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代表和国家经济的排头兵,把握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极为关键。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党章明确规定的政治任务,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加强党的领导以外还要为国有企业的发展经营提供帮助。但现实中一些企业要么只管经营不管党建,或者开大会取代党建工作;也有一些企业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经营完全脱离开来,为了党建而党建严重违背党的初衷。因此,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便是一个极具指导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济管理;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001-02
前 言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必须采取措施,坚决维护国家公有制地位。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企业形式,除了要拥有组织运作的特殊性,还必须遵循政党建设理论。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经济管理和党建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的党建工作,以此为契机,准确的把握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党的带领下,促使企业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促使党组织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的发挥党组的领导作用,加强我党对资本运营和企业股票上市等新型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借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促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除此之外,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管理工作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融合,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以科学技术促进国家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1 经济工作与在党组织设置相融合
在明确了党组织的工作中心是企业发展后,就要从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上同经济工作相适应,比如在配备党组织负责人的时候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生产经营的党员干部,一个懂生产的干部在党建工作中会根据企业的特点发挥党组织功能,善于把党组织的优势同企业的特点相结合。
国有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进入管理发挥作用”还要体现在党组织经费向企业生产经营方面靠拢,同时在宣传上下力气,这是因为,人们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不统一,党组织的又多集中在一些思想意识、精神建设等难于量化考核的领域,导致工作开展困哪。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要坚持党组织在政治上的独立性外,还要保证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的齐全以及经费的到位。
2 经济工作与营造和谐环境相融合
和谐的环境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条件,这项工作往往涉及层面较复杂,尤其是涉及员工的思想问题时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党组织在做好和谐环境的营造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从员工的需求出发,既要关注员工的物质层面需要,更要关心员工的精神文化层面需要。同时,要善于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有力途径。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员工一起磨合形成的工作作风、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和精神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物质匮乏时代相比较职工的需求和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营造和谐氛围、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正视员工对于物质条件的合理诉求,如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又要重视对职工的文化、娱乐、教育等需求的回应。同时对职工的工作方式也要积极转变,要从过去的教育、灌输向服务、引导转变,学会与时俱进,通过教育、示范、激励、引导等方式,既增强职工对于个体追求的向往,又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包括对待工作、对待集体的认识,正确认识自觉处理由利益关系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自身的要求。
3 经济工作与指导思想相融合
我党历来特别重视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实践,因为指导思想来源于实践且经过实践检验是一段时期内全党的智慧结晶,一旦用于实践就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意义。同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也需要确立自身的指导思想或者叫市场定位,确立了指导思想就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也就有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作为国有企业的政治负责机关,企业党委有着上传下达、贯彻党的大政方针的功能,更有为企业把握方向、确定基调的作用,具体说就是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指导思想与经济建设相融合的前提保障。
在确定指导思想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统揽全局”这个关键点。所谓全局指的是事物总体的发展走向,要从企业发展的高度,以企业良性发展为着力点把握企业党建运动的基调,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指导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立党建工作指导思想时,牢牢把握三個重要问题,即:内涵、任务和要求。
指导思想的内涵是开展指导工作的立足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工作,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求,但事实上,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明确了指导思想的内涵,才能立足企业生存与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互相成就、相互影响、同心协力;才能把企业的发展规划同党建工作的初衷相适应。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内涵上,要注意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永远是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做出调整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功能。
确立指导思想是开展指导工作的着力点。所谓任务就是说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中的“做什么”,只有明确了做什么,才能使企业党委头脑清晰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与企业经济工作协调一致。国有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具有政治属性,在政治层面理解,国有企业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政治路线问题和权利的运作方式问题”。也就是说党组织确立指导思想的根本任务即围绕企业发展、服务群众、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
确立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是开展指导工作的落脚点。明确了“怎么做”,再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就能彻底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脱节问题。党建工作是政治范畴它属于上层建筑,所谓上层建筑便意味着它的工作大都是抽象的、宽泛的,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深刻学习理论内涵,严格按照活动流程,从过程入手从效果看成败。 4 经济工作与企业重要决策相融合
《党章》赋予了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权力,这也是党发挥领导作用的必然体现。这个决策主要指涉及企业高层政治表现,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等方面,这些看似与经济工作无关,实际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性质,是党建工作融入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要注意只把大關,不要方方面面都参与,事无巨细使得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另一方面也要理顺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程序,使整个过程名正言顺。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四种情况。①领导班子决策,职工、工会和职代会参与,党组织支持。这方面的决策内容主要涉及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薪酬、福利等重大事项。②党组织决策。即由党组织直接接管企业决策和管理,企业行政人员负责执行。③领导班子决策,党组织参与。这方面的决策内容,党组织作为授权方对企业负责人授权决策。④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共同决策。即对一些决策由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领导班子对某个事项各自发表看法最终共同决定。
5 以经济管理为载体深化党建服务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应致力于为经济管理提供服务,以便使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①党组织还应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服务,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完成全面、系统人才观的树立。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与此同时,党组织还应指导企业完成人才梯队的建设,即在完成核心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各层次人才培养,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此外,党组织还应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并采取科学、公平的手段进行职工管理,以确保职工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②党组织要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进行企业内部和谐氛围的营造。
6 结 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的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此最大限度的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强化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目标,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加强党建工作建设,有效的融合经济管理和企业党建,确保党建工作可以更好的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薛继国.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287~288.
[2]张昕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3]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宣传部课题组.中国工商银行党建优势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02):44~46.
