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绿色能保护眼睛?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很多人便拿起手机开始刷各种信息,可用眼过度使视力下降又是個不争的事实。但近日,网上有传言说,多看绿色可挽回节节“败退”的视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沙翔垠:确实,自从电脑、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很多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机不可失”,绿色虽然看起来“养眼”,事实上,绿色和保护视力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之所以感到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是因为长时间看近物。睫状肌长时间不能放松,就会产生眼睛疲劳。如果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调节紧张甚至痉挛无法调节,久而久之眼睛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就产生了近视。
   搞明白了视疲劳和近视产生的原理,就不难发现,这跟看什么颜色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睫状肌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导致调节痉挛,近视也是难以避免的,该加深还是会加深。
   不过,很多人试过久盯着书本或电子屏幕看后,偶尔走到窗边眺望远处的草地或绿树,过一阵子感觉眼睛真的舒服了些,感觉这碧草绿树真的很“养眼”。其实这种缓解眼疲劳的“功劳”,更多的是来自“眺望远处”这个动作让睫状肌得以放松下来。当然,绿色确实相对温和,相对红色、黄色等热烈的颜色对眼睛刺激性小,可能更容易给人舒缓的感觉。
   无论是正在读书的学生、上班族还是老年人,在近距离用眼超过1小时后,都要让眼睛间歇休息一下。最好能向外远眺10分钟以上,不仅让眼睛适当放松一下,也能让学习和工作的压力稍稍得到缓解。
   经常需要盯着电脑屏幕工作的人,建议电脑屏幕最好背对或侧向窗户,避免出现反光。另外,建议眼睛与电脑屏幕距离保持在50~70cm左右,屏幕应略低于眼睛水平位置10~20cm,呈15~20度的下视角,这样的距离和角度可助减少眼疲劳的几率。
其他文献
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看见天空中繁星点点,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美丽星星所在的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宇宙呢?你有没有关于它的疑问: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宇宙里都有什么?……《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将在最短时间内,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为你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既然要讲宇宙,就要讲宇宙的起源。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可是人们却依然坚持不懈的探寻着。于是作者就给出了“宇宙是一次大爆炸产物”的缜密推理——宇宙的起源众说纷纭,
期刊
1.一个IT人的科普梦   在作为出品人推出这套“动起来吧”AR互动科普图书之前,郭洪亮的身份是个纯粹的IT人。   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出身的郭洪亮,在学校学的就是如何用技术手段辅助教育,但他后来从事的职业却与这个学科背景关联不大。2011年,郭洪亮辞职创业,在北京开办了一家主要做数字出版业务的软件公司,创业的忙碌更是让他无暇他顾。   然而就在几年前,一段国外的AR视频重新勾起了他的科学教育梦
期刊
8月30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公布《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财政收入趋紧的形势下,我国科技经费投
期刊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在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第一次高考落榜后,他認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有一次,马云踩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8月29日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获悉,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领衔的业内专家组评定,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绝对式旋转光电编码器核心芯片及相关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该团队自主研发攻克了光电编码器核心技术,旋转光电编码器芯片由光电二极管阵列、高精度低噪声运算放大器、第二级固定增益放大器和带回差的迟滞比较器等构成,精度达到23位。该芯片能够提高编码器的重复精度和定位精度。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见习记者李军 8月30日,记者从山西大学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获悉,研究中心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突破了顺酐选择性加氢制丁二酸酐催化剂的技术瓶颈,建成了世界首套温和条件下顺酐直接加氢连续生产丁二酸酐3000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开创了顺酐一步选择加氢制丁二酸酐低碳绿色催化合成路线及工业规模成套技术,为功能有机材料重要中间体绿色发展再添科技支撑。  山西大学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多种纳
期刊
监考判卷、钢琴陪练、课堂评估、答疑诊断,甚至代替老师上课……因为有了人工智能,这些关于智能教育的设想已经照进现实。  “AI+教育”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将怎样改变我们的教育图景?8月29日,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智能教育正处于从教学辅助向价值创造阶段的过渡时期,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线下AI课程、
期刊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中,我们进行了北极冰面无人冰站的安装工作,直至昨日已顺利完成无人观测工作一周年,这可谓是中国首个在北极冰面能够成功连续观测工作达一年的自动化观测设备,太让人高兴了!”8月22日,在太原理工大学电机馆,窦银科欣喜地告诉《科学导报》记者。  窦银科,山西南极科考第一人,十多年来他带领学生将梦想挥洒于两极,凭借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为深入研究南北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窦银科带领
期刊
临汾市古县石壁乡高庄村是一个人口不足500人的小山村,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谷子等农作物为生,雖然生活贫困,但民风淳朴,村民的日子过得也很安逸自在。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却因一对夫妻的感人故事刷爆朋友圈,也让这个小山村火了一把。这对夫妻就是吴寒和阴雪萍,高庄村的村医,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120”。  吴寒的父亲是个老中医,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极大兴趣,高中毕业
期刊
科学导报讯 8月30日下午,记者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运城第30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活动将于9月22日开幕。  据了解,本届关公文化节设置安排7项主要活动。具体内容为:一是开幕式,9月22日晚在盐湖会堂举办。二是海峡两岸青年书画展,9月22日上午在运城学院举办。三是“关公精神在当代”主题视频展示。四是“关公精神的时代价值”主题论坛。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展示展演。六是庆祝
期刊