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文原著阅读助力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写能力是高中英语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两大书面语言能力,从属于“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培养目标,为英语核心素养之一,而核心素养为高中英语教育的中心依据。因而,读写教育当切实成为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文本”作为写作的成果,可成为写作的借鉴,“文本阅读”则可成为落实读写教育的有效媒介。但依托教材文本的读写教育缺乏丰富的内容、明显的情境结构、多元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形式等,而将阅读拓展至英语原著,而后以真正的文本解读为起点、按照“结构—内容—手法—语言”的路径进行文本解读,并在此解读过程中渗透写作思想与写作实践,最终驱动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真正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文原著阅读;读写能力
  “以读促写”是基于‘文本’作为写作的结果”的本质而提出的一个新型读写理念、读写同步教育理念。但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为目的,“以读促写”理念则需落实到“以读促写”的真实读写操作模式,并保障所读之文本有值得供写作借鉴的价值。即所读文本当由课内文本扩展至原著书籍,以充分利用其在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皆高于课内单篇文本的价值优势,而后类比中文文本阅读,以文本解读为初衷,而后串联起内容、形式解读,再比附写作内容与形式。但在此之前,我们先需从“英语教育初衷和目的”的高度出发,以寻找以英语原著阅读提升学生读写水平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依据。
  一、 英语教育初衷和目的重思
  (一)英语核心素养
  对学生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在内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英语教育的初衷和目的,四者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交叉和依存,共同构成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应当必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听说读写之语言能力
  由上述英语核心素養及其之于英语教育之间关系的说明,我们得知:“语言能力”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需具备的第一能力,对学生此能力的培养则为英语教育的直接目的。因为其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看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而此维度能力和素养相较于其余三大维度素养而言,更接近英语本身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原始属性。
  (三)书面读写水平
  在“听、说、读、写”之语言能力中,“读”与“写”的能力属于两种书面语言能力,对于学生在“听说”基础上进行更广泛、更深度的知识学习和汲取、进行更严谨、更深入的思想传输和表达起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其亦是学科高考的主要考察对象、助力学生学科高考的主要力量。
  总之,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契合英语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且为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 依托课内文本阅读的学生读写水平现状
  在确立培育学生“读写能力”此教育工作的地位基础上,区别于传统“阅读”与“写作”的分散、独立教学模式,基于“文本作为‘写作’的成果”的文本实质,我们则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新读写教学思路和理念。
  但在此理念下,我们多习惯性地将此新读写教学思路和理念的文本依托定位为课内文本。课内文本基于本单元人文主题及语言重点内容而设,确实具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学生语言知识掌握等功能和潜力,但其篇幅终究是小量的,所涉及的语言形式、写作元素、思想深度、思维圈域等亦皆是少量的、肤浅的和狭窄的。加之教师在不自觉的应试理念下对文本语言、语法点的单一重视及对文本其余写作元素、思想观点等的轻视,文本上述极浅弱的教育功能和潜力便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亦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始终处于静止或极慢速上升的状态。因之,将阅读内容由课内单篇短章扩展至英语原著,以使可供学习的语言形式、内容、写作手法等增加;将解析视野由单纯的语言知识延展至真正地对文本包括内容和形式在内的解读,则当可切实助力学生读写水平提升的教学转变。
  三、 以英语原著阅读提升学生英语读写水平
  (一)以真正的文本解读为起点
  以切实落实“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理念、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为目的,对英语原著阅读引导方式的探索则可类比在语文学科范畴内对中文原著的阅读,即当以真正的文本解读为起点,以“理解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非是“对文本中重要语法知识的单一提炼”为目的,去引导对文本的解读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去引导对文本写作经验的借鉴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此起点和目的的明晰是教师对原著阅读引导过程进行具体化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亦是以英语原著阅读提升学生英语读写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二)按照“结构—内容—手法—语言—主题”的路径解读文本
  继对“文本解读”的起点及对“如何以英语原著阅读提升学生英语读写水平”的大致思路明确之后,便为真正的文本解读环节。即可类比中文文本解读,而以“结构—内容—手法—语言—主题”为路径。如阅读《Little Prince》此小说文本,若按此路径,同学们可得的收获则为:
  1. 小说结构
  (倒叙视角)小说叙述者飞行员在小时候对“大人世界”的排斥与自己被迫也进入“大人世界”——六年前飞行员在撒哈拉沙漠偶遇小王子、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离开地球后飞行员的反思与怀念。
  2. 小说内容
  (1)小说的主要冲突是什么?(飞行员和小王子的天真无邪观点同大人世界令人窒息的教条之间的冲突)
  (2)故事的发展过程是什么?(发展: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来到了地球;高潮:狐狸告诉了小王子一个秘密,使小王子认识到玫瑰花的价值;结尾:小王子向飞行员转述狐狸告诉他的那个秘密,小王子回到自己的星球)
  (3)各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
  3. 小说手法:象征、倒叙、想象……
  4. 小说语言:诗意、流畅的语言风格;所做表达的深层意义、其所运用的语法知识点、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等。   (1)It is the time you have wasted for your rose that makes your rose so important.(强调句;以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充满哲理)
  (2)The stars are so beautiful,because of a flower that cannot be seen.(定语从句、“because of”的用法;以花和星星象征小王子對玫瑰花的思念及普遍化的人际思念之情,充满温情、也充满诗意)
  ……
  5. 小说主题:偏见与成就、人生探索、勇于承担责任等。
