。如领会文章主题的练习,不但要告诉学生归纳主题思想的方法,如抓住主要事件,联系课文题目,抓住中心句段,抓住故事的寓意,联系社会背景等;还要告诉学生领会文章主题思想的一般规律: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歌颂人物的高贵品质,写景的文章一般是抒发作者的感情,状物的文章一般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等。
  3.导“思”。“思”即思维,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疑问,让学生去思考。例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笔者做了这样一个设计:课文第8自然段写了家乡灞河的柳树,是那样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让人顿时回想起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这一段的景色描写显然与课文中高原之柳的深沉蒼郁、生命顽强的整体风格是不一致的,是不是破坏了课文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点展开讨论,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对比反衬的重要作用,明白了作者写家乡之柳是衬托高原之柳品质的精妙之笔。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设问,于无疑处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导“读”。要指导学生读,就要教给朗读的方法。朗读一篇文章可以从速度、感情、语调去考虑。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录音、范读等形式,培养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出味道来。
  三、训练默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要以读为本。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进入高一级形式——默读。默读,被人称之为“直接阅读”,它是朗读的简化、深化,具有速度快、理解深、运用广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发展学生默读的能力,看作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进行默读训练时,首先要在原有的默读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默读速度,学会看得快、想得快。看得快,是从一眼看一个字、一个词变为看一句或几句;想得快,指脑子跟着眼睛的扫视迅速思考,弄清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具体可抓住两个环节:(一)眼脑并用。讲读课文时,要提出明确要求,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使他们顺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例如:讲《荷花》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我就提出: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他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的?并配上满池荷花的图片让学生去领会。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联系场景,在读中思考,很快就能体会其中的奥秘了。(二)手脑并用。阅读课中,默读是经常性的手段,如果同时辅之以手的点画操作技能,便会使默读效果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便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方法的运用,在默读训练中,指导学生边读边动手画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四、教给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1.抓特点。《东方之珠》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描写了三个场景,各个场景的写作方法大致相同,都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根据课文特点,立足于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一个段落为例,让学生触类旁通,自学其他段落。   2.抓重点。《狼和鹿》是一篇关于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文章。文章通过记叙凯巴伯森林里人们捕杀狼保护了鹿,而森林却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来阐述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在讲读时,教师有意识地把重点放在:(1)找出凯巴伯森林前后发生变化的句子;(2)理解其重点句的含义;(3)理解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以先以鹿为例,找出鹿在狼没有被捕杀前是什么样的,被捕杀后又是什么样的,进行对比。然后再自学其他事物的对比,自己归纳,悟出道理。最后总结:这类通过对事物的描写,阐明道理的文章,应放在对全文的思路掌握上及对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把握上。慢慢地,学生就懂得了从通读全文入手,根据不同的文章的特点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熟读静思的学习方法。
  3.抓练笔。《争论的故事》一课是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主要讲兄弟俩争论如何吃大雁,结果大雁飞走了。学习时,我运用演读的方法,让学生表演故事,模仿兄弟俩争论的语气。在不断的朗读表演中,再去体会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学生对他们的争论记忆记忆犹新,并注意了許多说话时的提示语,演读时语气十分恰当,表演也很出色,这样对帮助理解课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最后当同学们意犹未尽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小争论,能不能说说呢,再把它写下来。学生兴致非常高,讲了许多场合的争论,如:《电视机前的争论》《课堂上的争论》《饭桌上的争论》等等,很自然地把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上去了。
  五、严格要求,养成自学习惯
  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内外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并能长期坚持,那么,就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张田若论小学语文教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 杨家丽,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特色发展[J];教育;2009年11期。
  [3] 吴保明,浅谈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困难度。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在小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必备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教学水平和
期刊
摘要:初中生年龄较小,各方面尚未成熟,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自然需要借助于有效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为此,本文也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途径  引言  数学课程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意义非常,其涉及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可是在近几年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上,很多学生却对数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数学中一些热点问题,渗透计算法则的灵活应用,培养小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奠定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基础,对以后小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和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数学老师应当如何加强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也应运而生。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契合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使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多个均匀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也可取长补短,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因此,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优化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当代各级学科教师的共识,而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来说,基于以往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氛围压抑等问题,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当代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文章依托于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详细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新课改、新高考的理念促使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改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浅谈自己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可以达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说明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基本内涵,说明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开展标准,指出了一系列培養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实施的有效策略,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控,推动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实施策略  数学是一门
期刊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数学基本技能为基础,反映出数学的思想与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关,可以帮助学生数学学科本质和价值的理解,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数学核心素养理论,通俗地说,主要指三个方面:理解数学的文化
期刊
摘要:为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工作者们错误的教学观念,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提供更为明确的准则,教育部门颁发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严格按照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制定更加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首先明确的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的教育内涵,并不断通过教学研究探寻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高考、新课程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勇敢地肩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推进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师教学更轻松,使学生学语文更有兴趣,真正提高语文信息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整合;探索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