[4]杨春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收稿日期:2018-7-26
作者简介:郑 晓(1976-),男,本科,主要从事分管党建、纪检、财务等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经济管理;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6-0001-02
前 言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中,必须采取措施,坚决维护国家公有制地位。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企业形式,除了要拥有组织运作的特殊性,还必须遵循政党建设理论。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经济管理和党建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的党建工作,以此为契机,准确的把握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党的带领下,促使企业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促使党组织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充分的发挥党组的领导作用,加强我党对资本运营和企业股票上市等新型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借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促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除此之外,为了有效的促进经济管理工作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融合,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以科学技术促进国家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1 经济工作与在党组织设置相融合
在明确了党组织的工作中心是企业发展后,就要从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上同经济工作相适应,比如在配备党组织负责人的时候要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生产经营的党员干部,一个懂生产的干部在党建工作中会根据企业的特点发挥党组织功能,善于把党组织的优势同企业的特点相结合。
国有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进入管理发挥作用”还要体现在党组织经费向企业生产经营方面靠拢,同时在宣传上下力气,这是因为,人们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不统一,党组织的又多集中在一些思想意识、精神建设等难于量化考核的领域,导致工作开展困哪。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要坚持党组织在政治上的独立性外,还要保证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的齐全以及经费的到位。
2 经济工作与营造和谐环境相融合
和谐的环境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条件,这项工作往往涉及层面较复杂,尤其是涉及员工的思想问题时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党组织在做好和谐环境的营造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从员工的需求出发,既要关注员工的物质层面需要,更要关心员工的精神文化层面需要。同时,要善于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有力途径。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员工一起磨合形成的工作作风、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和精神文化建设在意识形态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物质匮乏时代相比较职工的需求和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营造和谐氛围、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正视员工对于物质条件的合理诉求,如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又要重视对职工的文化、娱乐、教育等需求的回应。同时对职工的工作方式也要积极转变,要从过去的教育、灌输向服务、引导转变,学会与时俱进,通过教育、示范、激励、引导等方式,既增强职工对于个体追求的向往,又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包括对待工作、对待集体的认识,正确认识自觉处理由利益关系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自身的要求。
3 经济工作与指导思想相融合
我党历来特别重视指导思想的确立与实践,因为指导思想来源于实践且经过实践检验是一段时期内全党的智慧结晶,一旦用于实践就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实践意义。同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也需要确立自身的指导思想或者叫市场定位,确立了指导思想就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也就有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作为国有企业的政治负责机关,企业党委有着上传下达、贯彻党的大政方针的功能,更有为企业把握方向、确定基调的作用,具体说就是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指导思想与经济建设相融合的前提保障。
在确定指导思想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统揽全局”这个关键点。所谓全局指的是事物总体的发展走向,要从企业发展的高度,以企业良性发展为着力点把握企业党建运动的基调,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指导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立党建工作指导思想时,牢牢把握三個重要问题,即:内涵、任务和要求。
指导思想的内涵是开展指导工作的立足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工作,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求,但事实上,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脱节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明确了指导思想的内涵,才能立足企业生存与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互相成就、相互影响、同心协力;才能把企业的发展规划同党建工作的初衷相适应。在明确指导思想的内涵上,要注意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永远是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做出调整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功能。
确立指导思想是开展指导工作的着力点。所谓任务就是说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中的“做什么”,只有明确了做什么,才能使企业党委头脑清晰地开展工作,从而实现与企业经济工作协调一致。国有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具有政治属性,在政治层面理解,国有企业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党和国家及其工作人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政治路线问题和权利的运作方式问题”。也就是说党组织确立指导思想的根本任务即围绕企业发展、服务群众、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
确立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是开展指导工作的落脚点。明确了“怎么做”,再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就能彻底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脱节问题。党建工作是政治范畴它属于上层建筑,所谓上层建筑便意味着它的工作大都是抽象的、宽泛的,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深刻学习理论内涵,严格按照活动流程,从过程入手从效果看成败。 4 经济工作与企业重要决策相融合
《党章》赋予了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权力,这也是党发挥领导作用的必然体现。这个决策主要指涉及企业高层政治表现,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等方面,这些看似与经济工作无关,实际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性质,是党建工作融入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要注意只把大關,不要方方面面都参与,事无巨细使得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另一方面也要理顺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程序,使整个过程名正言顺。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四种情况。①领导班子决策,职工、工会和职代会参与,党组织支持。这方面的决策内容主要涉及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薪酬、福利等重大事项。②党组织决策。即由党组织直接接管企业决策和管理,企业行政人员负责执行。③领导班子决策,党组织参与。这方面的决策内容,党组织作为授权方对企业负责人授权决策。④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共同决策。即对一些决策由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领导班子对某个事项各自发表看法最终共同决定。
5 以经济管理为载体深化党建服务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还应致力于为经济管理提供服务,以便使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①党组织还应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服务,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完成全面、系统人才观的树立。具体来讲,就是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与此同时,党组织还应指导企业完成人才梯队的建设,即在完成核心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各层次人才培养,以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此外,党组织还应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并采取科学、公平的手段进行职工管理,以确保职工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②党组织要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进行企业内部和谐氛围的营造。
6 结 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有效的实现企业经济管理与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以此最大限度的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强化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树立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目标,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加强党建工作建设,有效的融合经济管理和企业党建,确保党建工作可以更好的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薛继国.国企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287~288.
[2]张昕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3]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宣传部课题组.中国工商银行党建优势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8(02):44~46.
[4]杨春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收稿日期:2018-7-26
作者简介:郑 晓(1976-),男,本科,主要从事分管党建、纪检、财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