  即:同学们按上述路径进行的对小说结构、内容、手法、语言、主题的质疑、分析、思考和结论的过程是其同步接收文本内容本身及其所涉写作元素的过程,如在“小说结构”部分对文本“大致写的是什么”的理解和对写作完整思路结构需求性要素的接收;在“小说内容”部分对文本“详细表达的观点、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等的理解和对写作之故事发展路径设计、文本线索等写作要素的接收;在“小说语言”部分对文本语言所指意义的明确,及对好词好句的累积和对写作之遣词造句元素的接收……而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和提升的过程,且这种对于写作要素的接收虽然是无意识的,但其亦将为之后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理念下的写作思想渗透及写作实践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思想与写作实践
  在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下,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思路下,继基于“文本解读”的起点而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做了细致的引导分析之后,便当为重点着眼文本关于“怎样写的”的写作要素的过程,也即在此过程中明确提及写作、渗透写作思想,并进行模仿性的写作实践,从而实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及在同步读写实现中学生阅读理解及阅读理解力的深化、写作理解及写作能力的提升。
  如,在上述对《小王子》的原著解读中,在对《小王子》的小说结构思路进行划分和梳理之时,我便向同学们提及“写作结构”以及“谋篇布局”的概念,并引导其对文本结构之于文本构成和文本主题表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即如:以倒叙的写作思路使文本
  兼具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使文本既天真、浪漫和美好,又充满哲理和深思。而后,则让同学们同以倒叙视角进行故事构思与简短的写作训练,如以倒叙回忆自己自童年的成长经历或者回忆某一件事的原委等。再如,在对《小王子》的小说手法和语言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上述“The stars are so beautiful,because of a flower that cannot be seen.”一句的象征意义和语言形式进行分析,提炼出写作中的“象征”与“遣词造句”的概念来,而后从此写作的角度去进行对此表达方式之表达效果的鉴赏,而后再进行仿写如:“The end of the sea is so charming,because of a person who i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a.”等。如此,教学过程不仅涉及读写,而能切实提升学生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艺术手法、主题表达等方面的读写能力,而且充满浪漫诗意的想象和思维创造的活力,而能够助力真正丰富、高效、高质、快乐之高中英语读写课堂的形成与创构。
  总之,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是其接受高中英语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在应试需求下接受高中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育则是在应试需求下、教师进行高中英语教育的直接和根本目的。在可对“读写”进行同步教学的“读写结合”及“以读促写”理念下,传统依托课内文本的读写教学受限于课内文本在结构、内容、语言、主题等方面教育价值的少量,而当依托媒介由课内文本拓展至课外原著,而后以文本解读为起点,带动对原著内容和形式的同步解读,从而带动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在此过程中,可值得关注的一点在“类比中文阅读”上,即以和解读在语文范畴内的中文文本同样的思路去解读英文文本,从而确立出“结构—内容—手法—语言—主题”的文本同步读写教学思路来。而此关注点的合理性则在于: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在本质上皆属语言学科,学科教育的初衷亦皆在于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泽.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导师:马和民.华东师范大学,2017.
  [2]邓永静.高中英语课外名著阅读实践初探[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2(Z5):106-107.
  [3]刘彬.“以读促写”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9(S1):122-124.
  作者简介:黄秀凤,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推进,新的时期对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全面综合地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初中阶段的思维品质培养是一项需要中学生去提升的重要能力,也是日后工作学习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这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所以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中学阶段教师要去培养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思维品质;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英语这一门科目也对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化改革,教师需要将教学中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上。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着很重要的比重,相对应的,教师需要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四大素养,分别是创新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自主能动性,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深受课堂环境的影响,教师就是学生课堂上最好的引导人;教师不仅要注重课本文化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当代高中生体育教学面临着非常重要的挑战。文章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整理、探讨了高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改进,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以及学校教师应如何进行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程;对策  伴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健康中国规划的实施,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健康标准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得到了广泛重视。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科目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课程综合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但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有效的策略,对信息技术课堂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音乐课程除了能够使得小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提升之外,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得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